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囊萤之光照亮八闽 革命精神永远引领厦大

2016-07-28 10:49:12 杨珊珊 林世雄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今天的囊萤楼

俯瞰厦门大学校园

厦门大学党史馆

东南网7月2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杨珊珊 林世雄 通讯员 欧阳桂莲/文 施辰静/图)

一簇红色火焰自囊萤楼燃起

七月的厦门,骄阳似火。自西校门走进被称为中国最美高校之一的厦门大学,左手边白墙红瓦的三层小楼便是厦大亮出的一张名片。

囊萤楼,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建厦门大学时,囊萤楼是学校的首批校舍。近百年的时光,由花岗岩条石砌筑的囊萤楼历经革命的炮火,外观依旧,默默见证着历史变迁——

1926年2月,厦门大学学生罗扬才、罗秋天、李觉民3名共产党员,在厦门大学囊萤楼一楼的宿舍内举行秘密会议,中共厦门大学支部正式宣告成立,罗扬才任首任支部书记。厦门大学囊萤楼成为福建省第一个中共支部的诞生地。

“那一年,21岁的罗扬才是厦大教育系的学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罗扬才阅读《新青年》《响导》《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追求真理,投身学潮。”说起这段革命史,84岁的厦门大学党史研究专家陈炳三如数家珍。

中共厦门大学支部成立后,在罗扬才的带领下积极发展党员。

“虽然是厦大党支部,但它却面向整个厦门,第一个月就发展了18名党员,其中有知识分子,也有工农群众。”6月28日,在纪念中共厦大支部成立90周年座谈会上,陈炳三总结汇报了几组数据。他说,厦大党支部很快派出16名党员前往闽西南,在当地建立党组织发展队伍。到1927年1月左右,党支部已经在闽西南地区建起28个党支部,发展了近300个党员。

囊萤之光,渐成燎原之火。在厦门大学党支部的号召和组织下,大批有志青年加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活动中来。

“厦大党支部成为闽西南地区建党的发祥地和播种机、革命运动的策源地,被誉为‘八闽大地的革命摇篮’,由此揭开福建革命史的新篇章。”陈炳三说。

斗转星移,当年的囊萤楼,如今已经成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的教学楼。90年前秘密活动的宿舍被打通改成了教室。囊萤楼的隔壁楼则成为“党支部和罗扬才烈士纪念室”展览馆。在囊萤楼数百米外,是罗扬才纪念碑,系学校于30年前立下。

厦门大学革命史馆中,入门即见的碑刻简洁地将厦大的革命史诉与来者——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厦大党组织浴火重生,坚持斗争,宛如急流砥柱。抗日战争中,更有青年学子投笔从戎,奔赴前线,血洒疆场。解放战争时期,在党组织领导下,厦大党员和进步师生频频掀起并引领厦门地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厦大被誉为“东南民主堡垒”。黎明前夜,大批党员和进步师生进入游击区,参加地方的战斗和建设,留在学校的继续与垂死挣扎的国民党反动派殊死搏斗,终于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革命精神永远引领厦大

今年“七一”前夕,厦门大学格外热闹,为了迎接建党95周年和厦门大学党支部成立90周年,厦大特地扩建修整了革命史展馆。

日语系大二学生曹远东是厦门大学革命史馆的讲解员之一。几个月前,展馆面向全校招志愿讲解员,她报名了。经过层层筛选,她和其他20名同学幸运地成为讲解员。

重新修整后的厦门大学革命史展馆分为“八闽革命摇篮”“坚持红旗不倒”“抗日救亡基地”“东南民主堡垒”四个部分,六个展厅,讲述了从1921年至1950年厦大师生反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机、加强党团建设的革命史。

许多游客自西门入校后都会先步入囊萤楼、参观革命史展馆,周末时每天入馆人数达上千人。

“厦门大学的革命史悠久而光荣,成为讲解员后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很受触动。”曹远东说,“这是厦大的一张名片,我想为来参观的游客好好介绍它。”

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抗战时期厦大内迁闽西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以王亚南校长、陈景润教授为代表的科学精神——厦大的“四种精神”,作为厦大学子都应知晓。

“厦大学子曾经被称为‘带枪的大学生’,当时的他们每天都有站海防岗的任务,这样一段历史更是注定了厦大人与‘革命’二字的不解之缘。”厦门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廖志丹说。

基于厦大一脉相承的革命精神和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厦门大学将学生教育和发扬革命传统紧密结合起来,让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沐浴在红色革命精神之下,接受红色教育。外文学院党委深挖“红色资源”,推出“红色外文”系列活动,在基层党组织探索“红色文化”育人工作,让“囊萤之光”薪火相传。

