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看山区穷县武平的财政发展轨迹:提升源于创新

2016-02-03 09:02:03 黄如飞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武平县财政局“一班人”深入企业调研。

东南网2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韦冀宁 钟茂富 文/图)武平县是我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2010年前,财政收入一直处于省内各县(市、区)垫底位置。面对窘境,武平财政人以不甘落后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这个鲜为人知的山旮旯贫困县崛起为闽粤赣边的一颗新星。

“十二五”期间,武平县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从2010年的4.2亿元跃升到2015年的10.2亿元,年均增速19.1%,居闽西老区7县(市、区)前列。

巧作“蛋糕”

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在哪?

武平财政人不断调研、总结、分析县情,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利用自身优势,优化政策导向,整合资金资产,升级传统产业,引进新兴产业”的建议,并立刻得到采纳。

针对水泥企业小而散、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状况,武平选择培植“财源”的第一个突破口就是传统水泥产业的升级改造。财政局在整合上级专项资金的基础上,积极筹措用于淘汰落后产能的县级配套资金,2014年全面完成关闭水泥产业落后产能任务,并将重组整合的矿山资源倾斜于技术更为先进、环保标准更高、产出效益更好的新型水泥生产线上。财政还通过设立担保基金、风险补偿金,为各类企业提供融资担保37.2亿元,为45家企业担保责任余额5.3亿元,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充分显现。

武平的第二突破口是打造新兴产业。以打造“海西不锈钢生产基地”和新兴产业为目标,2012年以来,武平先后筹措20多亿元,完善产业园区设施,以增强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引进新型显示企业和不锈钢产品深加工企业入园发展。到2015年底,武平已拥有亿元企业47家,超10亿元企业12家。同时,建立财政资金以存引贷、引银入武等激励机制,有效推动金融业发展,金融业实现税收每年增量近千万元,2015年全县贷款不良率为0.59%,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围绕“生态绿色发展”的思路,财政局适时建立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发展奖补机制,并推出农业担保基金和贴息政策,积极促进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引进臻富果汁、安兴农业、中天农业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落地,有效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绿色财源”路子形成。

如今,发展成效充分显现。2015年,武平“一园两区”已入驻企业149家,实现产值102亿元,年创税收3.3亿元,占当年全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

锐意改革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武平财政坚持创新发展,改革脚步从未停止,通过机制创新、体制调整,闯出一条摆脱财政困境之路:

——在全省率先设立乡镇财政服务中心,对财源较多、发展较快的乡镇实行激励机制,对财源缺乏、发展较慢的乡镇实行基本财力帮扶机制,长期以来财政体制“基数+增长”的模式带来的弊端得以有效解决,促进县乡共同发展、乡镇均衡发展。

——在全省率先实行全口径细化预算管理与资金统筹相结合改革,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将上级专项资金、资产盘活资金、政府债务资金等与本级预算资金一并统筹纳入预算管理,全面推进预算细化工作,使每一笔支出都细化到具体项目。

——及时推出一批涉及政府投融资管理的改革举措,实施政府性投融资资金项目预算与结算审核分离改革,出台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严控无立项、无预算、超预算项目建设,让项目资金拨付有预算、有时间、有节点。

——在全省率先开展预算绩效考核试点,对124个预算单位项目都推行绩效管理,实现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全覆盖,连续两年在龙岩市绩效管理评比中获第一名……

提升源于创新。武平县财政局面对近年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紧扣改革创新主旋律,通过一系列促发展、调结构的改革,“财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