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本土公益项目“好厝边”计划:社区营造呼唤本土力量担当

2016-10-18 07:49:05 张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本版8月9日公益栏目曾报道云霄县下河乡内龙村返乡公益创业青年林炉生,召集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社区营造等各领域的专家,与志愿者一起,以修缮圆土楼——陶淑楼为起点,启动本土公益项目“好厝边”计划。项目进行初期曾遭遇外部支持有余,本土力量参与不足的尴尬。

社区营造呼唤本土力量担当

上海纽约大学、澳门大学志愿者来到内龙村,村里的孩子和家长在陶淑楼里参与了他们组织的联欢会。(“好厝边”计划团队提供)

东南网10月1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郑柏玲)17日,漳州市云霄县下河乡内龙村微信群里,90后“宝妈”林茶梅,正和同村姐妹探讨乡村妇女如何通过互助,解决无暇外出考察学习的难题。林茶梅的另一个身份,是本土公益项目“好厝边”计划的志愿者。

去年秋天,内龙村人林炉生在家乡发起“好厝边”计划,以当地圆形土楼——陶淑楼修缮为切入点,开展乡村社区营造,重塑村民与村庄关系。眼下,土楼修缮工作已告一段落,办书院、环境治理、开展自然教育、引入生态农业和旅游新业态等计划,也正逐一落地。

“好厝边”计划嫁接了林炉生过去近10年的公益实践经验。但他的团队也曾遭遇了本地乡民缺乏认同、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在林炉生看来,公益行为的最终归宿,是唤起本土自觉,激发在地力量,与外部资源形成再造乡土的合力。因此,他们试图动员乡土力量,撬动内生动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林茶梅成为志愿者。

城里回来的公益团队

在故乡开展社区营造,是林炉生一直以来的愿景。

10年前,23岁的林炉生开始从事公益事业。2010年,他在北京密云山区创办燕山学堂。这个以探索人与乡村社区关系、推广自然教育为主旨的公益组织,为日后“好厝边”计划沉淀了大量经验和资源。

当前的内龙村陷入了凋敝的危机。以陶淑楼为例,近半住户因外出讨生活而搬离。年久失修的土楼屋顶漏水、白蚁侵蚀。此外,乡村教育、村庄环境等问题同样凸显。“绕村而过的小溪,充斥着大量生活垃圾,没有人主动去改变它。”林炉生说,“在乡亲们印象中,大学生返乡是没有出息的。村民不信任,无助于公益活动开展。”

直到2014年,林炉生才觉得时机成熟。他受福建一家基金会之邀,将自己的公益版图拓展到八闽,创办美和公益,并发起了包括“九龙江卫士”在内的系列公益项目。去年秋天启动的“好厝边”计划,是他在福建的最新公益实践。

北京密云燕山脚下的西湾子村空心化程度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得多,工作重点在于探索古建筑保护与生态家园建设。在内龙村,则要处理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由于偏居闽南一隅,引入外部资源的难度也大得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