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社会 > 正文

泉州某高校大二男生遭校园贷催债 躲桥下4昼夜

2016-11-03 09:39:16 韩婧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1月3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韩婧 通讯员 庄少红)

关注理由

泉州某高校大二男生小明(化名)遭校园贷催债,躲在泉州市区田安大桥下4天4夜。派出所日前通报称,找到小明时,他蓬头垢面,已经一天没吃饭了。小明告诉警察:“我从8月份开始,睡前愁着还钱,睡醒还是愁着还钱,催债人打电话到学校、打到家里找我,可我还不起,没办法了,只能躲起来。”

大学生不良网贷问题,近期持续引发社会关注。相关部门已开展联合行动,打击违规开展校园网贷业务的不良网贷平台和个人。

向20个平台贷款2万 总共要还6万

小明第一次接触校园贷时,是今年8月份。他说,从校园小广告上看到“零利率”、“超低利率”、“分期付款”、“免担保”这些字眼,觉得很好奇,第一笔就借了1000元。平台借此获得了他所有的个人信息,包括学校、专业以及舍友电话、辅导员电话、家庭住址等等。平台还告诉小明,可以用这借的1000元帮他投资,每天50元的收益,这让小明心动了,又把1000元钱汇了回去。

借了钱后,小明才知道有30%高额的利息要还,反悔已经来不及了。没钱的他,只能通过向同学借钱,向其他校园网贷平台借钱来还。钱越借越多,花销也越来越大。从8月份至今,他已向20多个网络小额贷款平台借了近2万元,而高利率下,他实际要偿还的债务初步估算有6万元。

每天有人催债 被威胁“搞臭名声”

“每一天都有人来催债,打电话给我,到学校找我,我每天上课都害怕他们会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还不起钱后,小明决定躲起来,10月27日他离开学校,风餐露宿。“我不敢接电话,也不敢告诉老师、同学。白天夜里想的都是该怎么还钱,对方还威胁说,还不了,就要把我的名声搞臭。”小明觉得无计可施,只好选择“失踪”,谁打电话都不接。

4天没来上课,学校辅导员问舍友,也没有人知道小明下落,还有社会人士来学校找他。小明父母常年在深圳打工。10月31日凌晨,他们从深圳赶回泉州,马上报警。

暗箱违规操作 难形成有效证据链

10月31日晚上10点,民警终于在田安大桥下找到了小明。“见到他时,他整个人蓬头垢面,都傻了。”经办民警说,据小明回忆,他向名为仟佰、华鑫、华晨等的网络金融贷款公司贷款,借款为1000元、2000元不等,但是从欠条上看,并未写明利息、还款等信息,均是按对方要求的格式写的。

据悉,该校今年对学生是否参与校园网贷进行过摸底问卷调查,小明自称模拟家长签了名,瞒过了学校。目前,小明已随父母回深圳家里。民警嘱咐他把欠款的事情理一理,写一份清单,再作处理。

警方称,在这起案件中,校园贷和学生之间的借贷,通常是暗箱违规操作,难以形成有效的证据链。加之欠条对本金、利息、期限、总计、还款时间均未明确写清,网贷平台已规避了法律风险。

□相关新闻

校园贷暗藏高利贷陷阱 银监会联合14部委整治

近几年,校园贷市场发展迅速,但由于前期缺少相应监管,有一些平台以低息诱骗大学生上当,实则收取高额滞纳金和超高手续费,实行暴力催收。大学生群体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多数学生还没形成较成熟的消费理念,一旦养成过度超前消费的习惯,其消费水平、借款额度很有可能超出实际还款能力,较易诱发风险。加之大学生的金融知识普遍匮乏,风险意识相对薄弱,对一些信贷产品的高风险认识不清,往往容易掉入高利贷陷阱。

还有些同学碍于人情关系,用自己的身份证件替别人办理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剩余的债务就由“被”办理人独自承担。另外,一旦学生贷款还不上,一些网贷平台并不会通过正当途径追款,而是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在校园里贴大字报,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

银监会近日联合14个部委重点整治“校园贷”市场,一些违法违规机构的校园网贷业务被查禁。(宗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