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梳理近年来频发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结合福州警方公布的案例,提醒您—— 春节将至 警惕这四类网络诈骗 东南网2月1日讯(本网见习记者 林先昌 实习生 黄姝慧)近日,《春节,这6种微信红包千万别碰》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提醒网友谨慎使用微信红包。近年来,利用电信网络的新型违法犯罪层出不穷,手段翻新。记者从福州警方获悉,2015年4月以来,福州市共破获虚假信息诈骗案件748起,警方共拦截劝阻受害人汇转款777.5万元,冻结各类赃款2133万余元,已封停涉嫌诈骗电话近百个。 春节前后是网络违法犯罪的高发时段。为此,东南网梳理了近年来频发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结合福州警方公布的案例,揭示网络欺诈的作案方式,并提供便利的解决方案,希望能让广大读者安心过年。 A红包诈骗 春节临近,各种社交平台的红包也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了“抢红包”大战,殊不知,红包诈骗也已潜入市民的生活。红包诈骗主要有通过红包链接植入木马病毒和冒名诈骗两种。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圈内的各种关系发放“假红包”,并在“假红包”中植入木马病毒,如果市民们点开红包,输入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后,账户里的钱就会被不法分子盗走。 民警提醒:市民们不要轻易领取社交圈内不熟悉的人发来的红包,如果遇到要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才能领取的红包一定要谨慎小心,很有可能是假冒红包。对于亲朋好友们索要的红包,一定要再三确认其身份后才可发送。 B扫码诈骗 春节期间,市民们外出游玩,最经常做的莫过于连接免费WiFi和扫各种福利二维码。不法分子就利用市民这一心理,通过搭建免费WiFi诱导市民连接,还有的不法分子把恶意二维码伪装成福利活动,吸引市民们扫码,一旦市民们连接了恶意的WiFi或扫了恶意的二维码,手机就会被植入木马病毒,通过盗取各类移动支付的用户名、密码和手机验证码等,盗取网银和信用卡。 民警提醒:市民们在公共场所尽量使用自己的移动网络,不要随便连接免费WiFi,看到来源不明的扫二维码送免费礼品等活动也不要随意参与,不要因为贪图小便宜而丢了大钱。 |
相关阅读:
- [ 01-29]学几招干货防范网络诈骗 捂紧钱包过年无忧
- [ 01-28]盘点2015年十大网络谣言 小心今年换“马甲”重现
- [ 01-21]柘荣警方宣传防范新型网络诈骗
- [ 01-21]南靖警方:积极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 [ 01-11]龙岩新罗警方破获60起电信网络新型诈骗案
- [ 01-09]中老警方联手摧毁特大跨国电信网络诈骗集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