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之变 ——三位“老九八”眼中的投洽会20年
东南网9月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作为全球顶级投资盛会,历经20载风华,早已誉满全球。
20年来,投洽会功能不断完善,从单向招商引资逐步转向双向、多向式的国际投资促进;规模不断扩大,展览面积从2.8万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13.8万平方米;平台不断提升,从2000年诞生国际投资论坛到如今每年80多场专业论坛研讨会……
数字倍增,或不能反映投洽会20年不断提升的魅力与活力。第十九届投洽会开幕前夕,记者采访了三位多年参与其中的“老九八”,他们从各自角度诠释了20载光阴给投洽会烙下的烙印。
布展:过去拼硬件,现在拼内容
7日,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内,投洽会布展进入尾声,来自契合展览的数十名员工正加紧工作。
展馆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开幕大厅中央长20米、高7.5米的LED屏幕,它取代过去的背板。
契合展览董事长刘宏说,过去用喷绘背景板,开幕后就得丢。今年首次改成LED屏,可循环使用,而且会间可用来滚动播出各类招商信息,更符合现代展会要求。
从第四届投洽会起,契合展览便承揽投洽会公共布展及多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的展台布展。“最初,组委会希望投洽会能展示福建对外开放形象,要求布展有气势。可以说,怎么好看怎么来。”他笑言。
在刘宏看来,相比港澳及北上广地区展会,当时的投洽会在布展专业化上还较欠缺。“边做边学,小到摄影拍照的台子、展板文字大小、颜色,都花很多心思去研究。印象比较深的是2000年,我们在中心展馆做了一个起航的造型,很气派。”那年,光布展就花了一个月。
花了心思,效果也不错,但“走出去”多了,刘宏发现,比起国外展会,我们还是太兴师动众,没学会人家的讨巧。“施工不像做展会,更像做装修;材料不方便拆卸,也不环保。”
这几年,务实风渐盛,各界对成本更敏感,这让展览公司不得不在省钱上花心思,尤其是中央宣布八项规定后,更是如此。
“且不说抛弃拱门、地毯、花篮,现在即便是曲线造型,如果经考量没必要,就会改直线。”
花架子越来越少,但投洽会的布展越来越专业。
“过去追求气势,好看;现在讲‘大对接、大洽谈’,客户更关心展台传达的内容,所以我们大量应用声光电等现代元素,也更重视抓眼球的好文案。”
如今,展览公司甚至在招商中也开始扮演角色。
日本冲绳馆是契合展览多年服务的客户,今年对方希望侧重推广当地农产品。
“做方案时,我们就提出改变过去单纯布展的形式,提前介入,利用公众号、微信等来推广,这得到对方认可。”果然,会前就有多家代理商寻求合作。“开幕后,我们将安排代理商与冲绳方面洽谈,并采取软件‘直播’的方式二次宣传,让展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刘宏说,这种多维布展,服务客商的理念和形式,今后将成主流。
从重“长相”,到看内容;从形式繁复,到服务升级……契合展览与投洽会正共同成长。
参会:既能找项目,更能找信心
7日上午,第十四次参加投洽会的华南美国商会在厦门举行新闻发布会,这几乎成了每年“9·8”开幕前的规定节目。
商会副会长、美国百通公司副总裁兼中国CEO温天伦每年都以副团长的身份率团参会。在他看来,这10多年来,投洽会脱胎换骨。
“早期的CIFIT(投洽会)内容很单薄,就是些签约仪式、座谈会,而现在则被分为几大板块,大板块里有小主题,形式有投资论坛、政策发布、对接会等等。这两年还设置主宾省、主宾国,有了网上投洽会,内容越来越丰富。”
10多年来,温天伦还见证投洽会逐渐高涨的人气。
华南美国商会第一次参会时,全团仅6个人,而2014年,则组建多达256个人的庞大阵容。这里面有商会会员,也有直接从美国来的企业代表。
“美国企业都很务实,找项目是他们参会的唯一目的,从这个层面也可看出投洽会的吸引力在逐年上升。”温天伦说。
全球经济虽不景气,但据了解,2300多家华南美国商会的企业全都没离开中国,不少企业2016年再投资预算还有所增加。
温天伦认为,每年一度的投洽会给企业增强不少信心。
自2010年起,华南美国商会代表团每年的签约总额估算均超20亿美元。空气化工、沃尔玛等世界500强企业通过投洽会扩大在福建的投资;梦幻土楼、好莱坞主题公园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也纷纷落地福建。
“通过投洽会,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在不断地发展、转型,因此我们不少企业也从原先主要在华投资出口制造业,转变成为中国市场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科技的产品和服务。”
另外,一些企业也在敏锐把握市场变化,通过转变贸易形式,利用中国市场的开放度寻求转型升级。
“我们的会员企业美赞臣去年线下销售额同比下降20%-30%,但线上上涨40%,就是得益于中国电商的发展,并在经营思路上做了调整。”
温天伦说,投洽会一向受到中国各省市的重视,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参会者,是同类型投资贸易洽谈会无法比拟的全球跨区域投资窗口,在这里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市场脉动。“既能找到项目,又能找到投资动力,增强投资信心,这就是投洽会的魅力。”
组织:从重形式,到重效果
“以前,每年投洽会最热闹的就是集体签约,各设区市把前期对接成功的项目拿来秀一秀。现在,不搞这套,各设区市也不再公布签约成果,转为更务实地为客商和项目牵线搭桥,让投洽会回归洽谈本质。”省商务厅外资处副处长潘燕榕说。
参与投洽会整整20年的潘燕榕是个不折不扣的“老九八”,谈起招商引资工作亦如数家珍。
“不断国际化的投洽会在我省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2001年投洽会首次将双向投资作为主题以后,每届都能吸引很多外国政府官员和投资促进机构代表参加,带动很多大项目进入福建。”潘燕榕说。
不过这几年,国际直接投资日趋萎靡,招商的形式也跟着变。说到底,还是围绕“实”字。
“正式的、大规模的签约和座谈活动少了,更多是利用大会资源,为省市对接跨国公司搭台。”
2014年投洽会上,我省以餐叙形式组织一场跨国公司交流会,让不少跨国公司在更轻松自在的环境下与各设区市沟通交流,促成不少投资意向。
就在昨日,省商务厅专门邀请沃尔玛全球采购团队与我省上百家中小企业面对面沟通。这种再实在不过的安排,瞅准的就是达成合作。
“借投洽会的机会,我们还会有的放矢地安排一些跨国公司高管与省、市领导会面。有人说这是走过场,其实不然。”在潘燕榕看来,跨国公司高管能决定投资意向,安排领导会见能表明各级政府对合作的重视,增强这些行业巨头的投资信心,进而推动意向转合同,合作再升级。
参与多年投洽会,潘燕榕还感受到“双向”的变化。
“过去,投洽会还是以‘引进来’为主,但现在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更多外宾来这里则是希望借投洽会平台,吸引我们‘走出去’。尤其是三年前,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越来越多国家的官方机构有来厦门进行投资环境推介,举办投资说明会和推介会。”
她说,商务部门也要顺势而变,既要“引进来”,也要引导企业“走出去”,找机遇、拓市场、谋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