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当柘荣剪纸遇上互联网 艺术逐步告别传承难题

2016-02-26 10:42:24 吴旭涛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摆脱纸张束缚,以技术创新丰富产品门类,借助网络从世界各地征集产品创意,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柘荣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逐步告别传承难题

当柘荣剪纸遇上互联网

  袁秀莹老人展示自己的作品。

东南网2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通讯员 林颖/文 陆巧盈/图)元宵节前夕,柘荣巧女们来到社区、乡村,将200幅剪纸作品赠送给当地居民,还根据人们需求,现场创作剪纸作品。

柘荣剪纸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地人习惯称擅长剪纸的女性为巧女。

剪纸,跳出纸面

近日,“中华巧女”袁秀莹刚刚过完九十岁大寿。老人精神矍铄,每天依然坚持剪上几幅作品。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柘荣剪纸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袁秀莹的作品主要以民间传统题材为主,她的剪纸造型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有风格独特、形状多变、不求对称等特点。“我的题材都来源于生活。我从小见到的、做过的让我感触深刻的事情,我都会用剪纸的方式记录下来。”她说。

几十年与刀剪相伴,袁秀莹承袭柘荣剪纸风格的同时,在艺术表现形式和题材内容上融入了不少现代创作元素。她一改过去剪纸以动、植物题材为主的做法,在创作中融入大量的故事情节,使其更为生动。袁秀莹对剪纸的另一突破性贡献在于,她把民间工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让剪纸艺术从简单的纸张上解放出来。

首先,她将用纸从传统的红色换成了各种色彩的纸品,同时,她的剪纸大胆采用了浅浮雕技术,并创新使

用镜框装裱剪纸。目前,袁秀莹通过创新发展,她的剪纸作品已推出镜框类、精装本、屏风、贺卡等系列。

这些突破,使得柘荣剪纸顺利地迈向产业化,目前产品类型有台历、水晶镶、青花瓷等100多个品种。

文创,走出山门

近日,记者来到柘荣幽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信庭正忙着准备产品信息资料:“待会儿,又有日本客户来谈生意。”

2013年,幽蘭文化公司成立后,专注于技术和艺术双向创新,成为柘荣首个主打剪纸产品的公司。刚成立时,公司就开发出静电膜和PVC膜剪纸窗花,让产品更便于粘贴。去年,他们又研发出植绒静电膜技术,使产品在保持传统剪纸风味的同时,由原来单层薄膜变为立体,更有质感,产品类型借此也扩展到了挂件、摆件、剪纸宫灯等。

“剪纸艺术品在港澳乃至国外都很有市场,像日本或是香港地区的大客户,大多通过网络联系我们。”王信庭说,如今网络销售已经成为公司重要的销售渠道。

有了网络平台,销路通畅了,创意也通过网上众筹方式日益丰富起来。“我们的许多产品,都是客户把创意图片或是文字发给我们,我们结合自己的想法,在剪纸作品上表现出来。”他说,现在,柘荣剪纸的优势不仅仅是精湛的技艺,还有开放式的合作方式,这给创意与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1年多时间,公司的业务量就从100万件提高到600多万件,并与奥迪、奇瑞等大公司成了贸易伙伴。

传承,正在路上

袁秀莹、王信庭都是把柘荣剪纸带上产业化发展道路、推进剪纸艺术传承的代表性人物。目前,柘荣剪纸领域人才辈出,在全国拥有知名度的还有郑平芳、孔春霞等,他们培养了许多剪纸能人,或独立创业,或为剪纸圈注入新鲜血液,带动更多新人加入剪纸团队。目前,柘荣这一10万多人口的山区县,拥有剪纸艺人300多人,剪纸艺术馆6家,从业者3000多人,新生代的民间剪纸艺人数量大幅上升。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为培养新人,袁秀莹每年都会到柘荣县文化馆、中小学、老年大学等地举办剪纸学习班。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孔春霞、郑平芳、游小卿等弟子成了柘荣剪纸的中坚力量。

郑平芳学成后,热心地担当起传承技艺的责任,成为各地剪纸爱好者们熟悉的老师,在宁德师院、宁德技师学院、柘荣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学校都能见到她的身影。服装剪纸,是她的拿手好戏,也是她的创新。“在课上,我不但要教学生们服装、盖头、围巾等的剪法,还要向他们传递文化的信仰。”她说。

“我们马上要出中级、低级两本教材了,目前已经在校对阶段。另外,我还要出一本自己的作品集,我要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让后人看到柘荣

剪纸的发展。”袁秀莹说,在剪纸创作中,目不旁视,耳不旁听,心无旁骛,从而能够抵达静的境界,这对心性、身体都有好处,也能剪出更好的作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