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古田农村联动中心特聘专家林永安:心里装的全是农民兄弟

2016-05-26 09:24:46 王国萍 吴旭涛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他心里装的全是农民兄弟

——记古田县农村联动中心特聘专家林永安

  林永安(中)正在向果农传授技术。

东南网5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国萍 吴旭涛/文 通讯员 杜新华/图)林永安,今年68岁,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却靠着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成为古田知名的农技专家。全县17个种群120多个品系的果树中,由他研究选育的就有湖滨蜜柚、韦端蜜红、利洋炮弹柿等10多个品种,对当地果业发展的多样性和农民增收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他历时三年攻克油柰“花而不实”科技难题,使全国200万亩柰园产量提高30%。“古田山多,有275个建制村,哪里的农作物出现病情灾情,老林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田间地头指导。他心里装的全是农民兄弟!”古田县农村联动中心工作人员刘松娥说。

自学成才

他成为村里第一个万元户,并带动周边村民种果致富

近日,记者来到古田县湖滨乡。瘦小的身材,黝黑的面容,微微佝偻的腰背,让林永安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显苍老。

1966年,初中还未读完的林永安回到老家湖滨乡。因为爱看书看报,自学果树种植技术,成为耕山队的技术员。改革开放初期,他把多年来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乘着改革的春风,自掏腰包购买果苗,一口气种下了10亩果树林,成为自己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1984年,湖滨乡派林永安到积乐村担任村主任,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积乐村的地旱,他带领村民挖了31口山塘,然后又建起小型水库,解决了长期困扰发展的缺水难题。有了水,村里的粮食产量很快就上去了,实现自给自足,不再吃“返销粮”。此外,按照党的富民政策,他还发动村民种水果和蔬菜,积乐村成了“明星村”。

1989年2月,宁德地委组织“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改革”的演讲汇报会,林永安作为全区的8个代表之一,上台讲述了积乐村喜人的变化。他说,我们的祖先给我们村取名叫积乐,但群众生活却穷苦。现在,全村发展了500多亩果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84元。时任地委书记习近平在总结发言时专门点名表扬了他。

回到积乐村,林永安的干劲更足了。很快,村里修了水库,架了电杆,用上了自来水。

痴迷科研

他攻克油柰“花而不实”难题,使柰园产量提高30%

随着理论知识的汲取、实践经验的积累,林永安成为远近闻名的“土专家”,为当地农民种植果树、栽培食用菌等义务解决各类种养难题。

1990年底,利洋村的果树发生大面积蚧壳虫病,村民束手无策,湖滨乡抽调林永安等组成工作队。一年后,村里的柿树、桃树重新开花结果,产量也大幅提升。果树病情解决了,村民们却不舍得林永安离开,请求乡里继续留他在村里。这一留,就是整整4年。

当时,油柰“花而不实”是全国油柰产区的一个突出问题。有花无果,不少果农无奈地举刀砍柰。

一次,廷垱村的几十株油柰果树被人恶意锯了一圈,濒临折断,林永安前往技术指导,教村民对果树进行消炎、包扎、加固。次年,这些油柰居然开花结果。勤于思考的林永安从中受到启发,对“花而不实”的油柰树进行了“断根”“环剥”等试验。经过“土洋结合”的三年攻关,终于使7年不结果的1000多株试株挂满了累累硕果。此后,他在县里推广普及该技术。受益于该技术,古田县油柰从1990年产值仅300万元跃升至1996年的1亿元,成为全省油柰主产区。

1997年7月,在通过省内专家评审后,该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次年就使全国200万亩柰园产量提高30%。1999年,该成果被选编入《中国“九五”科研成果选》。

退而不休

他一接到果农求助电话,就第一时间赶到田间地头

1999年,湖滨乡把林永安调回乡里任科委副主任。2008年,林永安退休。面对许多农业企业的高薪聘请,他毅然推辞,成为县农村社会服务联动中心的特聘农技专家,月补1500元。

“农民兄弟更需要我。如果我在意的是钱,当年一心一意种果树早就成大富翁了。”林永安说。每天,从清晨6点到子夜11点,他的电话总响个不停,都是农民咨询相关农技问题。

今年“五一”,林永安又在乡间奔波劳碌了三天,过了个真正的劳动节。第一天,城东上坪村的桃树落果厉害;第二天,凤埔乡峦龙村柿树淋了酸雨;第三天,平湖镇几个村的果树染上了蓝斑细菌。每天一大早接到电话后,他总是不顾疲劳,搭乘首班农村公交第一时间到现场察看指导。

“山路弯曲颠簸,就是年轻人有时都受不了。”刘松娥说,农村公交通常只开到乡镇,老林常常还要转乘摩托车到村里,然后再走一段山路才到田间地头。“虽然在电话里听农民讲述了果树的病症后,凭经验大致都能判断出果树得了什么病,要用什么方法治,但万一判断有误,就会祸害了果农,所以再苦再累也要到田间地头眼见为实。”林永安说。

虽已退休多年,但林永安对农业科技的钻研始终热度不减。眼下,他正致力于研究“古田银耳新株系选育”“银耳液体菌种制作与栽培技术”等新课题。目前,“银耳伴生菌香灰菌丝选育”研究已进入尾声,成功之后,可使全县25%的银耳菌筒避免不出菇的绝收现象,每年可帮菇农增收五六千万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