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沙县特支的精神传承:用革命精神闯富路

2016-07-05 07:34:03 王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用革命精神闯富路

“虽然历史早已过去,但夏茂的红色传承却在一直延续。”夏茂镇党委书记谢荣年告诉记者,为了牢记那段光荣的历史,夏茂镇于2001年动工兴建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薪阁。

占地162平方米的传薪阁,内有图书12600册、报纸15种、杂志38种,室内陈列了张廷发将军等夏茂名人的题字和革命历史图片,是融图书阅览、革命历史教育为一体的德育基地。

“每年的清明、七一,我们都会组织学生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未间断。”夏茂镇第一中心小学校长黄裕隆说,孩子们在传薪阁了解到家乡的光辉历史后,都会由衷地产生自豪感。

除了传薪阁,夏茂镇还建立了中共沙县特别支部旧址、夏茂镇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后人直接感受前辈的光辉事迹。先烈们敢于创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也激励着后人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就在夏茂镇。

俞邦村是沙县小吃第一村。如今,全村266户1100多人中有700多人在外做小吃,每年纯收入3000多万元。

夏茂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在福州、杭州分别成立驻榕、驻杭小吃业主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镇村民外出经营小吃。

小吃产业发展了,家里的田却一片片荒了。“当了一辈子农民,看着田荒了,心也慌了。”俞邦村的老支书俞广清和另外几名党员在村里成立沙县夏茂益鑫农业专业合作社,租下抛荒田进行轮作。

在俞广清的带领下,在家的村民和一些外乡村民纷纷加入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经流转土地5200多亩,拥有会员158户。去年,合作社实现产值1600多万元。

(图片由夏茂镇文化站提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