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福州罗源:精准脱贫,“大数据”来帮忙

2016-10-25 08:30:0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0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谢婷 通讯员 陈雁真 刘其燚)

近年来,罗源县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致力脱贫工作,已为5106名贫困人口“摘帽”。目前,该县精准识别,变“输血”为“造血”、由“个别脱贫”转向“全村推进”,为现有1053户2962名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创新方式、多措并举,合力助贫困户搭上“脱贫快车”。

实时数据匹配保精准

10月初,罗源县精准脱贫作战指挥部揭牌成立。引进新东网开发建设的精准脱贫指挥系统,采集贫困户、贫困村基础数据,并与财政、工商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还从贫困户致贫原因、年龄阶段、劳力情况、村居特点等方面,进行动态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实时数据匹配,制定各类帮扶措施。

同时,每一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有一名县级领导挂点、一个县直机关包村、一名驻村任职干部,每一个贫困户有一名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利用精准扶贫指挥系统APP功能搭建工作平台,推送信息、发布政策,提升脱贫工作成效。县农业局局长雷霹说:“我们利用‘党建引领+大数据’,确保精准施策,全速脱贫。”

大数据平台显示,拥有全县最大食用菌基地的起步镇上长治村充分发挥产业能动性,突出党建作用,借力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平台,助力精准扶贫快速落地。现该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已从前年的8户27人,减少到今年的3户6人,有望在今年底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就业脱贫,关键是产业要发展,把脱贫工作做在产业链上,才能根本解决问题。”上长治村挂职第一书记陈奇说。目前,该村主要食用菌龙头企业已基本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为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在脱贫中的重要作用,上长治村因地制宜建立“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四位一体党建模式,构建特色产业支撑体系,带动产业扶贫。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干部以此为平台,主动与市场对接,做好服务,走出一条农村党建与农民增收互动双赢的新路子。

该村主要食用菌龙头企业已带动全村200多个种植户,大半村民从事该行业。为此,县人社局在村里搭建村企用工调剂平台,每人次补助100元,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政府的政策好!我们在家门口上班,收入不错,还有保障,日子一天比一天踏实。”在罗源长兴菇业有限公司,获得公益性岗位的贫困户黄宝寨这样对记者说。他和黄垂雨夫妇俩每个月共获得5000多元收入,其中2070元来自于县人社局按最低工资标准给菇厂的补助。

日前,上长治村产业平台又吸引了15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尝试搭建“互联网+创业孵化基地”村镇级服务网点。陈奇说:“该网点将紧密对接县精准脱贫指挥系统,充分发挥电子商务核心优势,通过文创让当地产品走出去,建立‘智慧村居’,从根本上解决贫困。”

对症下药畲村“变脸”

罗源是我省畲族主要聚集地,畲族人口2万多,占全县人口近十分之一,可这些畲村大都地处深山,发展生产困难重重。

松山镇八井村全村150多户都是畲族。“靠山吃山。找准产业,脱贫就不难了。”村支书雷可寿说,畲医药是省级非遗项目,村里有畲医传承人,还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发展传统畲药是条路子。

今年年初,八井村将碗窑里畲家农场作为畲药种植基地,种植中药材200多亩,草药主要分配给村里的8位专职医生,剩余的销售到外地,每亩收入约8000元。

畲药基地,让聋哑人雷进发和病灾户雷高钗有了工作。雷可寿说:“乡亲们大多懂点畲医药,亦农亦医,种植养护都熟门熟路。现在,基地吸收这2户贫困户管理畲药,种植期每天180元工资,日常管理每月3000元。明年扩大种植规模,基地还将吸纳临近畲村的劳动力。”

庭洋坂村是罗源县“造福工程”项目,是从罗宁交界的高海拔山区搬迁来的一个畲族村。2014年初全村迁至起步镇,128户578位畲民开始了新生活。

村支书蓝水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本一户人家,种田挖笋全年劳作,年收入仅有2000多元;搬迁后,畲民利用地处城郊的便利条件,通过进城务工、个体经商等渠道,人均收入翻了几番。困难户兰章发每天出门务工能赚150元,两个儿子都找到了工作,日子也红火起来了。

兜底保障促“造血”

“我们引进产业,让贫困户入股村合作社,并承诺保底分红。这样,他们才有希望。”飞竹镇副镇长、陶洋村第一书记陈建铭说,村里有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本就一穷二白,其中又大多是老弱病残,缺乏劳动能力,为他们开辟稳定的资产性收入渠道是脱贫关键。

两年前,村里流转土地120亩,引进祥源合作社建大棚花菇基地,村民每亩获年租金300元,还可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 实现“土地入股、保底分红”;今年3月,15户贫困户每户都获得市慈善总会资助的1万元资金,入股祥源参与分红。

陈建铭说,现在,祥源年产食用菌100万袋,产值700多万元,其中50多个就业岗位优先提供给贫困户,逐渐形成了以食用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脱贫模式。尤为可圈可点的是,哪怕企业亏损,贫困户入股也无需承担风险,将以12%的年息保底分红。

72岁的低保户朱老伯一家因病致贫,说起合作社脸上有了神采。他的儿媳在合作社采菇,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老人也找到活干,“要烘烤花菇的时候,我就来烧火,添添柴火,一天居然也能赚100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