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氏家庙
东南网5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燕 谢海潮 刘益清 文/图)青阳山海拔64.6米,旧时为晋江市区发源地青阳之最高点。木栈道曲折迂回,将游人带向山巅的观景平台,据说过去置身于此,可遥望见泉州开元寺的东西双塔。而今,这一带毗邻世纪大道,与晋江万达广场相连,周边高楼林立,层叠隔阻,往昔一幕只能在想见之中。
上下之间,黄良打了好几通电话,交代垃圾桶位置要摆妥,施工遗留的砖块要移走……“精细化管理”的词儿随步随趋。面对当地现存的最后一片传统街区,这位晋江市文体新局局长说,首先要心怀“敬畏”,对一砖一瓦做到能保尽保,修旧如旧,不可粗制滥造地赶工。
10多年前印象中的晋江市容,可谓“城不像城、村不像村”。今天来晋江,不妨先到老城的核心区、青阳山下的五店市,从中品味整座城市的蝶变。作为“闽南文化新街口,晋江城市会客厅”,这个老街区正在传统与现代的激撞、交流中复苏。
固态保护遵循古风
蔡氏家庙和庄氏家庙,媲美于五店市的状元街上。两座名祠在海内外影响甚大,均为省级文保单位。“过去每逢元宵佳节,泉州开元寺东西双塔高擎的灯火,宛如蔡氏家庙案前的两支烛灯,摇曳生姿。”对此景,一位蔡氏族人津津乐道。
唐代开元年间,在青阳山下的官道上,有蔡氏5人开了5间饮食店。石狮、安海等地乡民进城,赶巧遇上中午的饭点,即在此打尖。一时间酒旗招风,“青阳蔡,五店市”的说法不胫而走。繁华延续至今,给这里留下宗祠、寺庙、民居、商铺等多样性建筑,明、清、民国时期的都有。“皇宫起”红砖建筑、中西合璧的番仔楼与西洋建筑并立,为闽南地区所特有的风景。
2010年,随着晋江掀起城建革命,时已破落的五店市老街区在旧城改造中,又该如何实现“改善人居环境”与“保留城市记忆”的两全?
“老建筑不好住,倘若没人住,双坡脊易长草腐蚀脊梁,保护之难莫过于此。”按黄良的个人体验,闽南地区一年有7个月的高温天气,还有台风雨季,而老建筑有许多先天不足,排污、安保、防火等成问题,在没有冷气、网络等条件下,现代人住起来非常不舒服。
“产权(收归国有)不变、外观不变、文化业态为主不变”,在划出“三不变”的底线后,五店市的开发工作经由政府的有效监管,依托专业化的管理团队负责招商运营,摸索出“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并举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2015年5月,经过保护性开发的五店市正式对外开放。这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今占地面积126亩(规划面积252亩),有130多栋横亘数百年的历史风貌建筑,分为保留建筑、迁建建筑、更新建筑三大类。
“老街古厝的魂留住了。”黄良说,街区修缮所用建材,玻璃、灯具等新材料只占10%,还经过做旧处理。
晋江史上第一家西药店——益元药店,西式建筑原有三开间,现今仅剩牌楼一堵简约精美的门脸,尽管如此,一经抬高、加固等抢救性保护,即成五店市的地标性建筑,游人说它是晋江的“大三巴”。
红砖前学拉小提琴的小女孩。
活态传承保留记忆
天官第“出砖入石”的山墙,看似漫不经心的随手堆叠,实则是一面“花了大血本保护”的明墙。“灵源万应茶”以晋江唯一中华老字号的荣光,获得近乎免费进驻这座明代官邸展销的资格。
现为五店市民俗馆的朝北大厝,内部展有闽南传统的生产生活器具,还原了一户五世同堂的闽南人家,从上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生活风貌。黄良领我们去看门前牌楼,光石雕就有阳刻、阴刻和影雕、镂空雕几种技法,这在当地众多侨宅中,称得上“用尽建筑之佳材,极尽雕琢之能事”。
截至2016年5月,“青阳古八景”已恢复雁塔地灵、樟井圣泉、阳山苍翠三大节点景观。“极具保留价值”的历史风貌建筑数量占五店市建筑群的60%以上,为国内同类传统街区所少见。
南音、木偶戏、高甲戏等非遗项目,石鼓庙、虎帅爷、祖佛祖公等民间信俗……街区大量优秀的建筑空间及环境,为传承这些原乡记忆提供了最适合的场所。
“南音会馆、传统剧院、露天戏台,将陆续做到常态化演出。”五店市传统街区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斌说,露天戏台两侧现已集中六七个摊位做民俗,如捏面人、拉麦芽糖、草编粽编。
眼下,老街区成了当地非遗传承的“活性载体”。吴斌说,文化价值带来了无穷魅力,街区的文化品位又因此逐步获得提升。
