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聚焦福建职业教育:所学即所用,要的就是“精准”

2016-03-27 07:25:0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3月2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通讯员 庄惠明)

2015年,遇冷多年的中职招生出现回暖。在初中毕业生数逐年递减的情况下,全省中职学生报名人数却逆流叫“饱”,招生计划完成率同比增长10%左右。

近年来,伴随着我省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在职教改革日益深化、职业教育大跨步发展的“暖阳”中悄然消融。

教室+车间,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

走进集美职业技术学校占地约600平方米的机器人焊接(厦门)培训基地,只见多台焊接机器人分两列一字排开,根据工作台上放置的工件焊缝位置的不同作出相应姿势。这些灵巧的家伙在汽车制造、健身器材、铁艺品加工等众多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这里也是全国中职校中的首家机器人焊接培训基地。

按照专业群划分,集美职校目前共有校内实训基地8个,校外实训基地22个。除了验证书本理论之外,学生还能完成包括设计、制作、检测等在内一系列工艺流程。集美职校专业技术中心副主任陈文泉说,实训基地尽可能帮助学生达成技术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难得的是,这些实训基地全面开放,不仅本校学生可享受,还为厦门大学等院校本专科学生提供实习实训,以此倒逼学校的专业建设得更具实力。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则将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课堂直接放到了企业里。学院机电系主任徐宁介绍,2005年福建骏鹏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两年后,公司主动找到学校,要求升级合作,开办订单班,“骏鹏班”应运而生。

“骏鹏班”的学生,在校内学习是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就是企业员工。学生从一进校开始,由“企业认识实习、企业轮岗实习、企业生产性实习、企业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的不间断,达到“认识-实践-理论-再实践-再认识-提高”的不间断。“这个班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不少人迅速成长为企业骨干,而且稳定性也强。”骏鹏公司副总经理郭进东对这样的合作很满意。

“校中厂”“厂中校”,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正逐步建立。

2015年,全省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专业数占总数的68.37%,比2014年提高3个百分点;校企合作开发教材1018本,共建课程27457门,数量比上一年度均有大幅度提高。

学校+行业+企业,多元投资创新教育

职业教育的跨界性决定了其与产业、行业、企业的天然联系。推动职业教育取得更好更大发展,关键在于促进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2015年,一个三元互动、跨界融合的职教集团在龙岩成立。这家名为龙岩市医药卫生职业教育有限责任公司的职教集团,由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联合龙岩卫生学校、市属4家医疗机构共同出资2亿元创办,探索多元投资主体共建职业教育集团改革,直接指向龙岩市急需的医学护理类技术技能人才。公司主要承担职教集团范围内相关职业教育资源的市场化运作,开展教育投资与项目建设,拓展职业培训、课题研究等社会服务业务。同年秋天,医校共同拟定教学计划的护理、助产专业如期开学。

无独有偶。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寻求与当地行业、企业抱团发展,先后与4家民办医院联合组建莆田医疗卫生职教集团、与莆田市珠宝协会共同成立上塘珠宝玉石学院。

去年,我省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多元投资主体共建职教集团的通知》,引导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主体,以资本为纽带、以行业为龙头,组建企业法人型职教集团。

“与其他省份比较,我省的职教集团属于独立法人机构,由各方共同出资,成员合作关系紧密,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等方面优势明显。”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兼职教师实现政府“埋单”、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推进“二元”主导的福建版现代学徒制,这些举措也都旨在鼓励行业企业、社会力量更多地参与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发展增添更大动力。去年,省财政厅会同省教育厅还首次安排设区市民办职业教育“以奖代补”专项资金8000万元,用于支持民办职业院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相关新闻:

聚焦福建职业教育:让技工成为职场“高大上”

聚焦福建职业教育: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新引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