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福建坚持绿色发展带来的喜人变化:养一方山水 乐一方百姓

2016-02-08 07:45:1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养一方山水 乐一方百姓

编者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真正树立起绿色发展理念,必须从一城一村抓起,必须从一人一事做起,直至抵达“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这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新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深入八闽城乡,体验并记录坚持绿色发展带来的喜人变化。城市变绿,乡村更美,环境宜居,百姓乐业,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相辅相成……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感受山绿、水清、天蓝、人和,一起分享绿色福利。

漳平

城在公园中 人在绿意里

东南网2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琳斌 通讯员 陈晓霞 詹芳兰)3日,记者来到坐落于漳平市区九龙江畔的榉仔洲公园,只见一棵棵樟树粗壮挺拔,郁郁葱葱;临江栈道边,四季桂、金盏菊、紫花地丁等迎风摇曳。

市民黄金旺正带着两位外地朋友在园中散步。他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这里的樟树品种有32种,300年以上树龄的有100多棵,500年以上的有20多棵。黄金旺还告诉记者,他认养了园内一棵樟树。他说:“认养古树、保护古树是一件善事,既可以倡导爱护环境的理念,也能为漳平绿色事业尽一己之力。”据了解,从2012年起,漳平将榉仔洲公园拓展提升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总投资1亿元。项目全面建成后,公园面积将扩大到1000亩,可新增城市绿地18.5公顷。

作为省级园林城市,近年来,漳平以“一江两岸”生态经济带建设为抓手,把水系整治、景观美化、城市经营、旅游开发、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齐头并进。围绕“宜居宜业江滨园林城市”创建目标,该市倾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公园,如榉仔洲香樟树主题公园、福祉阁桂花园、东山百花园等;把建筑小品、城市雕塑与本市画乡花乡茶乡文化等相融合,打造城市绿化个性品牌。目前,该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4平方米,实现了城在园中、绿在城中、人在绿中。“政府重视宜居环境建设,让我们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绿色福利。”黄金旺说。

 浦城县双同村村民正在为游客制作当地小吃蛋皮燕。刘德祥摄

 浦城县双同村乡村美景如画。徐强摄

浦城

生态效益显 造就明星村

东南网2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恩儿 通讯员 袁野 王树瑜 吴勇君)6日,从上海回浦城过年的李小红驱车来到富岭镇双同村,她早就听说匡山风景秀丽,这次借此机会带孩子一起来玩。下山前,李小红花了400多元,在村里土特产店买了酸枣糕、蜂蜜等。她说:“这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在上海买不到。”

双同村青山环抱,古色古香的房屋点缀其间,乡村美景如画。更让人惊叹的是,它拥有匡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十佳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5个国家级生态品牌。

30多年前,村民李仕银当上护林员。他发现村民出售林木造炭,没有真正过上好日子,反而带来了山荒、水患。李仕银先动员自家兄弟把炭窑填了,又挨家挨户宣传森林法,多年努力之下,终于匡山所有炭窑都熄了火。1996年至今,李仕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他带领下,村里成立了护林队,匡山林区逐渐由乱到治。如今的双同村,拥有近4万亩原始次生林,森林覆盖率达97%。

近年来,双同村党支部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村干部、党员带头捐钱,村民们集资合力,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用于匡山旅游区公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村里先后开办起30家家庭旅馆,村民生产的酸枣糕、笋干、蜂蜜、杨梅酒等特色农产品供不应求。

去年,该村共吸引游客3万余人,村民人均收入达1.1万元。生态效益让双同村成为闽浙赣交界一带的明星村。

 

  宁德蕉城区一花卉基地负责人王玲琴(右一)正在销售蝴蝶兰。庄严 摄

蕉城

花眠人不休 苗木产业火

东南网2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李加进)4日,记者走进宁德蕉城区七都镇上洋村紫薇基地。虽然眼下还是紫薇花冬眠期,但基地里花眠人不休,工人们正在喷灌、除草、施肥,为4月份的紫薇盆景嫁接做准备。

