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2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何兴明) 11月27日,游客小张在邵武和平古镇古街品尝当地村民谢风梅所做的游浆豆腐。“农村小作坊也亮证了,太新鲜了,有证让人吃着放心。”小张一路走来,这里的7家卖豆腐小作坊都亮了证,他觉得不可思议。 据悉,今年8月,邵武南部4个山区乡镇315户食品经营户及小作坊开始办证照,并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邵武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郑仕海说,农村是食品安全监管的盲区,经营户多是留守人员,开店只是副业,圩日或农闲才开店,他们的安全意识相当淡薄,过期、变质等问题食品肆行乡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邵南4个乡镇有三分之一的经营户存在无证、卫生等问题,小作坊是重灾区。另外,原来办证分属质监、工商等部门,许多经营户不清楚。得益于机构改革,扫清了办证壁垒,他们将315户经营户全部纳入监管体系,扫除了这一监管盲区。 “卖块豆腐也要证,这是哪门子道理。”和平镇和平村村民谢凤梅做了20多年豆腐,还没办过证。她家的小作坊不达标,要花8000多元改造,她犹豫再三。看见别家的豆腐店都在改造,生意越来越好,她只好对小作坊进行改造,今年9月办了新证,还学会了记账。现在,新证成了店里的“金字招牌”,店里的进货台账一清二楚。“游客和村民都认这个,黄豆、油等原料清清楚楚,每天能卖出10多公斤豆腐,月收入从两三千元变成四五千元。”谢凤梅说。 记者了解到,所有315户食品经营户都办了证照,将邵南片区变成了零无证照食品经营示范区。但是,要推行食品进货台账制度,从源头杜绝问题食品,农村食品经营户缺的是记账习惯,尤须监管者时时提醒。 4个乡镇就一个市场监督管理所,5个人如何管理40个村?“农村经营户很分散,我们没有三头六臂。”邵南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谢震涛说,所里引入了社会共治,让村里40个食品安全联络员担责,乡里乡亲的三天两头上门,手把手教会经营户如何记账,并且负责日常监管。所里5个人负责对这些食品安全联络员进行培训,提升其监管水平。10月底,所有经营户都建立了台账制度。 郑仕海说,有了证照和台账,货架上没有了“三无”产品,来路不明的食品没有了,过期变质的食品都能下架。小作坊里的食品原料清清楚楚,村民吃着放心。 |
相关阅读:
- [ 12-02]超市食品监管不能靠末端管理
- [ 09-25]供港食品安全奇迹能否在内地实现
- [ 08-26]网售食品新规征求意见引关注 七成人买过自制食品
- [ 06-30]食品监管当跟上形势变化
- [ 04-22]食品监管为何总是媒体打头阵?
- [ 03-04]推进出口食品监管改革 促“漳州速度”向“漳州质量”转变
- [ 10-10]福建省将实行出口食品监管新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