武夷山市岚谷乡横墩村管护员毛树松在清理水渠。
东南网12月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吴柳滔 刘国军 通讯员 金文莲 顾文 静文/图)
阅读提示:
不少地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成后,管理维护没有及时跟上,以致前建后毁的状况屡见不鲜。被列入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的武夷山市,早在2009年开始,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实施建后管护机制,重复投入、重建轻管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灌溉水渠有了管护员
虽进入冬闲时节,但武夷山市岚谷乡横墩村的老农毛树松还跟往常一样,时不时骑上电动自行车巡查村里的水渠。很多年前,毛树松是横墩村的看水员。2014年3月,村里成立了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协会,毛树松被聘为管护员。
太平渠和乌龙渠的源头在横墩村,同时灌溉了包括岚谷村、稍屯村一共3个村的数千亩水田。以前,两条水渠里长满了芦苇和水草,水流不畅。多雨的季节,渠里的水漫出来,流到地势低于河床的民房里,导致村民家的土墙倒塌。少雨季节,岚谷村、稍屯村的村民经常跑到横墩村抢水闹纠纷。
横墩村驻村干部王智群说,毛树松的认真负责、勤劳肯干在村里有口皆碑。自从当上管护员以后,毛树松花了一年时间,砍光了太平渠和乌龙渠里的芦苇,耙走了水草,经常来回巡查。“现在农民使用这两条渠灌溉非常畅快,一年多来,没有农民再来反映用水问题。”王智群说。
以前在武夷山农村,村干部们到了农忙季节就变成“救水队员”,协调解决用水问题。“现在有了管护员,村干部不再为了用水问题而奔波。村民可以通过公布的电话直接找管护员。”吴屯乡大浑村村支书彭金福说。
衷进英是大浑村的3个管护员之一,她向记者出示的管护记录上,详细记录着她从去年4月上任以来的出勤信息。如今年4月,她有9天执行管护任务。这些出勤记录,是管护员们年底领工资的凭证。此外,管护协会年底会给管护员打分,这直接影响到管护员的工资收入。
“这几年,我们不断探索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实施建后管护机制,正在逐步解决管护主体难明确、管护责任难落实和管护经费难筹集的‘老大难’问题。”武夷山市副市长江书华说。
2014年11月,武夷山市被列入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在全市10个乡镇、街道的115个村全面展开试点工作。
自治用水的管护协会
农田基础水利设施出了小问题没钱修,长年积累下来会成大问题。
吴屯乡大浑村有300户1300多人,耕地面积2373亩。以前,大浑村有条从大中地修出来长1公里多的水渠,可灌溉几百亩水田。后来,这条水渠经历了多次小塌方、破洞,最后断流,最终在2006年彻底废弃了。2009年,为了解决灌溉问题,上级部门只好花费巨资,为大浑村从大中地重新修出一条水渠。
“小问题没有及时解决,一是没有责任人牵头,二是村里没钱。”彭金福说。
大浑村在去年4月成立了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协会,负责管护全村7座水坝、25条水渠、6条防洪堤,会员经村民选举产生。日常具体维护工作,由协会聘用的3名管护员负责,工作报酬按签订的管护合同支付。
彭金福说,协会成立以来,花了6万多元对村里的水利设施进行维护。单个项目维修费用3万元以下的,列入协会的管护费用;3万元以上的,上报武夷山市农田基础设施管护总会,经审核批准后再施工。这些费用,最终都由武夷山市水利部门统筹解决。
在吴屯乡街路村下派支书陆凯看来,管护协会还培养了村民自治的理念。村民们逐渐意识到,用水也伴随着责任、义务。水利设施出现问题,村民不再一味找村干部,或者等着政府部门来解决。
“最后一公里”关键是经费
“小洞天天补,大洞不会有,农田基础水利设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主要是管护经费的问题。”武夷山市水利局总工程师江宏涛说,农田基础水利设施跟农村人饮工程的遭遇一样,国家投入巨资兴建,日常维护却被严重忽视。
据测算,武夷山市农田水利设施每年的管护费用需要1200万元左右。但作为山区县级市,武夷山市本级能提供的资金不到300万元。在三年试点期间,中央财政每年给予补助六七百万元。“试点期结束后,留下的管护费用‘缺口’怎么补?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武夷山市水利局局长吴平西说。
农民使用水利设施灌溉农田获利,管护费用能否由农民出?
“南方的农民普遍没有花钱用水的意识,人饮工程的水费都难收,更别说灌溉用水了。”吴平西、江宏涛以及很多村干部都认为,这条路走不通。
针对不同类型的农田水利设施,武夷山市确定了工程管护经费的多种筹集办法。目前,除了中央财政补助外,武夷山的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经费主要来源有三个:一是从各部门向上争取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包含田间道路)工程项目中约定按投资总额1%-1.5%提取;二是从烟叶税中按2%提取;三是纳入市财政预算的每年100万元。
此外,村管护协会会员每年缴纳会费和“一事一议”单项计收会费、相关部门向上争取专项维护补助经费、管护协会接受社会各界捐资赞助等经费筹集渠道,时机都尚未成熟,有待“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实现。
记者手记>>>
培养“自我管护”观念是根本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当前的一个状况是,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意识普遍不强。不少群众认为管护不是农户个人的事,“公家建了还得公家管”,甚至有的农户为了自家农机具使用方便,随意破坏水利工程。他们自觉、自愿、主动出资管护的意愿比较弱,能力也有限。然而,每天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直接“打交道”,并从中获益最大的都是农户,只有让他们把管护当成自家的事,才能保证管护工作顺利、持久地开展。
由此,培养、提高农户的“主体意识”,是创新运行管护机制的根本。逐步提高农户的自我管护意识,首先要施行“管护前置”的管理理念,即在项目建设或维修申请阶段,要求受益农户或村委会提前做好收费及管护方案或村规民约的制定,在短时间内起到强化管护意识的作用。其次,逐渐培养“用水付钱”的意识,形成“自己的设施自己管”的良好习惯,促进有序用水、节约用水、公平用水。
农户自我管护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建立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的管护新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后管护这个“老大难”问题,保证水利设施的高效运行和长期发挥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