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家庭农场主和镇里的干部交流。
农场主陈学光在自己的家庭农场里忙碌。
谢联辉院士(右三)到家庭农场作技术指导。(资料图片)
东南网12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通讯员 温连光 文/图)
农场主们的新生活
“今年水蜜桃收了1万多公斤,扣去成本,利润差不多还有10万元。”重访位于新罗区岩山镇山前村的老张家庭农场时,农场主张震华正在自家的果园里忙碌着。作为新罗区第一个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近两年来,老张家庭农场发展迅速。
“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出现,是在2013年。这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旨在解决中国农村家庭承包存在的经营分散、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
两年前,岩山镇刚开始发展家庭农场时,只有几十家的规模,而且不少家庭农场还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还不是独立、完整的农业经营主体,在贷款、对接项目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不少家庭农场主不敢贸然扩大经营规模甚至处于观望状态。如今的状况大不一样。
老张告诉我们,他2004年就开始种植水果,种水蜜桃也算是小有名气。近两年来,由于当地大力支持、鼓励家庭农场发展,自己的信心更足了,每年都在扩大种植规模。去年,他新种了40亩水蜜桃,总面积超过100亩。
同时,为了增加收入和分散气候等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老张又在林下套种了红豆杉、桂花、竹柏等绿化苗木以及芙蓉李。张震华为我们算了一笔账:“规模扩大,用工自然也多了,家庭农场常年雇工3人,农忙时最多用工50人。现在,农场每年光发放工资就达6万多元,但家庭农场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走进省、市、区家庭农场示范场永金家庭农场,果园里昔日的泥巴路已经硬化成水泥路,还建起了蓄水池和排灌设施,这个占地480多亩,种有水蜜桃、白凤桃、油桃、芙蓉李、杨梅等水果的果园可谓是旧貌换新颜。
“这些都是今年7月份做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永金家庭农场农场主、山前村村民陈永金说,其中好些都是政府的水保项目,投资200多万元,大大改善了果园的生产条件。今年,他家的家庭农场仅水蜜桃就净赚20万元。
“虽然种植水果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遇到极端天气,我们都会有损失,但还好我们有水蜜桃保险,政府也在千方百计引导、鼓励我们。”对于未来,陈永金充满信心。
“来,尝尝我种的冬葡萄,这是今年的第三季。”接过岩山镇玉栋家庭农场农场主、岩山家庭农场协会会长陈玉栋递过来的葡萄,乍一入口,一股高山葡萄特有的清甜瞬间在唇齿间弥散开来,沁人心脾。
陈玉栋说,由于采用生物防治、果园滴灌、施用有机肥等无公害种植技术,他家的葡萄每公斤售价可达40元至50元,大部分销往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今年销售额达60多万元。目前,他正在着手建设一座配有冷藏库、蓄水池、葡萄酒加工设施等的休闲农庄,打造集种植、采摘、游玩、酿酒等为一体的现代家庭农场。
岩山镇副镇长张川告诉记者,这两年来,镇里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在全镇大力推广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镇拥有家庭农场151家,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有76家,注册资金2200多万元。随着家庭农场的发展,还带动当地发展农家乐10多家,年均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000多万元,为当地农民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扶持跟上了,院士也来了
记者回访岩山家庭农场当日,恰逢新罗区农业局到当地开展今年的区级家庭农场示范场现场踏勘、评选工作。
该局综合股工作人员林雪梅说,区里从去年开始评选区级家庭农场示范场,去年评选14家,今年有16家申报,其中岩山就有5家。一旦评上将根据规模、类型等不同给予一次性3万元或5万元的奖励,主要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除了数量上的增加、规模的扩大等之外,家庭农场发展到现在,另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扶持跟上来了。”张川说。
两年前,除了镇里有限的资金扶持,各级政府对于家庭农场的支持政策基本还停留在“雷声大雨点小”的阶段,家庭农场主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的投入完全靠自己筹措,资金等各类扶持政策何时能够落地成为广大农场主最为关切的问题。
据了解,从2014年开始,省、市、区以及相关部门就陆续出台了一些对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如:龙岩市、新罗区对评上市、区级家庭农场示范场的农场主分别给予5万元及3万—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市、区财政每年分别安排专项奖补资金200万元、60万元;岩山镇也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开展家庭农场评星,对获评三星、四星、五星级的家庭农场,分别给予一次性2000元、3000元、5000元的奖励;同时,当地相关金融机构推出了专门针对家庭农场的贷款,利率按照同类同档次贷款利率少上浮10%,最高贷款额度达到50万元,还款期限最短一天、最长三年,符合农业生产对资金的周期性需求……
在满足家庭农场的技术需求等方面,岩山镇更显大手笔。今年9月18日,经过长期筹备,岩山家庭农场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揭牌,这是全省乃至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院士专家工作站。据了解,岩山家庭农场院士专家工作站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和福建农林大学有关教授组成的专家团队为首席顾问,在岩山范围内重点研究主要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调查,加强生态防控技术及主要植物病虫应用基础研究,并规划投资建设百亩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示范基地,向各家庭农场提供新品种引进、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的服务,不断发展绿色农业、生态种植,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岩山建立水蜜桃、芙蓉李、高山葡萄、高山茶、名贵花木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智力支持和科学技术保障。
