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夯实基础设施 提升福州宜居指数

2016-05-04 10:11:0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金牛山福道上景色宜人。

东南网5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静 文/图)

核心提示:

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决定了城市宜居指数,因为生活是否方便、出行是否顺畅,绿化率高不高,都维系着每一位市民的小确幸。近年来,省会福州持续升级路网、打造海绵城市、优化生态环境,希冀成为“有福之州”。

路网升级,打通交通要塞

“搬到福湾新城来住,真是对了!”今年春节喜迁新居的陈桂凤脸上挂满了笑容。去年,她居住的福州鼓楼区加洋巷旧屋区面临拆迁,经过慎重考虑,她决定把家安在毗邻奥体中心的福湾新城。

从市中心搬到二环外生活,她最大的感触就是:“以前在市中心人多路挤,一出门常常堵半天;现在生活环境更好了,路也顺畅了,三环快速就在附近,沿福湾路一拐就上二环,去哪儿都很方便。”

陈桂凤的话道出了不少居民的心声。去年,借青运会东风,以海峡奥体中心为核心的新片区迅速崛起:福湾路、奥体路等8个交通路桥项目陆续建成通车,多个现代化住宅分布其间,购物娱乐健身场所一应俱全,带动周边人气迅速聚集,昔日生活不便的城郊正变身繁华市区。

“通过完善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新城区发展,并使这个片区的城建水平提前5年以上。”福州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福州市区人口急剧扩张,交通承载能力相对不足,导致一些路段上下班高峰期时常拥堵。福州把握新区建设、青运会召开等契机,助推市政路网建设,编织了一张“对外联通、城间互通、新区内部贯通”的交通网络。

打通二环沿线堵点,完善奥体片区路网,实施“接二连三”工程等,福州城区路网从“环”变“网”。如今,福州的道路总长度从“十一五”末的1050公里增加到“十二五”末的1256公里,路网密度从4.7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5.2公里/平方公里。去年底,福州地铁1号线南段实现试通车,今年上半年,福州即将迎来期盼已久的“地铁时代”。

城市公共交通同步发展。去年福州新增更新公交车1019辆,新辟优化公交线路210条。今年还将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350辆,新辟优化公交线路20条,争取2018年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以上。

福州地铁列车

缓解内涝,建设海绵城市

以往,由于福州地形特殊、排水管网不健全、蓄洪泄洪能力较弱等原因,城市内涝时有发生,成为市民的切肤之痛。而今,随着海绵城市的加速推进,这一症结有望逐步缓解。

在新落成的飞凤山奥体公园,4公顷的人工湖碧波荡漾,它既可以吸纳飞凤山的山洪,也是公园的灌溉水源,蓄放自如。此外,奥体场馆人行道路面采用透水砖,中心绿地建成下沉式雨水花园,树阵式停车场地面铺设植草砖。去年,台风“苏迪罗”袭击福州,这些巧妙设计让奥体片区安然无恙。

“将基础设施建设同城市生态修复、城市环境改善结合起来,既加强了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也考虑到福州山水格局的保护,实现水安全、水环境、水文化的提升,可谓一举多得。”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兵说。

目前,福州已陆续实施温泉公园一期改造、牛港山公园试点项目建设,总投资约34亿元的江北城区山洪防治及生态补水工程也启动建设。今年将新建多个城市湖体和雨洪公园,并选取三江口片区、新店片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综合试点。

要提升城市承载力,不仅要注重“面子”,应提升“里子”。去年底,福州市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在琅岐环岛路竣工。近4000米长的管廊内,市政、电力、通信、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等各种管线有序排列。

“地下综合管廊可以有效避免‘拉链马路’的出现,建成后,只需要在内部进行布线,不需将道路重复挖掘。如果需要设置新的线缆,只要从入口处就可以轻松接入。”中建海峡琅岐环岛路项目部负责人吴维国说。

福州将结合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地铁建设等,推进综合管廊试点建设,积极申报国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示范城市,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40公里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今年,要在三江口片区、福清东部新城、连潘旧屋区改造、地铁南街段等区域同步开展试点。

福州晋安河

扮靓榕城 坚持绿色发展

春节期间,福州左海公园—金牛山城市森林步道(又称福道)惊艳亮相,人气爆棚,日均吸引2万游客来此游览。这一全钢结构的悬空步道依山傍水、穿林而过,近看是绿树掩映、鸟语花香;远眺是闽江浩荡、高楼林立。

马尾的王女士专程带家人前来体验一番。她说:“太棒了!这里风景很好,设计也很特别,桥面是镂空的,能看到下面的花草,大家感觉很新鲜。一趟走下来1个多小时,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一饱眼福。”

据了解,福道总投资6亿元,环线总长约19公里,东接左海公园环湖栈道,西连闽江国光公园,是福州市首条城市山水生态休闲健身走廊,也是全国首个钢架镂空设计森林步道。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市,已经摆在福州最为重要的议事日程。近年来,福州结合内河整治、景观改造、道路升级等,实施了一大批园林绿化项目,森林覆盖率达55.6%,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9平方米,“出门500米见绿”正成为现实,“绿城、花城、水城”的品牌享誉全国。

如今,遍及榕城的城市步道慢行系统已成为福州一大特色。在闽江北岸、环南台岛及乌龙江西岸,目前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滨水环山绿道游径总长171.2公里,贯穿公园、广场、历史街区、公共文化设施和居民区,将休闲健身与人文风景融入百姓生活。

去年,福州出台了《福州市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构筑“一屏三带、两环六廊、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同时,市政府将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城市绿化指标逐年增长。

记者手记>>>

完善设施凝聚人气

城市要发展,基础设施应先行。这是城市管理者的普遍共识。

在地广人稀的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是第一要务。只有持续提升路网,完善公共交通、水电通信管网、垃圾处理等设施,才能吸引人流、产业流、现金流,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对人员密集、商业集中的老城区而言,提升基础设施的任务更为紧迫。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承载力难以跟上人口增长的速度。生活需求提升与基础设施落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福州为例,大量人口集中于二环内,建筑密集,机动车数量大幅增长,给交通运输、能源水体输配、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带来了严峻考验。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转移城市发展重心,将过于集中的人群引导至新城区,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既可以缓解老城区矛盾,又能拓展核心区域,加快城镇化进程。眼下关键在于,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统筹,避免新城区出现空心化风险。海峡奥体新片区在吸纳城市人口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为保障赛事举行,福州在会场周边修路造桥、完善管网,兴建了大量现代化基础设施;赛后,运动村的部分住宅作为拆迁项目的回迁房,得到了有效利用。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承载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需要科学论证、统筹规划、周密实施,持续发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