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我军技侦工作的开创者和卓越领导者蔡威:隐形利剑

2016-06-16 09:46:08 王国萍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蔡威事迹展陈馆

   蔡威事迹展陈馆里的蔡威塑像

东南网6月1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王国萍 通讯员 郑雨桐)宁德市蕉城区前林路上,坐落着一座辉煌气派的大宅,六扇砖木结构,封山顶,穿斗式梁架,明楼厅高九米,具有浓郁的清代建筑与闽东地方特色。

这座大宅是我军技侦工作的开创者和卓越领导者蔡威的祖居。青砖黛瓦的古老建筑里,多少往事已随风湮灭。然而蔡威这个名字,却被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

创建苏区红色电台

蔡家是蕉城的名门望族。蔡威父亲是位开明绅士,曾任翰林院编修、陆军部侍郎,因不满清朝的腐败,隐退回乡,任宁德县商会会长。蔡威的舅舅林振翰是第一个把世界语引进中国的学者,也是我国近代盐政专家。

蔡威,原名蔡泽鏛,幼年受私塾教育,后就读于福州格致中学、上海惠灵英语专科学校。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熏陶,接受马列主义,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受党组织的委派,回到宁德,开展党的活动。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在福州被捕。因未暴露身份,被保释出狱后,赴上海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化名蔡威。

1931年上半年,他在上海参加中共中央特科无线电训练班。结业后,被派往鄂豫皖苏区新集,任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参谋部参谋,负责筹建红军的电台。

隐蔽战线有铁的纪律: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虽然内心无比牵挂寡居的母亲和妻儿,也深知亲人们挂念自己的安危,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赶赴苏区,未留只言片语。

蔡威等人到苏区后,听说有一批在战斗中收缴的器材设备,拔腿就往堆放机器的地方跑。在一堆破烂机器面前,蔡威很激动,和王子纲等人一件件地清理,经过一个多月的收集组装,一台原本破烂的发电机终于被他们整修好。

有了发电机,没有收发报机,电台还是组建不起来。1931年12月23日,红四方面军打下黄安,缴获敌赵冠英师部电台。蔡威闻讯,带着训练班的学员,很快就把电台检修好了。后来的商潢战役,又缴获一部电台,无线电台的器材齐全了。于是,宋侃夫和蔡威、王子纲、徐以新等人把电台架设起来。随着清脆悦耳的“嘀嗒嘀嗒”的讯号声响起,鄂豫皖苏区的第一部红色电台诞生了。

电台建立后,从根本上改变了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远离中央、孤军苦战的局面,并借助无线电通信的手段与全国苏区连成一片。

破译密码屡建奇功

随着战争愈演愈烈,单纯的无线电通信已然跟不上战争的需要。侦破敌军电台、破译敌军作战计划的重要性开始凸显。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电台入驻毛浴镇。蔡威开始把主要的精力转向侦听敌军电台、破译敌人密码等方面。

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对他的破译工作帮助极大。这时的蔡威废寝忘食、苦思冥想,一顿饭常常是热了凉,凉了再热,往往要好几次。终于他逐步摸清了敌军电台所用密码的规律,解决了密码的关键难题,从而完整地破译了敌军的第一部密码“通密”。

有了破译第一个密码的经验,再破译其他密码就容易得多了。此后,蔡威与宋侃夫、王子纲通力协作,一鼓作气,先后破译了四川各派军阀的密码,开辟了一条获取敌人核心情报的重要途径。

1933年10月,以刘湘为首的敌军以110个团20余万的兵力,对川陕根据地发动了“六路围攻”。在这次反围攻战役中,蔡威领导的电台大显神威。10月21日,我军在攻打万源守敌时,蔡威从截获的敌电台电报中,分析出守敌刘存原部队粮食接济不及的消息,我军战士以此为据开展了阵地政治攻势,瓦解敌军。

随着战斗的日趋激烈,敌人密码改动十分频繁。敌军的这些花招使蔡威在破译工作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他总是以惊人的勇气、耐心和智慧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不管敌人的“烂码”如何改变,蔡威只需要2-3个小时就能完全破译出来。

在反围攻作战中,电台日夜侦收敌军电报,有时一天多达200余份,他们不但破译了地方军阀的密电,而且截获并破译了蒋介石嫡系部队的电报,使红四方面军连续取得了宣达、笔架山等战役的胜利。

蔡威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屡建奇功,我军对敌情了如指掌,这使前方一些指挥员感到惊奇,他们便问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哪来的这么准确的情报?”陈昌浩诙谐地回答说:“我的房间里供奉了一尊‘菩萨’,敌人准备进攻时,‘菩萨’就会告诉我了。”

经过10个月英勇奋战,红军以歼敌8万余人的辉煌战果,彻底粉碎了刘湘的“六路围攻”。在表彰英模会上,陈昌浩代表红四方面军总部向蔡威颁发了嘉奖令,并奖励300块大洋。这时大家才知道这位神秘的“菩萨”原来就是蔡威台长。蔡威将300块大洋全部分给了二台的同志。

“为了明天,我们要干啊!”

