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8月9日公益栏目曾报道云霄县下河乡内龙村返乡公益创业青年林炉生,召集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社区营造等各领域的专家,与志愿者一起,以修缮圆土楼——陶淑楼为起点,启动本土公益项目“好厝边”计划。项目进行初期曾遭遇外部支持有余,本土力量参与不足的尴尬。
社区营造呼唤本土力量担当
上海纽约大学、澳门大学志愿者来到内龙村,村里的孩子和家长在陶淑楼里参与了他们组织的联欢会。(“好厝边”计划团队提供)
东南网10月1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郑柏玲)17日,漳州市云霄县下河乡内龙村微信群里,90后“宝妈”林茶梅,正和同村姐妹探讨乡村妇女如何通过互助,解决无暇外出考察学习的难题。林茶梅的另一个身份,是本土公益项目“好厝边”计划的志愿者。
去年秋天,内龙村人林炉生在家乡发起“好厝边”计划,以当地圆形土楼——陶淑楼修缮为切入点,开展乡村社区营造,重塑村民与村庄关系。眼下,土楼修缮工作已告一段落,办书院、环境治理、开展自然教育、引入生态农业和旅游新业态等计划,也正逐一落地。
“好厝边”计划嫁接了林炉生过去近10年的公益实践经验。但他的团队也曾遭遇了本地乡民缺乏认同、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在林炉生看来,公益行为的最终归宿,是唤起本土自觉,激发在地力量,与外部资源形成再造乡土的合力。因此,他们试图动员乡土力量,撬动内生动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林茶梅成为志愿者。
城里回来的公益团队
在故乡开展社区营造,是林炉生一直以来的愿景。
10年前,23岁的林炉生开始从事公益事业。2010年,他在北京密云山区创办燕山学堂。这个以探索人与乡村社区关系、推广自然教育为主旨的公益组织,为日后“好厝边”计划沉淀了大量经验和资源。
当前的内龙村陷入了凋敝的危机。以陶淑楼为例,近半住户因外出讨生活而搬离。年久失修的土楼屋顶漏水、白蚁侵蚀。此外,乡村教育、村庄环境等问题同样凸显。“绕村而过的小溪,充斥着大量生活垃圾,没有人主动去改变它。”林炉生说,“在乡亲们印象中,大学生返乡是没有出息的。村民不信任,无助于公益活动开展。”
直到2014年,林炉生才觉得时机成熟。他受福建一家基金会之邀,将自己的公益版图拓展到八闽,创办美和公益,并发起了包括“九龙江卫士”在内的系列公益项目。去年秋天启动的“好厝边”计划,是他在福建的最新公益实践。
北京密云燕山脚下的西湾子村空心化程度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得多,工作重点在于探索古建筑保护与生态家园建设。在内龙村,则要处理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由于偏居闽南一隅,引入外部资源的难度也大得多。
撬动村民积极性
启动“好厝边”计划之初,林炉生团队便确定了原则——让村民参与其中。“传统公益模式下,本土村民让位于公益队伍,他们心中寻求自我改变的种子和能力被磨灭了。”林炉生希望,在导入外部资源的同时,撬动村庄的积极性,“让村庄动起来”。
如何获得村民的认同与支持?首先,林炉生将内龙村的长辈作为突破口。他找到了村里的老年协会,希望能够通过他们的威望和公信力,影响更多村民。
内龙村老年协会理事林诏安、退休教师林清江一同起草了《陶淑楼修缮公约》,并召集土楼住户,召开大会。“一些老人舍不得花钱修楼,我们就联系到老人在外工作的子女。这些年轻人十分支持我们的项目,愿意出钱出力。”林炉生说。
这次住户大会,“好厝边”团队与村民们达成了共识:此次修缮将集中于屋顶修复,村民承担三分之一的费用,村委和志愿者共同筹集剩下三分之二费用。村民们承诺自愿为修缮项目提供劳力、物料等力所能及的帮助。
之后,“好厝边”团队与村民开展了更多互动。24岁的内龙人林振声是“好厝边”计划的本土志愿者,他还记得村民与志愿者互动的场景:“不少在县城谋生的家长把孩子送回村庄,参加志愿者们组织的支教活动,小卖部的老板送了两箱矿泉水,果农们送来新鲜水果,在云南做小生意的村民捐了1000元……”
