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 “逢雨必涝”,暴露了城市在规划、建设方面的短板。如何防治“城市内涝”、减少灾害损失,成为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这是正在建设中的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湾排洪渠建设工地(7月30日摄)。建成后,城区积水流入排洪渠后如水超过警戒水位,就开闸将水排入大海。 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 “逢雨必涝”,暴露了城市在规划、建设方面的短板。如何防治“城市内涝”、减少灾害损失,成为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记者在福建福州、厦门等地采访时了解到,以往这些城市,由于地理地势、内河堵塞、排水系统落后等原因,时常在台风等极端天气来临时发生内涝,对群众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今年来,福建不少城市从排水防涝系统升级、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方面入手,在城市的“里子”上下功夫,在城市防涝上不断探索。拒绝“城市看海”,尽管防涝之路还很漫长,但令人期待的是,一场“看不见的战斗”已经在城市地下“打响”。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