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我省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红十字生命教育体系
厦门一中海沧分校同学在开展生命救护演练。
东南网12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丽明 文/图)虚拟灭火体验、户外安全防护、结绳自救训练、交通安全抢答……厦门湖滨中学红十字生命体验馆每周四下午向孩子们开放,通过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孩子们可以学习各种安全知识以及自救互救和逃生等各种技能。
“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生命真谛。”副校长叶瑞碧介绍,从2014年生命体验馆投用以来,已有1000多名学生参加了活动。
湖滨中学是我省开展生命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省红十字会联合教育部门探索创新体验式生命教育,结合实施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在全省大中小学推进“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进校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探索创新 让孩子学会珍爱生命
“学会敬畏生命、珍视生命,这是青少年亟须具备的素质。”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黄毅敏告诉记者,体验式生命教育作为福建省红十字会首创的生命安全教育模式,就是把保护生命健康与弘扬红十字人道精神相融合,通过灵活有效、寓教于乐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来组织实施,使青少年在体验学习中领悟和掌握敬畏生命、保护生命的知识与技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命安全教育模式。
省红十字会与省教育厅经过多方理论探索和实践调研,于2012年在全省6所大中小学校开展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试点。
2013年9月,省红十字会、教育厅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推广实施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提出主要围绕生命价值认知、敬畏生命、防灾避险、健康心理、自救互救5个方面主要内容,针对学生主体开展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10个一基本动作”,针对学校主体开展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的“N个自选动作”,通过灵活有效、寓教于乐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实现各学习阶段教育内容的有机衔接、整体融会贯通,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3年来,通过在学校开展体验式生命教育,使红十字人道精神、生命救护知识和敬畏生命理念深入人心。这一做法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成为青少年接受公共安全教育、素质教育和提升生命境界的有效手段。2014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联合会第二届亚太青年峰会上,我省做了专题经验交流,获得良好反响。
突出体验 依据年龄分类施教
“以往,生命教育是分散在各个学科中,而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是将生命教育体系化。”黄毅敏认为,生命教育重在体验,重在感同身受,只有切身的体验与参与,才能发人深省、才能醍醐灌顶,方可达到终生教育的目的。
这一体系探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小学提倡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倡导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大学以实践和感悟为主。尤其是在施行过程中,通过学校整体氛围营造与教育引导的同时,让每个学生熟读一本生命安全手册,观看一部生命安全警示专题片,参与一轮校园家庭生命安全隐患查纠活动,参加一次防灾避险逃生集体演练,掌握一门应急自救互救本领,传诵一个感动自己的敬畏生命故事,体验一组关爱生命的素质拓展训练,经历一期敬畏生命与感恩主题的社会实践,接受一回专业心理健康测试与排查辅导,具备一套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这些活动的体验参与,不仅使他们获取了对生命价值的认知,激发了学生了解生命知识的愿望和动机,促进学生理解生命意义,进而成为获得生命知识、提升生命情感、自觉行为实践的主体,基本形成了一套具有“人道为本、体验感悟、简便易行”的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
这项全国首创的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得到了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体验式生命教育已纳入当地教育督导、公共安全教育考核、学校素质教育、文明学校创建和心理健康工作等相关指标体系中。
“我们把生命教育融合到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素质教育、德育教育之中,把体验、感悟和认知有机结合,营造了关注生命教育的校园文化。”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任勇表示。
厦门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苏甦介绍,在厦门,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遵循教学规律,讲究教学方法。通过生命安全体验教室、电化教育平台,结合安全演练、创作微课程(3-5分钟)、课外活动等方式和途径,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自身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地震自救、火灾自救、应急救护等教育项目。
在厦门湖滨中学,有的班级结合《生物》等学科,通过观看纪录片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理解母亲养育子女的艰辛;有的班级以“珍爱生命、享受幸福”为主题,结合学校读书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名人名著,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有的班级开展“保护鸡蛋的战斗”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呵护生命,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
学校教务处主任黄跃德深有感触地说:“开展生命教育以来,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保护生命健康,懂得了如何防灾避险、自救互救,也学会了以感恩的心面对生活。”
持续推进 确保生命教育常态化
12月11日,厦门一中海沧分校。一场急救演练在这里举行。40多名中学生现场演示了心肺复苏、头部包扎、自救互救等急救技能。紧张有序的现场组织、娴熟精湛的技能、默契的团队配合,赢得了在场来宾的阵阵赞叹。
校长陈福光介绍,为大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防灾避险和自救互助能力,学校建成“4D体验式地震小屋”等生命体验场所,成立160名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并都顺利通过考核取得“应急救护初级证书”。
此外,学校还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建立心理体悟中心,通过应激状态测评、应变力辅导、听觉视觉体悟训练达到为学生疏解心理困惑的目的。初二(11)班的张诗怡同学说:“通过心理健康咨询,让我增强了面对挑战、战胜困难的信心。”
“扩大活动面、抓住特色点、重在常态化”,是省红十字会开展这项工作的一贯思路,即做到:坚持认知感悟与生命体验相融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互动、学科教学与学校管理相渗透、社团活动与人道传播相结合并参与体验四条原则。
在闽侯职专,学校组织同学们到白沙军博园基地,参观军事设施,聆听教官讲解精彩革命战争故事,开展野外生存活动,师生们在游戏和活动中感受了生命的力量,激发了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
2013年9月23日,由省红十字会、教育厅联合举办的生命健康安全辅导员培训班第一期在福州开班。至目前为止,我省共举办9期生命健康安全辅导员培训班,培训合格师资363名,做到了全省84个县市区不同类别学校师资全覆盖;为学校配发生命安全读本1.78万册,培训器具1025具,支持武夷学院等学校建立“生命安全教育与防灾避险体验馆”,开展“感动生命的故事”主题系列征文竞赛活动。目前,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正成为我省青少年接受公共安全教育、素质教育和提升生命境界的有效手段。
“我们要运用互联网+,立足创新驱动,开发建设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网站,运用APP手机工具等,让所有受教育对象便于学习、理解、体验、传播,使生命教育的体系教育尽快覆盖。”黄毅敏表示,今后省红十字会将开发设计符合各个学龄段学生特点的生命教育体验学堂,按照生命价值认知、人道理念传播、灾害危险识别、逃生避险体验、自救互救培训、心理健康测试、感恩角色扮演、生命素质拓展等基本模块,运用游戏、模拟、活动等互动式教学手段,使生命教育为学生乐于接受,推进生命教育常态化。
记者手记>>>
让孩子学会敬畏生命
结绳自救展示训练特别受学生欢迎。
近日,复旦大学投毒案的罪犯被依法执行死刑。林森浩的冲动行为结束了黄洋年轻的生命,也让自己走上了不归路,留给两个家庭无尽的伤痛。这一悲剧,给我们再次敲响警钟: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应该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而在当下,学校和家庭普遍看重学生的分数,而相对忽视知识之外的其他教育,包括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纵然考进名校,也很容易变成钱理群先生所批评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甚至心理上存在落差和缺陷,一旦受挫,一念之差,往往酿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鸡蛋很脆弱,易破碎,就像人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需要我们好好珍惜。”这是厦门湖滨中学一个孩子在“保护鸡蛋的战斗”体验课之后的感受,也是生命教育的目的。我们在为这些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叫好的同时,也希望全社会都能采取实际行动,支持生命教育这项事业,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生命、感悟生命、热爱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