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绘就海岛新画卷
——平潭综合实验区勇立潮头再出发
东南网10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平潭,用五年时间,从偏僻落后的小岛变为独具魅力的开放型海岛。
这是重大转折的五年。中央赋予平潭对台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国际旅游岛等先行先试任务,实现了从偏远海岛到闽台合作、国家对外开放窗口的华丽转身;
这是凝聚共识的五年。平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全力推进开放开发,增强了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投资、建设平潭的信心,从“我爱平潭”变为“爱我平潭”;
这是奋发有为的五年。全区人民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转型发展步伐快、城乡面貌变化大、群众得到实惠多,实现了“旧貌换新颜”,驶入发展快车道;
……
如今的平潭,更新更美的画卷徐徐展开。站上发展新起点,平潭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实验区、自贸试验区、国际旅游岛建设,在新一轮发展中勇立潮头。
宜居宜业新家园
走在平潭岛,一座绿意盎然的宜居城市展现在眼前。
幸福洋位于平潭岛中北部,这里有一片2万多亩的吹沙地。这片“新大陆”紧挨大海,原来风吹沙扬,对附近村民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经3年多的植树造林,幸福洋万亩沙地成了一片绿洲。
幸福洋是平潭植树造林的一个生动实践。
实验区开放开发初期,外界质疑声最多的是:平潭风大沙多海水咸,生态环境差,不适合建设宜居宜业城市。而今,脆弱的生态环境正在改善,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绿意盎然的生态宜居岛屿,让前来平潭考察、投资的眼前一亮,他们说,“平潭变绿、变美了”。
有这样一组数据:经过“十二五”时期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平潭森林覆盖率从29%提高到40%,整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岛近地面局部地区风力有所减弱,常年空气质量达到I级。
不仅仅是绿化,平潭原是一座离岛,基础设施薄弱,制约着平潭开放开发。然而,平潭又是一张“白纸”,可以绘就最美蓝图。从开放开发初期开始,实验区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力求打造出一个最新最美的“新家园”。
2010年,环岛路开建。如今,高标准建设的环岛路串起最美的海岸线,这条平潭岛主动脉不仅解决了环岛交通问题,还成为平潭一张新名片,吸引了马拉松、自行车等各项赛事在此举办。
行走平潭岛,感觉岚岛“变小”了。实验区成立以来,大力推进路网建设,打造以平潭海峡大桥、海峡公铁大桥、岛内“一环两横两纵”为重点的对内对外综合交通框架体系。
一座新兴滨海城市,不仅要完善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在软环境上下功夫。为此,平潭大力推进智慧岛建设。在平潭公安大楼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一块120平方米的大屏幕显示着各种城市信息,该项目按“全岛一张网,全岛一中心,全岛一平台”的思路布局建设全区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目前,中心管理服务机构已成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基本建成,手机APP审批平台(金麒麟APP)试运行,实现了10多项业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打基础、补短板。一座宜居宜业的新家园正在崛起,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兴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才前来创业定居。
体制机制新活力
平潭,肩负着先行先试的特殊使命。
由此,实验区自诞生之日起,就围绕机制体制创新,努力“赶考”,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寻找突破,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先来看看简单高效的管理体制。平潭做“减法”,实验区区直部门仅设立“三办两部九局”,大综合、扁平化、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构建;此外,实行“区县合一”体制,县级机构仅根据个案需要对外运作,减少了层级,提升了政府运作效率。
平潭实施“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新型通关模式。2014年7月,平潭全岛封关,成为全国区域最大、政策最优的特殊监管区域,也是全国唯一兼顾居民生产生活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封关运作以来,平潭不遗余力打造最优通关环境。实行开放便捷通关机制,在分线管理的基础上,开发电子口岸系统,推进两岸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全面推行关检“三个一”,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探索口岸通关“一关通”模式和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
2015年4月,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挂牌。迈入“实验区+自贸区”双核驱动时代,平潭秉持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打造制度创新新高地,一大批创新举措频频推出。仅一年多时间,平潭就交出靓丽的成绩单:截至目前,平潭已推出7批次76项创新举措,其中属全国首创38项(含平潭独创22项);推出3批次29项开放措施,