想当初,那些“过台湾”“下南洋”的闽南人,出门之日先要辞别祖庙,然后揣带一包家乡的泥土上路;一旦归来,头一件大事就是往祠堂叩拜答谢祖先。在传统家族聚居和宗族观念式微的今天,五店市还保留着浓浓的宗祠宗族文化,为游子寻根打开了一扇大门,也为争创“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注入强劲动力。
“旦夕锣鼓喧天”,如果游客适逢其会,还能在五店市看到闽南宗族春祭、冬祭的原生态场景,回味当年番客“冬至不回无祖公,春节不返无某囝(妻子)”的酸楚。
五店市夜景
文化业态提升品位
风雅颂书局是泉州一家老牌民营书店,也来这里安新家。其一二落为红砖墙、琉璃瓦的传统建筑,第三落为小洋楼,这是五店市首栋更新建筑,以晋江西园王厝一座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式建筑为标本,进行一比一的复制。
签订的月租金目前算是全街区最低的,但书局建筑面积有300平方米,维持起来还是不易。晋江市博物馆副馆长林铅海说,一方面,书局夹缝中求生存,试行“住宿书店”的运营模式,住客可以无偿借阅图书,晚上甚至可以睡在书架下;另一方面,为扶持入驻,政府通过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书店开办读书会、书展等文化交流活动。
下月起,五店市将携当地新华书店推出一个合作项目,把书拿到这里的一二十家咖啡屋、酒吧,家家搞个书柜,都摆上200册书,消费者免费阅读,登记后也可把书借走,要让年轻人觉得“阅读很时尚”。
老建筑、老习俗、老技艺……保下来后又该怎么用?黄良认为,保护工作要接地气。“有效保护、合理应用”是开发五店市的一大原则,其最大特色在于“不设门槛、不卖门票、不建会所、不只向特定人群开放”。入驻商家要以文化业态为主,提倡平民消费,做到全民共享。
卢思立、郑国明的木雕,苏珠庄的陶瓷……这些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带着既具传统又具创意的技艺,在五店市的保留建筑里开了工作室。根据定位,整个街区分为传统文化、幸福养生、闽南风情、都市休闲四大功能分区,其中传统文化展示占35.35%,文化商业占44.31%,旅游观光占16.45%,自营的公建项目占3.78%。目前引进了20多家台湾商户,经营涵盖艺术品投资、文化创意、闽南特色餐饮等项目。
元宵笔会连续办了4年,来的是包括鲁迅文学奖得主在内的名家。五店市今年的文化活动更是热闹,2016年央视元宵晚会泉州分会场拍摄地开了头彩,杨少衡等作家4月在风雅颂书局举行“小说创作”讲座,由台湾导演张柏瑞执导的院线电影《海角有个五店市》计划八九月间上映,街区“中国电影拍摄基地”“中国摄影拍摄基地”的知名度将获得提升……
免费WiFi全区域覆盖,二维码语音导览……古朴原味的街区在“智能化”中变得年轻时尚有活力。根据景区监控系统统计,平时这里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有七八千人,“五一节”等节假日高达三五万人。
在黄良的眼里,理想中的五店市传统街区应该让“老年人觉得怀旧,年轻人觉得时尚,华侨觉得很乡土,外地人觉得很闽南”。
链接
五店市三种建筑业态
目前,五店市传统街区有历史风貌建筑130多栋,其中保留建筑80多栋、迁建建筑6栋、更新建筑40多栋。这些建筑的修缮和建设,均由具有古建筑施工资质的工程公司,请老工匠按照闽南传统营造技艺(堆塑、剪瓷、竹钉翻炒、石雕、木雕等)进行保护性修复。
一类为原本就坐落在五店市,旧地修缮后的保留建筑,如小洋楼涴然别墅、庄材酒宅(旅菲华侨建于1965年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柳青新宅看似新建,其实是五店市的保留建筑,历经80多年风雨依然光鲜亮丽,体现了闽南红砖古厝“历久弥新”的特色。
一类为迁建建筑,从安海、金井、龙湖等晋江其他乡镇,将构件按编号整体搬迁而来。典型代表是郑焕彩宅,原本位于池店镇清濛村,为五开间二进深硬山顶砖木石的清末闽南大厝。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抢救性保护,也为古建筑保护探索出一种新模式。
一类为按标本复制的更新建筑,如五店市风雅颂书局建筑。这类建筑最大特点在于,一定在晋江某地有一栋一模一样的标本,通过测绘公司的测绘和古建筑工程公司的施工,所用建材以收集的传统建筑构件为主,将其原样复制到五店市,从而填补街区在某一时期或某一建筑风格上的空白,保证了历史风貌建筑展示的连续性和多样性。
五店市保留了明、清、民国到现代各个时期的闽南特色建筑,为目前闽南地区面积最大的红砖古厝建筑群,也成为晋江传统文化最为集中的存留地,故被誉为“闽南红砖古厝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