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经济 > 正文

永安西洋镇内炉村:芙蓉李俏销背后的红色基因

2016-09-07 08:55:4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芙蓉李俏销背后的红色基因

东南网9月7日讯(福建日报 吴继良 陈凯升 陈毅翔)

眼下,又到了永安西洋镇内炉村芙蓉李采摘上市的季节。

每天,10万到15万公斤的鲜果下树,一卡车一卡车地外运,全都是粉红色的芙蓉李。闽南、广东的客商来了,浙江、上海、黑龙江的客商来了,连蒙古国和俄罗斯的客商也来了。

村民们自豪地说,粉红色的芙蓉李产自我们这块红色的土地,每一枚鲜果都浸润着红色基因。

红色传统扎根红土地

内炉村位于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有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06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483亩,林地面积34805亩。

这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1934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小陶(旧称林洋县)经西洋林田村,过集镇西洋,出内炉村的杉岭后,到大田,再北上,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曾路过此地,留下了革命火种。随后,以林大蕃为首的闽西北游击纵队,纵横闽、浙、赣边区,内炉村是游击纵队长期开展活动的一个重要据点。面对白色恐怖,内炉村村民们坚贞不屈,依然像芙蓉李那样不改苍翠直至嫣红,最终迎来革命的胜利。内炉,在“革命老区村”的光荣牌匾上留下了鲜红的一笔。

解放后,内炉村人民牢记先烈遗愿,为了美好幸福的生活,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辛勤耕耘,种李子成了这里的重要产业。遗憾的是,当年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仅仅解决了村民们的温饱。

令人欣喜的是,受红色传统熏陶成长起来的内炉村新一代党员詹元兴,在村计生协会会长任上,凭着一份责任与担当,积极组织一班想拼敢闯的年轻人,在改善李子品种、提高果品质量上四处取经。“元兴这后生真不赖,革命事业就要靠这样的年轻人来接班!”每次参加党员大会,老党员刘海坤都要重复说上这句话。

2001年3月,省农业厅牵头组织了22位果树专家,来到这块红色土地进行了长达33天的现场考察与调研,对老旧果园进行了彻底改造,指导村民们运用新技术经营果山,一系列的“五月鲜”“六月红”“七月半”“八月阳光”等优质李品种,适当延迟了挂果期,错开了上市时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