当时物资极其匮乏,在战友的印象中,蔡威是一位善于变废为宝的“发明家”。收发报机45伏大电池电用完了,他就用30个1.5伏的小电池焊接代用;有些小零件坏了,他就亲手制作模坯,搞翻砂;缺少润滑油,他就用猪油和牛油过滤代替……

部队每到宿营地,蔡威总是不顾疲惫,架起天线就工作,累了,就用冷水洗洗头。有时躺下还没休息就又要出发。

时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关心他:“多注意休息,别病了。”蔡威笑着说:“战斗有间隙,而电台侦听不能中断,为了明天,我们要干啊!”

“为了明天,我们要干啊!”这成了蔡威的口头禅,也成了他生命的动力。

1935年1月4日,蔡威领导的二台跟踪在黔北堵截追击中央红军的国民党军,破译了敌人在中央红军周围部署的情报,迅速向中央发报。此时正值中央黎平会议以后、遵义会议之前,中央红军正处在敌人围追堵截最困难的时候。关键的电文,在中央红军处境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以蔡威为领军人物的红四方面军无线电技侦队伍,正如毛泽东赞誉的那样,是“茫茫黑夜里行军的灯笼”,帮助中央作出了正确的决策。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召开。2月28日,中央向红四方面军及二、六军团通报了遵义会议决议。1935年5月3日至9日,中央红军强渡金沙江,红一、四方面军主力终于会师。

1935年7月,蔡威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第二局局长,全面负责情报侦察工作。

虽然是二局的最高首长,但他晚间还经常彻夜监听破译。恶劣的战争环境以及长期的忘我工作,严重损害了蔡威的健康。1936年8月,他患上胃病、肠炎,最后染上重伤寒病。9月22日,无情的病魔夺去了蔡威年轻的生命,年仅29岁。

英雄忠魂归故里

1931年,家人突然与蔡威失去了所有联系,非常焦急,最后得到的消息是,蔡威可能已被国民党杀害。妻子薛品瑄看护着年幼的儿子蔡植生,日夜思念着丈夫。1936年农历六月,薛品瑄在忧伤中离开人世。从此,蔡植生成了孤儿,在外祖母身边长大成人。

新中国成立后,蔡威生前的老战友宋侃夫、王子纲、马文波等,时时缅怀蔡威,多方寻找烈士故乡及其亲属。然而,由于地下工作和技侦工作的特殊性,加之“蔡威”的化名与“蔡泽鏛”一直无法对上号,以至数十年苦寻无果。

1984年,党中央决定抽调一部分干部赴各省任整党工作联络员。宋侃夫闻讯便主动向党中央请求去福建。他要利用工作之余寻找老战友蔡威的亲属。而在此前的1982年,时任北京军区顾问徐深吉就在《福建日报》刊登了《怀念一位“无名英雄”——回忆红军长征中的蔡威烈士》的文章。1984年8月,时任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肖全夫在乌鲁木齐军区《战胜报》上刊登了《无名英雄英名永存 ——怀念蔡威同志》的文章。原国家邮电部部长王子纲也在《人民邮电》上刊登回忆蔡威的文章。

几经周折,1985年3月终于在福建宁德发现线索。当年5月,在京老同志委托马文波带领总参三部部史办的同志赴宁德实地调查,终于查实了蔡威的故乡和亲属。

蔡威身世的确认最终源于一把剑:1936年春,红四方面军长征到金川江下游的大渡河时,蔡威曾对时任无线电训练队教员的马文波说过:“石达开随身佩戴的宝剑还保存在我们蔡家。”这是蔡威第一次透露自家身世的一点讯息,也是唯一一次,没想到却成为“破译”蔡威身世的关键“密码”,正是因为这把剑,马文波最终才确定了宁德县的蔡泽鏛便是他日思夜想的老战友蔡威。

1985年9月,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以及徐向前元帅相继作出批示。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追认蔡威同志为革命烈士。1986年7月,徐向前元帅为纪念蔡威烈士牺牲五十周年,挥笔题词“无名英雄蔡威”。

1998年,蔡威的遗骸回到故土。时隔62年后,英灵终于魂归故里。

记者手记>>>

英雄虽逝忠魂在

走进蔡威事迹展陈馆,一张油印后手填的档案表格,深深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姓名:蔡威;籍贯:福建;过去做过些什么工作:在上海做过工作,后即到鄂豫皖,担任四方面军二局局长,后任总司令部二局局长;牺牲情形:战斗紧张时,每天工作二十小时,致因劳致病身死;牺牲时间地点:1935年在甘肃某县病死;家庭通讯处:不清楚;无遗嘱。”(备注:档案为战争时期补做,牺牲时间有误。)

寥寥数语,却撼人心魄。作为宁德蔡氏长房为数不多的男丁,他丢下万贯家业,告别寡居的母亲、身怀六甲的妻子,从闽东来到上海再到苏区革命前线,直至生命垂危。他为保守技侦机密,没有给亲人留下任何嘱托;作为我军高级干部,他白天跟着部队行军,夜间监听破译敌电,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潜心钻研、攻关克难,最终因劳致病英年早逝。这位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为粉碎敌人对苏区的进攻和“围剿”,为配合红军的长征做出了巨大贡献。

到底是怎样的力量支撑,让蔡威获得了公而忘私、百折不挠、鞠躬尽瘁的精神动力?

“为了明天,我们要干啊!”他的深切呼唤仿佛在耳边回响。为了共产主义信仰,为了新中国的明天,他燃烧生命的全部,照亮了革命征程。

英雄虽逝忠魂在,光辉业绩励后人。在新的历史时期,蔡威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激励我们,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忠诚履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