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镜元:“长征路上走路的灯笼” 永定籍红军干部戴镜元,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时他在中革军委二局任职,编入中革军委红星纵队第四分队,担任党支部书记。第四分队跟随中央领导行动,负责电台工作,承担着通信联络和侦听敌军情报的重要任务。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技侦情报工作创始人之一、技侦情报战线的杰出领导者。 1935年3月,红军二渡赤水,再次占领遵义。10日,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是否进攻黔北重镇打鼓新场,会上多数同志主张行动,但毛泽东认为,此举将使红军陷入四面被围的绝境,坚决反对。会后,毛泽东建议周恩来暂缓发出作战命令。当天23时,戴镜元破译了国民党军正调兵遣将、在打鼓新场周围布下“口袋”的电报,立刻呈报中央。第二天早晨,中央政治局再次召开紧急会议,根据破译的情报,放弃了进攻计划,避免了红军的重大损失。巧渡金沙江时,中央根据戴镜元及其战友破译的国民党军队的调遣计划,准确计算出国民党军队抵达金沙江畔的时间,从容指挥红军利用几条渡船,历经九天九夜过江。 正因为在四渡赤水、二占遵义、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等重大军事行动中,第四分队都为中央提供了重要情报,红军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夸奖戴镜元他们是“长征路上走路的灯笼”。 曹菊如:“扁担银行”的党支部书记 曹菊如,龙岩人,1930年入党,革命金融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先后参与筹建闽西工农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1934年10月编入中革军委红章纵队第十五大队,任党支部书记,随中央红军长征。 第十五大队是长征中的“扁担银行”,由国家银行和部分经济工作人员组成,其中包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套纸币的设计者黄亚光。曹菊如和大队长袁福清、政委毛泽民一起,带领14名工作人员、100多位运输员,护送货币、金银、首饰和印刷机、文件等100多担。他们在保护银行财产的同时,还开展白区筹款筹粮和发行、回收苏区货币的工作。长征途中,国家银行先后在贵州遵义、桐梓和川西的冕宁等地发行了纸币。“扁担银行”保障了军需物资的供应,有力支持了红军战时经济,可谓红军的经济命脉。毛泽民调离大队后,曹菊如带着两担黄金随军委总供给部行动。他不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不忘保护好这两担黄金。 这支特殊部队克服重重困难,英勇顽强地完成了任务。到达陕北后,大队14名工作人员仅剩8人,100多位运输员仅剩2人。后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改称国家银行西北银行,曹菊如任副行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刘忠: “红军尖兵” 的特殊任务 刘忠中将是上杭人,1930年参加红军。出发长征时,任红一军团司令部侦察科长。长征前,刘忠奉命带队探查行军方向的敌情、地形和路线,向军团司令部报告。长征中,他率领侦察部队走在最前头,探道路、摸敌情、绘地图、找向导,为抢渡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突破腊子口等的重大胜利提供了宝贵的情报,被誉为“红军尖兵”。 红军翻过大雪山后,当地藏族同胞因长期受国民党势力的欺压,加上不了解红军,一见到红军部队就跑,红军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军粮供应出现极大困难。进入荒无人烟的茫茫大草地,为了给部队找吃的,刘忠带领的侦察部队除了继续做红军的“千里眼”“顺风耳”,又多了一项“侦察任务”——试吃各种野草野菜。草地草多,但不少难以下咽,有的还有毒。刘忠每天带领战士试吃各种野草野菜,找到能吃的野草野菜后,就交给军团卫生部鉴定,然后向各单位介绍或用文字向全军通报能吃的野草野菜。刘忠回忆说,过草地时他到底吃过多少野草野菜,是无法计算的;那些野草野菜在嘴里嚼时的那种苦涩,咽下时的那种艰难,从胃里溢出来的那种感觉,是他一生都不会忘记的。 张新华: 大渡河畔 化装抓“舌头” 宁化籍开国少将张新华,1932年参加红军。出发长征时在炮兵部队,后调到由杨得志任团长的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一营当连长。 1935年5月上旬,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一团作为先锋,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畔的渡口安顺场。5月24日下午,张新华带领几人化装成当地农民,抵达安顺场侦察。他们在河边发现了一只小木船,经了解是国民党军的一名副官和一名传令兵用的,他们到集市去了。当时已快要散集,张新华决定抓住这两人,控制小船。等这两人从集市晃晃悠悠地出来,张新华慢慢接近副官,突然朝其下巴猛击一拳,将其控制;传令兵同时也被几名战士捆绑起来。张新华派人将这两人押回红军驻地,另派人看住小船,他自己继续带人摸清了当地的敌情,将情报送回团部。当晚,团长杨得志率领部队占领了安顺场。5月25日,红军从这里成功强渡大渡河。 张新华将军一生身经百战,他常说:“我这辈子就会打仗。” |
相关阅读:
- [ 10-14]尤权赴龙岩长汀调研:弘扬长征精神 加快老区发展
- [ 10-13]长征之旅:大渡桥横铁索寒 飞越枪弹夺天险
- [ 10-13]洛阳嵩县:红军两次击溃追兵 “红军巷”记征程
- [ 10-12]讲述长征故事,畅谈“六有青年”——福大学子勇做时代先锋
- [ 10-11]“红军长征入桂第一仗”旧址:遗骸入园 建馆永志
- [ 10-11]重庆启动“长征路上奔小康”采访活动 感受新变化
- [ 10-11]长征路上故事多,当中就有你和我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