“院士工作站直接建在协会里,我们这些会员一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请教、对接院士工作站的强大技术团队,这对我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等很有好处。我的葡萄品质能这么好、价格高而且不愁销,也都得益于院士工作站在施肥、生物防治技术等方面提出的建议和指导。”陈玉栋说,有了这个强有力的技术力量做后盾,大家的路子肯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力争把岩山家庭农场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知名的农业品牌。
在乐观中前行
东南网12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时隔近两年之后,再次行走岩山,“某某家庭农场”的大幅广告招牌遍布山野乡间。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岩山这个地处深山的小镇不仅已经成为新罗乃至整个龙岩家庭农场最集中的乡镇,而且在搏击市场风浪的过程中,这些农场主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从最初的“羞羞答答”到如今的大大方方打广告。
站在“十二五”末考量岩山家庭农场的发展,记者看到的既有丰收的喜悦和发展的大踏步前进,更有前进中的隐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不管如何,家庭农场正以它旺盛的生命力和较大的优势,不断改变、重构着农村传统经营模式和经营参与主体,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产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近两年来,这些长年在乡间“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农民朋友继续发展家庭农场的信心更足了。而更大的进步则来自于整体层面:家庭农场数量的不断增长、贷款难问题的进一步缓解,全省第一家乡镇级院士工作站的成立,等等,让记者看到了当地对于家庭农场的重视和其进一步发展源源不竭的推动力。而这些,也正是支持岩山家庭农场主们满怀信心和希望走进“十三五”的信心之所在。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岩山家庭农场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何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适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和经营模式,成了横亘在这些绝大多数还属于传统农民的家庭农场主们面前最大的问题,需要他们勇于面对,迎难而上。如今,当地已经把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写入了“十三五”规划,各方面的扶持力度肯定会逐步加大。为此,我们对于家庭农场的前景还是报以乐观的态度。
家庭农场迎来发展新机遇
东南网12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截至今年上半年,龙岩市家庭农场达到2729家,其中经过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有2372家。在当地刚刚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当中,龙岩市明确将扶持家庭农场写入规划,提出“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提升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建设水平”,龙岩家庭农场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
据了解,按照龙岩市相关部门的规划,到今年年底全市力争发展家庭农场3000家以上,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00家;到201 7年底,全市累计发展家庭农场6000家以上,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00家,实现对粮食、蔬菜、茶叶、水果、养殖和林业等主导产业全覆盖。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龙岩市将在项目扶持、财政资金投入、税费减免、用地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将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各类涉农项目,凡适合家庭农场承担的,优先安排有条件的家庭农场示范场;市级财政支农资金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发展;家庭农场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对家庭农场因生产所需的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符合条件的,按设施农用地管理,免于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开展家庭农场信用评级,对实力强、资信好的家庭农场,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可以预见,借助这些扶持政策,龙岩家庭农场必将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陈学光的转型之路:成立绿化苗木合作社
东南网12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通讯员 温连光)“现在绿化苗木行情很差,明年我准备种点价格比较好的百香果,既然搞了家庭农场就要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再次在岩山镇芹元村见到顺昌家庭农场农场主陈学光时,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口中说的全是跟绿化苗木相关的话题,而是各种转型的内容。
两年多前刚刚成立家庭农场时,老陈看中的是绿化苗木的市场前景,不仅自己发展了80亩的苗木基地,种植桂花、茶花、红枫等,还邀请了临近的漳平永福的几位合作伙伴,一起在当地成立了绿化苗木合作社。
然而,由于受经济增速放缓和龙岩房地产深度调整的影响,去年以来,绿化苗木价格大跌。“像茶花,5元钱买来的苗,养了四年只能卖到15元,肯定不赚钱。”对此,老陈在保持不扩大苗木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去年扩种了20多亩葡萄,每亩收入能达到四五千元。
老陈的转型还远远没完。在他眼里,一般的葡萄已经属于开始过剩的水果,如果再盲目扩大规模肯定面临滞销。
陈学光告诉记者,明年他会扩种一些百香果和猕猴桃,并利用村子处在龙硿洞景区旅游主干线上的优势,再种一些莲子,新鲜的莲蓬即使一个卖5元钱收入也还行。“农业是个投入周期很长的产业,我已经投入了50万元左右,既然搞了家庭农场就要做好长期干下去的准备,所以要随时根据市场行情转型。”老陈坦言。
而在岩山镇副镇长张川看来,陈学光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一个项目不行立即会考虑另一个项目。“农村淘宝服务点已经开到了镇上,新罗百香果的品质又非常好,我们会引导他通过网络销售百香果,帮他实现成功转型、进一步把家庭农场做大做强的愿望。”张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