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救急,守住民生底线
宁德蕉城着力解决群众突发性临时性困难
东南网12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少鹤 通讯员 颜凑) “感谢政府给我送来救助金。”20日,低保户吴数灼接过宁德蕉城区蕉北街道民政办工作人员送来的1000元临时救助金激动不已。
吴数灼是下岗工人,患糖尿病,靠政府低保金维持,被列入医疗救助对象。去年以来,蕉城区建立健全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制度,吴数灼领到1000元临时救助资金,并住院治疗。出院后,他领到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款1945元,低保小额保险住院补贴480元以及困难救助金2000元。
“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困,我们加大社会救助力度,通过医疗救助、小额保险、临时救助等帮扶机制,有力解决城乡居民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蕉城区委书记毛祚松告诉记者,今年,蕉城区按全区总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3元标准筹集临时救助基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将逐步提高临时救助筹资标准和基金规模;与此同时,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鼓励社会各界支持临时救助。
如何更好地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手续,蕉城区构建镇、村两级服务平台,镇级主要依托镇民政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让前来咨询、办理民政事务的群众问事明白,办事有谱;对一些家庭确实困难,因身体等原因不方便前来咨询或办事的,各村村主干、民政助理员、残联联络员作为村级民政服务平台的“办事员”,对能解答的及时解答,不能解答和办理的及时与镇民政便民服务中心沟通;对于情况紧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民政部门简化程序,先行救助。
蕉城区做好政策衔接,正确处理临时救助制度与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的关系,形成临时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措施各有侧重、相互衔接、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按临时救助政策规定,因医治危重疾病,在扣除各种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报销部分和其他社会帮困救助资金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数额较大;因遭遇火灾、车祸等突发性意外事件,在各种赔偿、保险、救助后,个人负担仍较重;因子女教育费用负担过重;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或个人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经其他救助措施帮扶后,生活仍难以维持的,将得到政府临时救助。
今年初以来,蕉城区共救助城市医疗救助对象312人次,发放救助金98.7万元;农村医疗救助对象4452人次,发放救助金410.25万元;财政投入资金为全区15375个城乡低保对象参投低保小额保险,共理赔近80万元;全区临时救助累计167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72.2万元。
声音>>>
蕉城区民政局局长詹舒杰:在实施临时救助工作中,我们发现临时救助工作存在覆盖面偏小,部分偏远山区、海岛群众无法及时领取临时救助金,部分困难群众因手续复杂、路途遥远而得不到临时救助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证临时救助工作的及时、公平、公正,蕉城区前期选择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乡镇作为试点,在海岛、党员服务区、便民服务站和村委会等地方设立固定临时救助咨询点,同时结合“流动电影下村平台”“临时救助直通车”等流动平台,改变原有的“群众上门申请、等待审批”的工作方式,建立健全走访联络网,形成区、镇、村、组的联动机制,主动上门摸清临时性困难家庭的情况,第一时间给予临时救助,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现“救助资金下移、审批权限下放、主动上门救助”的临时救助工作模式已在全区全面铺开。
蕉城区石后乡民政办工作人员谌绍光:许多救助对象面临的困难都很紧急、棘手,如何将救助金第一时间送至他们手中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这些民政干部始终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时常深入困难家庭,摸清底数、上门服务,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民情民意、第一时间给予临时救助。石后乡偏远村较多,且乡政府不是集镇中心所在地,为让救助金尽快送达群众手中,乡里组建了民政临时救助上门救助队,开展“临时救助直通车”活动,定期到偏远乡村现场收集救助材料,并现场发放救助资金。
病灾户吴帮成:去年6月4日,年仅7周岁的儿子吴农欢被查出患有白血病,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目前已经花费了几十万元。我们申请了临时救助,蕉城区民政局根据相关程序,将我们家列入低保对象,不仅帮助申请报销了新农合医保2万元、低保小额住院补贴2640元和医疗救助金1万元,还给予临时救助金6000元以及慰问金1000元,及时缓解了我们的压力,再加上从亲戚朋友处借的一些钱,孩子已经暂时度过危险,情况大有好转。
短评>>>
民生项目重在雪中送炭
救急如救火,蕉城区着力构建困难群众救助体系,把有限的资金用来雪中送炭,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体现了党委、政府的民生作为。
民之生存谓民生,民生项目要做到普惠之中有特惠,把资源向最困难的群众倾斜,为他们托底,守住民生底线,真正做到雪中送炭,这在财政收入增速减缓的今天尤为重要。
雪中送炭就要求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首先要做到有的放矢,摸清困难群众的家底,全面、准确地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按照民意性强、普惠性强、操作性强的标准,把民生项目办到群众的急需处、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其次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打折扣,也不能超过财政收入能力安排支出,做到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办一件成一件,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再次要规范管理,真正发挥民生项目的效用,切实改善民生。比如一些地方搞民生工程,重建不重管,工程建起来,管理跟不上,徒有虚表,成了“面子工程”,劳民伤财,损害了党委、政府的形象。最后,还必须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机制,让群众、媒体一同参与监督、评价,只有群众说好,那才是真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