首创、独创数量和开放措施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以自贸试验区为抓手,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投资环境。创立全国领先的投资审批体制,推出投资体制改革2.0版,行政审批效率提高近3倍,该项改革举措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已在全国多个地方复制推广;创设对标国际的商事登记模式,在全国最早推出企业联络地址登记制、外资企业直接登记证等措施,创造三个全国之最——审批时限最短、办理环节最简、前置条件最少。
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体现了大道至简的改革精神。体制机制改革改出新活力,投资软环境优化了,对台交流、对外开放迈大步。
特色产业新路径
对平潭来说,不是简单建设一个经济开发区。
2011年底,国务院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在产业布局上,平潭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海洋产业、旅游业等。2013年初,国家发改委颁布《平潭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进一步细化平潭产业发展,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生态环保业等七大产业。
实验区产业发展思路日益清晰。在产业选择上,发挥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优势,在国际产业链条和ECFA产业链条中选准基点,高起点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两岸产业对接;在项目选择上,坚持“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实一点”,严格按规划和产业目录招商选资,着力建设低碳、生态、智慧、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体系。
对平潭来说,这里原是一张“白纸”,岛内基本没有产业。产业发展从何入手?发挥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新兴业态,走出一条新路子。
今年8月8日,国务院批复实施《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指出要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独具特色、两岸同胞向往的国际旅游岛。
早在方案批复之前,平潭就大力发展旅游业。如,澳前台湾小镇成为3A级景区,众多台胞在这里创业,成了游客购买台湾商品的天堂;海坛古城占地1047亩,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成为平潭旅游新名片。
旅游产业是平潭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平潭,特色产业初具规模。跨境电商是产业发展重点之一,已有7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完成跨境电商超过10万票、货值近4000万元;以商务运营中心为依托,打造总部经济和金融集聚区,37家总部企业落地平潭,771家金融及类金融企业入驻;迈向国际旅游岛,一大批旅游特色产业加速集聚平潭,115家旅游企业落地。
步入发展新常态,平潭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吸引更多的“真宝贝”落地,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产业链不断延伸。
两岸融合新样本
闽台合作交流的窗口,这是国家赋予平潭的使命。
翻开地图,平潭是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地方:到新竹68海里,到台中88海里,到台北92海里。扬地利优势,建“共同家园”,打造“一日生活圈”,是平潭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
2011年11月30日10时,搭载507名旅客的“海峡号”驶离澳前客滚码头,一路劈波斩浪,于13时顺利抵达台湾台中港,“平潭-台中”首航成功;2014年5月27日,首艘执行两岸海上定期航线的台籍高速客滚轮——“丽娜轮”载414名旅客,从台北港起航,经两个多小时航行,顺利抵达平潭澳前客滚码头。截至今年8月,“海峡号”“丽娜号”累计运送旅客45万人次,初步形成岚台“一日生活圈”;运载集装箱货物6817标箱、货运吞吐量2.29万吨、直邮包裹26.2万件,实现岚台时空距离和经济半径的转换。
作为闽台合作交流窗口,平潭要打造的是两岸深度融合新样本。为此,平潭积极探索“一区两标、包容共存、融合发展、两岸共赢”的理念,推动在经济、文化、社会、行业管理等方面执行大陆和台湾两个标准、同时采用,以更开放的姿态吸引台资、台胞前来投资兴业。
台资落地企业越来越多。实验区成立前,相比于厦门、福州等地,平潭对台交流基本为零,岛内仅有5家台资企业。实验区成立后,随着澳前台湾小镇、台湾创业园等承载平台加快建设,越来越多台资企业落地平潭,呈“井喷式”增长。仅今年1-7月,全区新增台资企业171家,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分别同比增长56%、59%。
越来越多台胞前来定居兴业。按“放地、放权、放利”模式,启动建设岚城台湾社区、桂华营造台湾广场等台湾社区,打造台湾同胞“第二生活圈”。截至目前,近2000名台胞在平潭生活就业,其中1000多名台湾专才在平潭创业就业,300多名台商在平潭购房置业,200多名台籍学生在平潭就学,在岚台胞从“我爱平潭”到“爱我平潭”。
平潭,两岸合作交流的作用日益凸显,将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新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