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林辉
东南网10月1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储白珊)烘焙一块精美的蛋糕,烹制一道美味的小吃……这些家居爱好,在互联网时代竟成了创业手段。
这些搭上互联网快车的家庭食品作坊经营现状如何,又面临怎样的转型之路?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居家创业,线上起步到实体开店
在泉州一中附近的小巷里,有一家风格清新的烘焙店,名叫“茉里”。3年前,店主林灵在淘宝网上开店,开始售卖自制蛋糕。
“当时,在互联网上卖自制烘焙品的店家并不多,我做的蛋糕主打日系小清新风格,和其他店不一样,因此积累了一批老客户。”林灵介绍说。
去年6月,林灵开了一家线下实体店。“当时,淘宝网要求我们网络烘焙制品店提交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证照,我考虑到客户已经积累到相当数量了,就把网店关了,专注线下经营。”林灵说。
于是,林灵转向“线下实体销售+微信朋友圈”的全新推广模式。
“茉里”位置较偏,店租不高,客户除了网店时代积累下来的老客户外,还有一些看了林灵的朋友圈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林灵说:“同类微店很多,但风格鲜明、品质优秀,就能脱颖而出。”
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通过朋友圈推广自制糕点、特产的微商很多,他们中不少人和林灵一样,并不打算在网售的路上“从一而终”。福州的全职妈妈黄晓依靠朋友圈营销老家产的姜茶,做得有声有色,但她的思路很清晰:必须回归实体。
黄晓告诉记者,她经营的网店名叫“客家奶奶手工姜茶”,选用的材料全部来自三明明溪。“今年5月开始网售姜茶时,我就将产品注册了商标,目前正在朝着QS认证努力。”黄晓坦言,“我希望产品正规,经得起检验,创业的路就能走得更远。”
网订催热,家庭作坊大军兴起
网络订餐已然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宠儿,百度、美团、饿了么等一大批点餐APP应运而生。数据显示,仅饿了么平台,目前就已覆盖全国250多个城市和地区,单日订单量峰值突破240万单,交易额达7500万元。
网络订餐热,加之低门槛,让家庭式作坊大军迅速兴起。
微商的红火让来自四川的小伙子小张萌发了“自己干”的冲动。他在老家做过几年厨师,来厦门后在各类餐厅也干了三五年了。在他看来,只要包装得好,做网售应该有销路。
然而,小张的“私房菜”尽管得到了身边朋友的好评,但网店上线两个多月,订单并不多。
在向同行讨教后,他才知原来是没掌握做微店的秘诀。“要加入大量微信群、QQ群,让好友大量转发产品,不停宣传。”他坦言,为了让生意好起来,不得不做不真实的宣传。比如采用“饥饿销售”理念,营造今日招牌菜已经售罄、需要预约的“假象”,号召亲朋好友来“刷单”“刷好评”等等。
在自我“炒作”中,小张的生意有了起色,拥有了一批忠实粉丝。现在,小张的新派川味私房菜小店每天都能卖出三四十份套餐。
如小张这样的创业者,如今活跃在各大平台,他们中以糕点、私房菜、特色小吃为主,大多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作坊在食材采购、行厨条件、配送方式等方面,都只能由经营者自行把握,一度成为监管的盲区。
今年初以来,这些“看不见”的厨房的负面新闻日益增多。今年“3·15”后,饿了么公司就对福州当地6000家线上餐厅中资质存疑的近600家餐厅作下线处理,其中大多为家庭式作坊。
监管不易,业界呼吁良心经营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于去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首次将网络食品交易纳入监管范畴,要求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并明确了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今年7月1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出台《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明确了食药监部门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以及通过第三方平台或者自建的网站进行交易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行为的查处权限。
据介绍,《办法》明确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通过自建网站交易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具有备案、保障网络食品交易数据和资料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记录保存交易信息等义务,规定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建立登记审查等制度、建立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档案、检查经营行为、发现入网生产经营者严重违法行为时停止提供平台服务,等等。
