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北高镇的聚德教育基金会给予贫困学生的,不仅仅是钱—— 这个基金会,助学有一套 东南网9月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荣富 通讯员 何晋生) “聚德+”模式 “我终于可以上大学了!”8月23日,领到1.1万元助学金时,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冲沁村下冲沁的准大学生张赛华流下激动的泪水。 张赛华七岁时失去父亲,一家的生活负担全落在母亲身上。今年,她凭着刻苦努力,顺利考上福建医科大学。这本是大喜事,不料年过六旬的母亲老泪纵横,劝女儿放弃学业说:“我筹不起你的学费。” 从小历经艰难的张赛华陷入迷茫与无助,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暑期打工,赚钱补贴家用。 “上大学每年单学费就要好几千元,对这个十分贫困的家庭来说,的确承担不起。”在发放今年度助学金之前,埕头中学聚德教育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在上门核实情况后,决定由基金会每年资助她6000元,并寻找爱心人士与之结对帮扶。 随后,基金会理事叶万春、叶国扬伸出援助之手,决定再捐资5000元。“生活有困难,我们再想办法,孩子上学可不能误啊。”学费有着落,加上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劝说,张赛华母亲终于同意让女儿上大学。 聚德教育基金会是北高镇村民自发成立的非公募民间教育基金。自2012年创建以来,累计发放助学奖学资金188.3968万元,资助学生147名,奖励学生308名。 “精准助学,就是把钱用在刀刃上,不让一个特困生辍学。”埕头中学副校长翁美瑞说,按基金会规定,助学金额最高只能4000元,但类似张赛华的特殊家庭还很多,怎么办?为此,基金会又专门推出“聚德+”助学模式,让聚德之外的小额善款,通过聚德平台精准定向资助特困生。目前,已有7个特困生得到精准助学;此外,还有不少人通过“聚德之家”微信平台直接捐资或对接帮扶。 传递信心与梦想 助学,旨在为学生创造有利成长的环境。“给钱给物,雪中送炭,解决的是一时困难,而如何让学生特别是贫困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则更应成为助学砺志的内涵。”埕头中学校长刘锦华说。 为此,聚德教育基金会创造性地开展“聚德讲堂”系列讲座活动,邀请曾就读于埕头中学、如今已是成功人士的人员担任培训师。 “什么是梦想?什么是现实?”2014年底,深圳市黑马人珠宝顾问团首席讲师陈莹回乡举办讲座,围绕“梦想”主题,引导学生大胆表达出梦想。接着,陈莹将自己求学、创业的亲身经历向同学们娓娓道来,勉励同学们坚持梦想,不懈奋斗。陈莹诙谐幽默、蕴含哲理的演讲风格,真切感人的奋斗经历,博学善思的儒雅形象,赢得在场师生的交口称赞。 截至目前,“聚德讲堂”已围绕“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读书与为人处世”“责任在于奉献”等主题举办10场,几乎场场爆满,不少学生还纷纷要求增加举办的场次。 “聚德基金会不仅关心我们的物质生活,还不忘为我们进行思想上的充电。”埕头中学学生叶莉莉说,今后,她将更明确奋斗目标,不断完善自身,实现人生梦。 “精神导师”的鼓励 “马上就要开学了,是不是把心思收回来了?生活上有困难一定要告诉我。”日前,在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担任主管助理的翁剑清又拨通莆田四中高一学生郑佳敏的电话,了解开学前的情况,回答学习过程中的难题。这是聚德教育基金会开展的“精神导师”帮扶、传递爱心的又一种独特做法。 翁剑清和郑佳敏都是聚德助学金的受益者,所不同的是受助时间的先后。 “2012年,我考入福建农林大学,但家里经济十分困难,正当一家人急得团团转时,聚德基金会向我伸出援助之手,每年提供4000元助学金,帮助我顺利完成4年学业。”翁剑清说,正是聚德的善行让她学会感恩,因此,在基金会倡导开展“精神导师”活动时,她和郑佳敏结成对子,利用电话、QQ、微信沟通,了解郑佳敏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引导、鼓励。 “精神导师”帮扶活动开展以来,结对帮扶的已有22对。 为了让受助学生心怀感恩、回报社会,这个基金会还组建一支60多人的“聚德义工”队伍,经常开展清理垃圾、交通劝导、关爱老人等志愿活动。 |
相关阅读:
- [ 09-05]贯岭镇举行助学金发放仪式
- [ 09-05]南阳乡:金秋助学 照亮求学路
- [ 09-05]鸾凤乡开展“金秋助学”活动
- [ 09-05]生育关怀暖民心 金秋助学传真情
- [ 09-05]东城街道开展“金秋助学”活动
- [ 09-05]福清市宏路侨联资助16名贫困生上学
- [ 09-05]清华教授患癌舍不得吃进口药 捐千万西部助学(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