有了村民的支持,土楼修缮工作开展便顺利得多。2015年11月到今年1月,林炉生带着土楼修缮技术团队,三次来到内龙村进行前期考察。他们中有来自北京的专业建筑师,还有环境保护、社区营造等领域的公益人士。“我们邀请村民一起,详细地评估了土楼的受损情况。”林炉生表示,本土工匠的参与至关重要,许多屋梁表面完好,但内里可能已发霉、虫蛀,这时老工匠的经验能帮我们分辨出哪些木梁必须更换,哪些木梁可以继续使用。
随着土楼修复工作的推进,村民的参与更加主动和广泛。“本村老工人带队,以传统工法修复屋面,尊重当地百年工艺。”林炉生说,“坚持村民的主导地位,是为了激发村民对传统村落的认同感,瓦匠在屋顶砌瓦,妇女和老人则把拆下来的瓦片分拣好,留下能继续使用的瓦片。”
内外力量同频共振
土楼修复完成后,林炉生提出在村子里开办书院与志愿者服务中心的设想。陶淑楼的三家住户自愿拿出自家空置房间的12年使用权,并约定租金为1元钱。今年冬天,就会有第一批志愿者参与到陶淑楼的义教活动中。超过200名村民参与了志愿者中心项目的筹款。“我们通过腾讯99公益日平台发起募捐,大部分村民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热情高涨,本村走出去的企业家林鹏辉捐赠了1万元。”林炉生说,99公益日三天时间里,他们的项目共筹款近8万元。
要让这股力量可持续,还需要在村庄里培育带头人。上个月,“好厝边”计划吸纳了第一批志愿者,大多为80后、90后年轻人。林炉生通过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带他们到各地考察,使他们成为推动社区营造的本土力量。
林志燕如此描述自己的志愿者经历:“以引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为例,不少村民开始觉得我们多管闲事,但我们身体力行影响了身边的人,并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现在,村里的小溪日渐清澈。”
内龙村的经验也将运用到更多村庄。早前,“好厝边”团队赴平和县坂仔镇进行调研,当地村民也有意导入内龙经验,修复并开发环溪楼、薰南楼等破败的土楼。林炉生认为,“好厝边”计划的推广,还需要更多外部资源的导入,让本土力量与外部支持形成合力。目前,他正在与福州一家基金会进行洽谈,后者或将成为“好厝边”计划的有力支持者。林炉生也希望通过福建日报的平台,呼唤更多有识之士一起参与“好厝边”计划。
记者手记>>>
公益应培育自治精神
以往,公益活动的开展往往是单向的。在这样的模式下,拥有资金实力或者专业能力的公益团队,占据了主导地位。公益对象则被动地接受着社会的帮扶,并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与参与度。这样的公益路径,固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难以持续。无论是个体、群体还是社区的长期发展,必然基于内生活力,而非外力推动。因此,公益的本质应该是培育帮扶对象的自治精神,在外部资源的引导下,激发参与性与创造力。
单向公益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案例,俯拾皆是。以传统扶贫公益为例,输血式扶贫多于造血式扶贫。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主动寻求改变与发展的积极性与能力被埋没,最终甚至导致了“等靠要”式的惰性思维。这样的扶贫难逃短视之嫌,无法根除贫困基因。
本土公益组织“好厝边”计划有别于传统公益路径之处,在于重视激发村民意识觉醒,唤起本土力量,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土楼修复、环境治理、乡村教育等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载体,其最终要实现的是村民自治,在外部支持与内生活力的互动中,让村庄变得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