但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旦进入互联网交易,食品安全存在的风险可能更隐蔽,加上网络食品经营具有虚拟性和跨地域等特点,又增加了食品运输配送环节,食品安全隐患无形中增加了,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更大了。
记者还了解到,工商总局也已与微信方面开展合作,将对微信公众号的广告发布进行监管。不过,泉州市鲤城区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目前对非公共开放平台,如朋友圈等私人领域,还是难以监管。只有接到举报,涉及无证营业、虚假宣传等的,工商部门才会进行查处。
新政也倒逼各大平台加大监管力度。记者从多家网店商家了解到,新《食品安全法》出台后,由于平台方加强监管,资质不齐全的个人作坊已经很难在淘宝上开店。
对于加大监管力度,大多数业者持支持态度,也有部分微商担心严格的监管会大幅增加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行业的进一步规范,以低成本、低价格为优势的家庭食品作坊势必要经历一轮“阵痛”。
微观
采用媒体联动的方式,本报《经济观察》栏目策划推出聚焦食品作坊转型系列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兹辑录网友热议两期,以下是第二期,网友们纷纷对作坊的传承和发展各抒己见:
@张锅盖:几乎每个福清人在背井离乡之后,都会经常想起喷香的福清光饼。源自乡间作坊古法烧制的地域特产,是家乡的符号。作坊工艺不仅盛产美味与集体记忆,也可能孕育出前景不可估量的产业。当作坊走向工业化,意味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但往往也伴随着儿时记忆的消逝。我们怀念作坊的味道,不仅仅是怀念过去的时光,也在回忆传统手艺人的人情味。如果传统作坊走向更加规范,情怀与产业,一样可以和谐共存。
@爱折腾的waiwai:作坊在未来可能不大众化,但是可以保存。岁月淘沙,留下来的精华依旧可以熠熠生辉。作坊的减少趋势也相对利于保存下来的作坊的发展,毕竟物以稀为贵。
@c酸辣白菜c:2013年8月,《福建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办法》出台,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依法取得核准证。从这里可以看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在我省还是被保护的,甚至是在积极引导和规范的。
@iris吟啸徐行:随着微信的兴起,作坊经济又开始抬头,作坊经济赢在细节和服务,因为小所以专注。但作坊经济要想保持住自己的优势,必须不断发掘和更新产品,并要保证制作的质量,包括卫生、技术、材料等,不可因一时表现而求大,小而美才是作坊经济成功的关键。
@茄子绿: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作坊食品应该保留,与此同时,也要加大对食品作坊的监管力度,不然,我们吃到的将会是不安全食品。
@秧子的麦田0077:印象中作坊是亲切靠谱的接地气的所在,要建立作坊长久的美誉度,就应坚持诚信经营,保品质,守本分,彰显个性,限量生产,而不是盲目跟风、急功近利地扩张。要力争将之打造成为一地的名片。
@沈贤志de微博:作坊食品,如抛开品质问题,应是最能体现地方风味的小吃,从这个角度来看,当然需要保护。所以,只要把食品安全问题监管到位,作坊食品应该鼓励和保护。
@庾香肉丝:作坊经济是回忆,是情怀,是文化,必须保护,但比之保护更迫在眉睫的是传承,老字号的作坊不是后继无人就是在市场化的运作中变了味……
@阳光袭人:小作坊是手艺和文化的传承,但要保住这两样,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脏乱差的现状。
@洪少霖:以往的小作坊常给我家常的温馨感,随着食品安全令人担忧的情况越来越多,人们对于一些小作坊渐渐产生了一种不信任感,从而更趋向于品牌效应。在快节奏的经济竞争环境下,朴实与原汁原味正在远去。如何呼唤它们回归?需要卫生环境的改善,需要相关政策的引导以及综合氛围的提升!
@青蕉Rose:一些食品作坊卫生状况令人堪忧,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可以考虑“明厨亮灶”,让我们吃得放心。
@7号-美好少年:厦门的黄则和花生汤和银详应该也是从传统作坊经济发展而来的吧。
@雷八锅:在如今讲究品牌的时代,政府应该引导传统作坊提高效率、建立口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行走由上草:最传统的民间小吃都是来自于作坊,保护作坊经济其实也就是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在发展高新经济的同时保护作坊经济,可以在提高作坊生产质量、转变作坊经营方式等方面下功夫,使得作坊制作的小吃不局限于一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