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失独家庭的新路径 东南网7月2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郑蔡乐)失独家庭是特殊政策背景下的产物。近年来,随着社会呼声日益高涨,以及系列政策的落地,这个群体开始走进公众视线。但偏向于物质帮扶且力度有限的传统救济手段,并不能让失独者真正走出困境。他们需要精神支持、生育关怀、医疗救助、养老扶持等全方位的社会支持。 3年前,漳州成为全国第二批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试点城市之一。当地卫计系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社工力量,关怀失独家庭。漳州首家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致尚社工服务中心承接了该项目。3年多来,芗城区超过100个失独家庭成为关怀对象。 需求多元涉及多个维度 王闽慧是致尚社工服务中心主任。几年前退休后,她开始接受专业社工培训,并在2013年年底加入致尚。 致尚是漳州第一家民办社工服务机构。面向失独家庭的关怀项目——携爱家园,是致尚承接的首个政府订单。 尽管王闽慧对失独群体早有了解,但真正走进失独群体的内心世界后,这个独生女的母亲还是心有戚戚,“好几天心情都很低落,失独者的遭遇像放电影一样在脑袋里闪现”。 年过五旬的刘根水(化名),是王闽慧的关怀对象。2010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儿罹患红斑狼疮去世。中年遭此变故,让刘根水对生活不抱希望。他曾对王敏慧说起当时的心路历程:“女儿没了,什么都不想做。”很长一段时间里,刘根水将自己封闭,不工作也不与人交往。尽管社工介入时,他已重归社会,但王闽慧依然能感受到他的心理创伤,“当被问到孩子时,他总是谎称女儿在国外”。 刘根水的遭遇并不是孤例。一组数据显示,我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的增量为7.6万个。而在漳州,这个数字超过400个,且每年还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政策开始关注这一群体。2001年颁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地方政府应对失独者给予必要帮助;2007年,国家出台计生家庭特扶制度,并在10省市试点推行;2013年,这项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量化规定。以福建为例,年满49周岁的失独母亲每年可领取4800元特扶金。 “失独家庭已引起政府及各界广泛关注,但现有的社会政策应对、制度设计及民间社会支持还不够。”闽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黄耀明,是国内较早开展失独家庭研究的专家,他也是致尚的发起人。在他看来,大部分针对失独者的政策支持,目前还只停留在物质层面,“失独家庭面对的困境最核心的是经历变故后,对生命与价值的质疑,家庭破碎后家庭秩序的重构与重建,生活信心的重塑等”,应构建涵盖精神支持、生育关怀、医疗救助及养老扶持等完整的失独家庭支持体系。 在此背景下,漳州开始了政府购买致尚社工服务关怀失独家庭的实践。2013年以来,致尚服务对象从70多户扩展到120多户,关怀的失独者的年龄也从30多岁到70多岁不等。 |
相关阅读:
- [ 07-14]北京第五福利院将专收“失独老人” 需现场审核
- [ 07-12]朱口镇:关爱失独老人 抚慰失独之殇
- [ 05-26]宁德第三代“失独”父母将纳入特助范围
- [ 05-25]社口镇:多举措关爱“失独”家庭
- [ 05-25]朱口镇:“以心暖心” 温情点亮失独心灯
- [ 05-12]2016年起 闽第三代“失独”父母将纳入特助范围
- [ 05-12]2016年起 闽第三代“失独”父母将纳入特助范围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