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聚焦福建职业教育: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新引擎

2016-03-25 07:32: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赵舒文   我来说两句

 

据统计,2015年,全省职业院校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24.02万名,占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36.4%,还为企业培训员工58.5万人次。职业院校成为产业大军主要来源。

不仅是人才培养数量,加快构建的“亲产业”专业结构,也使培养出来的技术技能人才更加符合发展需求,支撑了福建产业的转型升级。

现在,我省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正面清单”上有8大类、13个重点领域的鼓励增设专业,“负面清单”上同样有布点过多和毕业生就业亮牌警告的19个限制增设专业。仅2015年,全省就增设工科专业79个,与我省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基本吻合。

职业院校同样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2015年,全省高职院校获得专利141项,主持在研课题1862项目,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的横向技术服务和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都接近2000万元。

“造饭碗”的教育

一组数字颇有些出人意料:高校毕业生年年上演“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情况下,2015年,我省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6.8%,高职毕业生在96%以上,自主创业比例和专业对口率也可圈可点。

27岁的陈勇已在福州玖玖丰田4S店技术总监的位置上干了5年。2009年才从中职学校毕业的他,第二年就在全国一汽丰田服务技能大赛中获冠军,如今是令人艳羡的“镀金蓝领”。“只要你有技术就不怕没有用武之地。”陈勇年轻的脸上写满自信。

研究表明,职业教育招生数占比每上升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吸纳就业比重就上升约0.5个百分点。

“职业教育不仅是‘找饭碗’的教育,更可成为‘造饭碗’的教育。”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近50%高职学生、90%左右中职学生来自农村及城镇经济困难家庭。接受职业教育的人群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公平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成为助推新型城镇化进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实施精准扶贫的现实选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要求。

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惠及全日制中职学生的免学费制度全面实行。“特别是对低收入群体来说,一个孩子接受职业教育,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就可使一个家庭摆脱贫困,就是为社会和谐稳定增添一份正能量。可以说,职业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该负责人表示。

目前,我省54.7%的高职毕业生、85.23%的中职毕业生在当地就业,成为“留得住”的本土人才,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