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经济 > 正文

福建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2016-07-25 06:39: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改革引才机制 夯实创新根基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华南远赴日本学习深造,拿到东京农工大学硕士学位后,在日本从事摩擦学和材料学相关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因技术研究成果突出,他分别入选了厦门“双百计划”和福建省“百人计划”。去年,他带着第4代环保高性能摩擦材料项目回故乡晋江创业。

“从日本回来,以为创业会碰到种种困难,没想到都得到了解决。”王华南说。得益于省市多重政策支持,其项目一条生产线所需的400多万元资金解决了一半,创业还享受到了约250平方米的免费办公用地,而自己也住进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公寓。

如今,在晋江市,5栋标有“晋江市人才楼”的高楼拔地而起,这是当地首创参照经济适用房售价,向企业优秀人才提供的保障住房。而根据当地出台的《优秀人才享受工作生活待遇暂行办法》,优秀人才还可享受出入境、落户、医疗、社保、配偶安置、驾驶证换证、子女入学、法律服务等“一站式”优待。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

基于此,我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推动高端人才聚集,形成人才、项目、资金、平台“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上力度不断加强。

去年以来,省科技厅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省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双创人才)遴选工作,产生遴选初步人选96人,新增19人(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截至目前,全省共有46人、6个团队、1个基地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今年2月,我省出台相关措施,提出支持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对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人才或入选省引才“百人计划”,以及国际知名大学毕业的博士生等给予补贴。

与此同时,我省不断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体制,让科技人员得以“轻装上阵”。

去年6月,我省还实施《福建省企业科技创新股权和分红激励试行办法》,在全国先行先试省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打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

今年初,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人员职称评价改革的若干意见》,对科技人员职称评价标准、评审通道、评价领域、评价机制等四方面进行改革,一举打破“唯论文论”。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成了评职称的重要条件,科技人员在申报职称时也可用专业技术分析报告、专利代替论文。

在激活存量人才主观能动性的同时,通过建设平台、完善服务等机制,福建积极引才,激活人才增量,尤其在吸引台湾人才和创业者来闽工作、创业方面收效显著。

台湾青年林柏年带着他的团队入驻厦门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并设立了跨境电商服务平台“第一里路”。不到一年时间,公司业务发展迅猛,已服务超过10个境外品牌以及近20个台湾厂商。

厦门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平潭台湾创业园去年先后开园后,为台湾青年提供了一系列奖补减免、金融创新、导师团队等创业扶持举措,实现了让海峡两岸的创业者“拎包入驻”。如今,一批台湾创客在我省青创园区落地扎根、稳步成长。

与此同时,我省制定出台《深化闽台人才交流合作行动计划》,整体布局推进闽台人才交流合作先行先试;探索建立资格条件制、推荐制、积分制等更加高效、便捷、精准的人才评价认定机制。

福建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创新的新高地,而针对自贸试验区人才不足的问题,我省亦打破常规,不拘一格用人才。

《福建省自贸试验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资助暂行办法》《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平潭片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细则》先后出台,明确自贸试验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放宽项目申报限额、同等条件优先立项等政策和项目支持。优秀人才向自贸试验区集聚的趋势已初步形成。

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服务留人……如今的福建正形成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一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