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玛生态村内的一户哈萨克农户家里,主人正在收拾房间迎接客人。
小朋友正在闽玛生态村屋边玩耍。 10月25日,东南网记者在旱卡子滩乡乡长巴哈达提的引领下走进闽玛生态村。在当地村民的家中记者看到,八十多平方米的屋子里铺着地砖,两个卧室按照哈萨克族习惯装饰,电视机、洗衣机、冰箱一应俱全,房子里还有独立的洗手间。同时,还配套建设了灯光篮球场、商服中心、文化广场,共享了乡卫生院、双语幼儿园、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搬到这里后,生活方便多了,有了自来水,还能洗上热水澡,看病也方便多了。”村民告诉记者。在巴哈提的家中,记者尝到了他们家自己做的蛋糕点心。巴哈提介绍,村子里向他这样定居后转型做其他发展致富项目的还有很多。当地村干部告诉记者,目前村子里共有15户开农家乐,74户跑运输业,近200人在工业园区的厂里上班,而巴哈提自己就开了一家蛋糕作坊。 “定得住、能致富”是福建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在推进定居兴牧工程中坚持的首要原则。依托临近玛纳斯河的地缘优势,一批头脑灵活、敢想敢干的牧民开始在旅游业上动脑筋,阿吾巴克尔就是村里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2013年,他花了3.8万元买了大毡房,提升了自己农家乐的接待能力。巴哈提告诉记者,哈萨克族是游牧的民族,以前都是以游牧为主,人畜并没有完全的分开居住,冬天来夏天走,农民根本不敢想盖房子的事情,“援疆项目来了,给我们盖起了定居的房子。在生活方面有了很大改变,人畜分开,环境和卫生都变好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在工作方面,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住一起,统一劳动。尤其是有了招商引资项目,许多农民变成了工人,生活变化了”。 旱卡子滩乡乡长巴哈达提介绍,当初通过援疆建设资金把两个村子合起来建设,把养殖区和生活区等分开,生活得到了改善。他说:“该村本着30年不落后的高标准规划进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也有了促进作用。现在规范了统一放牧地方,将土地有效整合,通过建立合作社的形式进行发展。定居下来后,农民各项生活发生了改变,富余的劳动力可以到外面打工,年收入也从此前不到8000元提升到了现在13000多元”。 据了解,闽玛生态村是福建省三明市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牧民易地扶贫工程,也是玛纳斯县定居兴牧示范工程,是闽玛两地共享发展的见证,也是让当地牧民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幸福感的民心工程。采访中,巴哈达提感激地对记者表示:“可以说没有福建援疆工作,就没有现在的闽玛生态村,更没有现在闽玛生态村民的好生活。” |
相关阅读:
- [ 09-13]江苏援疆落细落小
- [ 02-25]"远方也有我的牵挂"——山西援疆医生刘毅接力父辈的故事
- [ 12-19]张汉卿:银针传递闽疆情
- [ 09-24]团山西省委创新援疆工作 组织地市团委牵手六师团场
- [ 09-13]福建省率团祝贺昌吉回族自治州成立六十周年
- [ 08-27]援疆公路代建年底将突破3000公里
- [ 06-06]前4月援疆项目建设开局良好
- [ 03-21]尤权苏树林欢送福建省第六批援疆干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