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村民屋里烧纸钱 引燃平和世界最大圆形土楼

2015-12-14 11:46:02 黄颖 戴江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大火烧毁土楼最外圈的四层二十八间房

  厥宁楼全景,照片上方为烧毁的部分

东南网12月14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黄颖 戴江海文/图)昨日上午9点多,平和芦溪镇芦丰村厥宁楼发生火灾。厥宁楼,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圆形土楼。大火烧毁了连在一起的七户人家四层28间房。幸运的是,前两进的房子保住了,没有人员伤亡。据初步调查,引发火灾的是七户中的住户,他在屋内烧纸钱,烧到其他易燃物。此人45岁,是名精神病人,事发后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治疗。

厥宁楼在100多年前,曾出现在英国的明信片上。芦溪镇政府表示,将规划修复保护厥宁楼。

100多人参与灭火 保住了前两进屋子

昨日下午3点,海都记者赶到现场,看到着火的位置位于厥宁楼大门往里左侧。“挨在一起,总共有28间房着火了。我家是最后一户。”住户叶先生介绍,厥宁楼的结构是一户人家有三进房,进与进之间隔着小天井,前面两进是平房,起火的是最后一进四层高的楼房。叶先生家的楼房,烧得只剩三面土墙,其他六户也与叶先生家差不多。

最先发现起火的是叶碧惠,她家的房子正好位于起火房屋的对面。上午9点半左右,她看到叶亚抱家的房子冒出了烟雾。起先她以为是在煮饭,“没想到烟雾越来越大”。叶碧惠去敲门,但大门紧闭着,她就赶紧叫村民来撞门灭火。

叶碧惠说,土楼内没有其他消防设施,只有中间一口水井。村民们从山上的蜜柚园搬来了五六台抽水机,架在水井上抽水灭火。

大约11点20分,消防队员赶到现场,但消防车无法直接进入,消防队员铺了200米的水带,架梯子从高处喷水。

两个多小时后,大火终于被控制住。“起码有100多人赶来灭火。”家里也被烧了的叶进乾老人说,“大伙齐心,保住了前面两进房子。”

受灾住户已得到妥善安置

村民称,住在第三户的叶亚抱点火烧了土楼。“具体什么情况,我们也不知道,当时门紧锁着,只有亚抱和他90多岁的老母亲在房内。”叶先生说。

据村民反映,叶亚抱是个精神病人,四五十岁。海都记者从当地镇政府了解到,据初步调查,起火原因是,叶亚抱母亲昨日上午过世,他在家中烧纸钱祭奠母亲,引燃了房间内其他易燃物品,而土楼又是土木结构,一下子就烧到其他户人家,被烧毁的总共有七户四层28个房间。昨日中午,叶亚抱已由镇政府和派出所强制送到平和的精神病院治疗。房子被烧的其他六户已妥善安置。

土楼经历“三劫”当地政府启动保护

81岁的土楼老人叶月德介绍,“丰作厥宁”土楼,由叶氏老祖宗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因工程浩大历时15年才完工。土楼外径77米,底层墙面厚2米,楼共4层高19米,楼内房间55间(一个单元被称为一间)。鼎盛时期曾有近600人在此朝夕相处,是世所罕见的大家族。

厥宁楼共经历了两次劫难。一次是1908年的大水灾,一次是1930年的火灾,烧了三天三夜,虽然逐年修建,但还是未能恢复原貌。1988年8月,同济大学考察队来此考察时,认定丰作厥宁楼是“迄今已发现的世界最大的圆形土楼”。文史爱好者近年在100多年前的四张英国明信片上,发现了厥宁楼的身影。

芦溪镇政府介绍,丰作厥宁楼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目前,厥宁楼内还住有20多户人家,大部分是老人。下一步,将规划设计修缮保护。

相关报道:

世界最大圆形土楼毁于烧纸钱 精神病患者被送医

东南网12月14日讯(海都记者 黄颖 戴江海 文/图)昨日上午9点多,漳州平和丰作厥宁楼突发大火。该土楼位于芦溪镇芦丰村,大火烧毁了连在一起的七户人家,共四层28间房。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

被烧毁的房子,已是断壁残垣(芦溪镇政府供图)1

被烧毁的房子,已是断壁残垣(芦溪镇政府供图)

被烧毁的房子,已是断壁残垣(芦溪镇政府供图)

被烧毁的房子,已是断壁残垣(芦溪镇政府供图)

据初步调查,引发火灾的是土楼内一位名叫叶亚抱的住户。亚抱的母亲当天上午过世,他在屋内烧纸钱祭奠,烧到其他易燃物,引发“火烧连营”。亚抱是名精神病患者,事发后,被镇政府和派出所强制送往精神病院治疗。目前,被烧的其他住户也已妥善安置。

据悉,起火的厥宁楼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圆形土楼,100多年前,曾出现在英国的明信片上,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也是县级文保单位。芦溪镇政府表示,火灾后,将对其规划修复保护。

四层高土楼陷火海

共28个房间被烧毁

昨日下午3点,还有不少闻讯赶来的村民,正找熟悉的住户打听厥宁楼的情况。这座土楼,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圆形土楼,对于它,当地村民都非常关心。