肖宁双是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13级学生,她说,作为新生一进厦大,就在支部党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校史展览馆、陈嘉庚纪念馆、罗扬才烈士纪念室和鲁迅纪念馆,了解了革命时期厦大师生的英勇事迹。在日常组织生活中,老党员还会带领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厦门烈士陵园、鼓浪屿好八连等革命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寒暑假有“囊萤之光”主题社会实践队,赴瑞金、井冈山,通过参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深入学习了解革命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作为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厦门大学党支部在90年里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5年3月31日,全校共有党员13372名,其中学生党员10124名,占党员总数的72.25%。

 

记者手记>>>

青春最亮眼的颜色是红色

今年“七一”,适逢厦门大学同期举办中共厦大支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学校表彰了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厦门大学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回顾厦大的办学历史,不难发现,红色基因一直伴随着这座高校的血液沸腾着。

厦门大学是一所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大学,有着爱国革命的光荣传统,从建校之初进步学生受“五四”精神影响,积极寻求救国道路,开福建省研习传播马克思主义之先河,到诞生全省第一个党组织,逐渐发展成为领导厦门及闽西南革命运动的核心力量,再到大革命失败后的临危不惧、坚持斗争,成为省委聚会秘密据点、省委与党中央联系的联络站,厦大师生的先进性令人敬仰。

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厦大共有在校生1000余人,其中学生党员近300人,超过学生总数的1/4,厦大成了闽东南革命运动的一个中心,被誉为“东南民主堡垒”。

厦大党组织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孕育出的革命精神,成为厦大“四种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

红色基因引领厦大前行。如今的厦大,是国家重点大学,被誉为“南方之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共有在校学生4万余人,学校甚至走出国门在马来西亚开设新校区,今年已开始招生。

身处和平年代,是革命先烈用鲜血交换的赠予,是时代赋予的幸运。实现中国梦任重道远。

今天,青年学子依旧需要革命精神的指引。正如学校组织部副部长廖志丹所说:“为了信仰与誓言,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为了使命与责任,甘愿奉献、无怨无悔,90年前的罗扬才烈士如此,90年后的厦大人,依旧如此。”

讲述 心声

厦门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廖志丹:

厦门大学,是一所英雄的学校、光荣的学校。今年4月,厦门大学建成的革命史展馆讲述了从1921年至1950年厦大师生反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机、加强党团建设的革命史。厦大师生以及社会公众纷纷利用这校本化的革命传统资源,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课堂搬到展馆内,开展党史党情现场教学,增强党性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充分发挥了展馆“感受式”红色教育平台的作用。

如果说,革命史展馆的建成和对外开放是对革命精神一种物化的传承,那么,作为拥有红色基因的厦大人,坚定理想信念、胸怀远大理想、锤炼意志品格、勇担历史重任、躬身报效人民就是当下对革命精神最好的传承。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白锡能:

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是在厦大成立的,厦大重视弘扬革命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学校应做出更大的贡献。

厦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描绘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蓝图。像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培养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坚定信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要坚持发扬厦门大学光荣的革命传统,把革命精神融入到思政课堂去,进一步地影响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发扬继承下去。

   红色印迹>>>

   烈士罗扬才

  位于厦大校园内的罗扬才烈士纪念雕塑

罗扬才是厦门第一位共产党员。1926年2月,当选为厦门大学支部的首任书记后,罗扬才积极发展党员并掀起了工人运动。在他的领导下,厦门的海员、电器、码头等部门建立秘密或半公开的工会组织,开展以“二五”加薪为目标的“罢山罢海”斗争,并获得胜利。

1927年1月,中共厦门市委成立,罗扬才任组织委员。1月24日,罗扬才当选为新成立的厦门总工会(筹备会)委员长。同年4月9日,国民党右派势力发动了“四九”厦门事变,解散厦门市总工会、学生联合会等革命团体,逮捕了罗扬才等人。不久,国民党当局将罗扬才秘密海运押解福州,囚禁在警察局里。

在狱中,罗扬才等人也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秘密托前来探监的叔父给中共闽南特委带了一封信,叮嘱同志们:“要和国民党反动派坚决斗争到底!同志们要踏着革命烈士的血迹前进!”

同年6月2日,在福州市鸡角弄刑场,年仅22岁的罗扬才唱着《国际歌》,高呼“工农团结起来!”“打倒反革命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等革命口号壮烈牺牲。3年后的4月9日,厦门市工会不顾反动当局阻挡,发动数百人集会、示威游行,悼念这位年轻的革命先驱。

1928年夏,中共在莫斯科召开六大,会议期间为罗扬才写下了传略,记录这位年轻英勇的革命者的事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