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原创新闻> 科教文卫 > 正文

山歌好比汀江水,这边唱来那边和

2016-09-07 23:09:3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9月7日讯(本网记者 袁圆 大学生记者 阙恩伶 张雪)“一枝竹子拗就弯,十枝竹子拗唔弯,总要工农快团结,行到共产唔会难”,上南村党政办沈荣煌老先生坚定而嘹亮的声音从龙岩市永定区湖雷镇的万源楼里传来,只听得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也有江燕源讲解员婉转而动听的歌声遥相和应——“青山巍巍水弯弯,山山水水紧相连;党是青山民是水,青山恋水水恋山。”

上南村党政办沈荣煌老先生为大家唱响《救穷歌》

在红色年代,革命领导人正是用山歌号召大家“闹革命”。因此,一首首或慷慨激昂、或婉约清丽的革命民歌便在永定乃至闽西工农大众中广为传唱。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9月7日,由省委宣传部和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青年新闻人 重走长征路”大型联合采访活动龙岩线实践队奔赴万源楼、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以及有“红色小延安”之称的南江村考察,重返红色故土,寻找红色记忆,感悟长征精神。

八十多年前,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万源楼这座客家土楼悄然诞生。白天教书上课,晚上就用“老师”的身份宣传革命,这是沈老先生口中的阮山、林心尧等革命先辈的真实写照。历经多年风风雨雨,如今万源楼里依然完好地保存着当年开会使用的各样物件。在沈老先生生动详细地介绍下,革命志士在此热情高涨地讨论如何发动青年、发动革命和支持党的建设的情景跃然纸上。

“交通线就像我们身上的血脉”,中央红区秘密交通线的创建为传递重要讯息、运输抗战物资和护送领导干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介绍中,记者还获悉当时交通员的选配条件和工作纪律非常严苛,其中还有一条规定是“不能说梦话”。

下午,实践队一行抵达南江村,村支书江道明、村支部委员会副主任兼文书江建波和湖坑镇宣传委员陈树淦带领队员们走进土楼,在钟灵毓秀的山水人家畅谈革命老区故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在振阳楼前,革命者为防御国民党火烧土楼所形成的裂痕依然醒目地存在。

雨过天晴的“红色小延安”南江村

沈老先生说,“共产党得了民心,所以得了天下”。江建波副主任也提到,党员带头分段管理河道、建设便民服务站,为广大民众尽心服务,也是上南村从脏乱差到践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经验。正如山歌的起承转合,共产党与人民之间也始终保持着“琴瑟和鸣”的美好关系。红色文化和长征精神就像一盏明灯经久不息地放射着耀眼的光芒,永定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为革命和解放事业,前仆后继地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动人的诗篇,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坚定不移地用智慧和奋斗浇灌这一片红色热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