“挨在一起,总共有七间房着火了。我家是最后一户。”厥宁楼的住户叶先生介绍。厥宁楼的结构是每户人家共有三进房子,进与进之间隔着小天井,前面两进是平房,最后一进是四层高的楼房,而起火的正是最后一进。当地住户习惯把一户一个单元的房子统称为一间,实际上,被烧毁的总共有四层28个房间。

叶先生向记者出示了他所拍的火灾视频。只见四层高的土楼陷入火海之中,滚滚黑烟不断冲上天,很是吓人。

火灾过后,叶先生家中一片狼藉,四层楼房烧得只剩三面土墙和屋顶,每层铺的木头地板都已烧毁。其他六户的情况,与叶先生家差不多。关于这次火灾的损失,他们还无法估计。

最先发现土楼起火的是楼内住户叶碧惠,她家的房子正好位于起火房屋的对面。上午9点半左右,她看到亚抱家房子冒烟。起先,她只以为是在煮饭,“过了一会儿,烟雾越来越大,情况不大对劲”。叶碧惠前去敲门,没人应声,亚抱将自己和他母亲反锁在房内,她就赶紧叫村民来撞门灭火。

土楼仅有一口水井

100人出动灭火2小时

10点03分,叶碧惠女儿打119报警。接到报警后,当地镇村干部、派出所民警、附近村民陆续赶来。门撞开时,屋内火已很大,并往上烧到二楼的木板,还有向隔壁人家蔓延的趋势。村民连忙灭火,并往外抢搬东西。

土楼内没有其他消防设施,只有中间一口三眼水井。镇村干部组织村民从山上蜜柚园,搬来五六个抽水机,不间断从水井里抽水灭火。水管太细,喷出来的水很小,村民们便架起木梯子,爬上屋顶,对着着火处喷水。为制止火势蔓延,灭火人员还把一旁过道的房子屋顶给耙掉,形成一个防火带。

小溪镇距离芦溪有50多公里,上午11点20分,平和县消防大队小溪中队才赶到现场。土楼地形特殊,消防车无法直接进入,消防官兵只好铺了200米的水带到土楼,架梯子从高处喷水。

火灾发生两个多小时后,于昨日中午12点多才被控制住。“起码有100多人赶来帮忙灭火。”叶进乾老人是被烧七户中的一户。昨日上午,他本在镇区玩,听到消息赶回来时,大火已烧到他家。

“幸好灭火给力,保住了前面两进房子”,见着从小到大住的房子如今满目疮痍,叶进乾老人说着说着,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精神病患者祭母引火灾

已强制送医治疗

对于起火原因,海都记者从当地镇政府了解到,据初步调查,是因为土楼住户亚抱引起的。亚抱的母亲昨日上午过世,他在家中烧纸钱祭奠母亲,纸钱乱飞,引燃了房间内其他易燃物品,而土楼又是土木结构,一下就烧到其他户人家。

据介绍,亚抱今年45岁,是名精神病患者,没有工作,姐妹都已出嫁。昨日中午,他已由镇政府和派出所强制送到平和的精神病院治疗。其母亲的后事,也由其他亲属操办。

当地镇政府介绍,着火的七户人家,其中三户没住人,另外四户包括亚抱母子俩总共住了5人,都是些老人家。目前,也已妥善安置到其子女家中。

住户大部分是老人

镇政府将修缮

81岁的土楼老人叶月德介绍,“丰作厥宁”土楼,由当地大族叶氏十二世祖叶长文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因工程浩大历时15年才完工(另有说法40年)。

土楼外径77米,底层墙面宽2米,楼共4层高19米,楼内房间55间(一个单元被称为一间)。鼎盛时期曾有近600人朝夕相处,是世所罕见的大家族。厥宁楼共经历两次劫难。一次是1908年的大水灾,一次是1930年的火灾,烧了三天三夜,虽然逐年修建,但还未能恢复原貌。

1988年8月,同济大学考察队考察时,认定丰作厥宁楼是“迄今已发现的世界最大的圆形土楼”。

丰作厥宁楼是“迄今已发现的世界最大的圆形土楼”

丰作厥宁楼是“迄今已发现的世界最大的圆形土楼”

文史爱好者近年在100多年前的四张英国明信片上,发现了厥宁楼的身影。

据悉,丰作厥宁楼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也是县级文保单位。

芦溪镇政府介绍,目前,厥宁楼内还住有20多户人家,大部分是老人,年轻人都外出建房了。下一步,将规划设计,对其进行修缮保护。

□延伸

乡村土楼多没有消防设施 难以有效施救

村民反映,厥宁楼没有消防设施,只有楼内一口水井。而四周道路狭窄,消防车很难靠近。并且,由于其身处乡村,消防无法及时赶到现场,一旦发生大火灾,难以有效施救。

其实不单单是厥宁楼,很多坐落在乡村的土楼都有同样的情况。

昨日,海都记者从南靖土楼管委会了解到,在土楼消防安全上,南靖土楼想了不少办法,可供借鉴。据介绍,南靖土楼在每座土楼外,都设置了室外消防栓。每个月,都会派人巡查,测试消防栓的水压,是否达到5层楼高的标准。还根据每座土楼的面积,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另外,还成立了一支专职的消防队,驻扎在景区,一旦发生火情,可以快速地应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