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乡小沧,给你美丽给你富 东南网9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林冰 邱仁松 实习生 李心玫) 连江县小沧乡,畲山湖镶嵌在群山万绿之中,1000多公顷湖面湖光潋滟。这里森林覆盖率90%,素有“福州绿色宝库”美誉。“青山绿水是我们的生命,也是我们的财富,给畲乡发展带来新机遇。”乡党委书记郑德理说。 小沧乡位于连江县西北部,是全省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乡,总人口4000多人。此前,山高村偏,畜禽养殖是多数村民的增收手段。但环境污染了,村民并没尝到甜头,省定贫困乡的帽子让大家抬不起头。2000年,敖江被列为福州市第二水源地,位于敖江上游小沧乡开始艰难转型。 为提高村民的生态意识,畲乡因地制宜,加强文化建设。一些村里建起文化民俗馆和畲族文化长廊,打造“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拍摄《凤凰的故乡》音乐片,编写山水畲乡宣传画册,让美丽小沧的意识入脑入心。 “这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她这么美,破坏于心何忍?”小沧乡樟后村护林员洪善财说,他和4名护林员守护着村里2.7万亩森林,虽然每月只有900元工资,但他义无反顾。“以前是一纸禁令,大家不敢砍树,经文化熏陶,现在大家不愿砍树。” 人人参与生态建设,小沧绿色建设蹄疾步稳。乡里建成污水处理厂3座、人工湿地14座、水库沿岸隔离墙2500米、绿化隔离带1500米,各村建成垃圾转运点20多处,配备垃圾运输车7辆。经10多年努力,小沧乡已发展成为国家级生态乡,森林覆盖率由2006年的82.7%上升到现在的90%,山仔水库常年保持二类水质标准。“有了青山绿水,山仔水库向福州日供45万吨清水。”郑德理说。 同时,生态也在改变着小山村。在樟后村,有1亩多稻田,长的不是禾苗,而是芦苇和美人蕉。村主任洪春养说,这是为了净化生活污水而设计的立体化人工湿地。生活污水经化粪池过滤后,由管道送往人工湿地二次净化,净化后的水可达二级饮用水标准。 郑德理说,这些基础设施的运营都依赖于生态补偿,乡里每年有生态补偿金约200万元,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资金保障,实现良性循环。 有了好生态,村民们改变了发展方式,向“绿色银行”取款。樟后村村民曾禄斌流转100多亩土地,发展生态蔬菜种植项目,在福州开设一家直营店,日供1000多公斤蔬菜,供不应求。“有四五户村民以土地入股,既有工资收入,还有租金收入,年收达3万多元。”曾禄斌说。东风村依托福州一家农业开发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油茶项目,规模已达2000多亩,公司将统一收购,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郑德理说,生态也生“金”,去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8600多元,同比增长19.5%,贫困乡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小沧乡还将对接贵安温泉文化旅游新城,发展生态休闲产业。 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感言 洪春来(连江小沧乡樟后村老支书):我今年69岁,见证了樟后村的变化。现在,村里有了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还有保洁员,村民环保意识也增强了,环境好了,住着舒心多了。村里的竹林面积扩大到1万多亩,毛竹销售上网,村民收入增加。 |
相关阅读:
- [ 08-30]鼓楼年内计划新增近千泊车位 将建一批生态廊道
- [ 08-28]福建宁化石壁镇:穿上生态旅游的“新衣裳”
- [ 08-28]厦门生态环保中心进行了一场活动探秘九龙江源头
- [ 08-27]福建生态文明领域改革路径 既要“生态美”又要“百姓富”
- [ 08-26]福建永安:碳汇林让生态增收合为“一本账”
- [ 08-26]厦门着手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改革方案 推进34个重点任务
- [ 08-26]福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七条经验获肯定
- [ 08-26]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方案备受关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