基地负责人陈居峰介绍,紫薇是热销的园林绿化树种,目前市场上苗高10厘米至15厘米的美国大红紫薇新品种扦插苗每株10元,胸径3厘米至5厘米的每株200元至500元。

花卉苗木产业带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在上洋村紫薇基地,有近百名工人来自七都镇西林、北山等周边村落。西林村姑娘陈静静笑着说,在生产旺季,一个月能拿到近6000元工资。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霍童溪流域中段的九都镇贵村绿友·霍童溪现代农业生态园,只见一排排花卉盆栽整齐有序,如同正在接受检阅的鲜花方队。

生态园负责人江先程告诉记者:“生态园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促进土地流转,不砍树、不推山,使园区建设与生态保护相融合,既促进产业增效,也促进农民增收。”

据了解,蕉城区已建成沿霍童溪流域的霍童、赤溪、九都、八都、七都等乡镇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并辐射带动宁古路沿线的虎贝、洋中、石后、金涵等乡镇。目前,全区有花卉苗木生产基地8738亩,年产值超过2亿元。

 

长泰

农民争弄潮 创业辟新天

东南网2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谢婷 通讯员 杨志慧)全透明玻璃房,薰衣草生长在半空中。5日,记者走进长泰县陈巷镇绿港园农场的生态餐厅,忍不住启动“拍拍拍”模式。上菜了,山猪肉汤的清、剁椒鱼头的鲜、时令果蔬的脆……游客们的微信朋友圈又迅速“飘香”。

“传统农业对天灾没什么抵抗力,若遇前阶段寒潮,可能一年辛苦就白费。”农场负责人杨跃成说。2008年,他牵头创办绿港园果蔬专业合作社,转型做起精致农业。合作社位于陈巷镇雪美洋现代农业示范区。这里四面环山,空气清新、水源纯净,被国土资源部列为万亩土地生态项目区。

2013年,杨跃成参加漳州市新型农民培训后,又创办休闲农场。绿港园转型为一家集绿色食品配送、绿色果蔬采摘、动植物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场。“新的一年,我打算进一步完善农业物联网、电商平台,把农场做大做强。”杨跃成信心满满。

在长泰,像杨跃成一样的“潮农”真不少。近年来,长泰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省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县、美丽乡村创建示范县。“潮农”们纷纷借东风,创业辟新天。他们将“体验感”融入田园文化、乡野之旅:田园里耕种、采收;乡村绿道骑行、慢走;摆上茶盏,垂钓或发呆……动静皆宜,与大自然无缝连接。

 

  春节到了,泉州泉港区樟脚村村民陈淑琴(左)给民宿挂上红灯笼。赵锦飞 摄

泉港

村妇也转型 乐炒旅游饭

东南网2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庄国辉)5日,记者驱车在国道324线泉州泉港段转个弯,沿朝阳公路往里再走5公里山路,就看到涂岭镇樟脚村村民陈淑琴开办的民宿。“大年初三到初七的房间都被预订了。”她乐呵呵地说。

樟脚村绿水青山环绕,这里有金钟潭景区,还有明清古民居40多栋。两年前,樟脚村对这些古厝进行保护性修缮,做到修旧如旧。村里还根据农时,栽种油菜花、向日葵等观赏作物;相继建成“雨润硒石”农耕器具展示馆、“下馆厅”古器具展示馆;对金钟潭景区实行综合开发,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

陈淑琴原是家庭主妇,丈夫在外打工,两口子辛苦一年,也就赚个一两万元。村里许多人家做旅游生意富了起来,这让她很羡慕。陈淑琴心里盘算:自家的三层楼房,有好几间空置,如果利用起来做成民宿,肯定能增加收入。然而,丈夫并不看好,就担心亏本。经不住妻子百般劝说,他最终还是答应试一把。

去年5月,陈淑琴拿出3万元,腾出第三层房间改造成民宿。她说:“去年来我家吃住的游客有300多人,这一项就收入2万多元。新的一年,我们打算把第二层房间也腾出来,收入又能翻番。”

“村里今年又新开了3家农家乐、3家民宿,豆皮、蜂蜜等土特产成为热销伴手礼。发展生态旅游,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村主任陈炳煌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