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经济 > 正文

绿色金融成为三明改革新风向 农业产业生态化不断完善

2016-11-29 11:26:1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发展绿色金融,三明正当其时

东南网11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亮)日前,以“深化两岸合作,发展绿色产业”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林博会在三明顺利举行。值得关注的是,三明林权交易中心也于本届林博会期间上线运行。该交易中心平台由三明市林业局和三明市银监局牵头成立,三明金晟林权收储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主打业务为“林权流转与金融服务”,涉及为林农、林业企业及社会组织提供森林资产评估、资产收储、金融服务等。

绿色金融正成为三明这座城市的改革新风向。

今年8月底,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通过专业化的担保和增信机制支持绿色债券的发行,降低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

今年9月,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在三明考察绿色金融时指出,设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就是要通过试验探索,聚集改革资源,以体制创新、制度供给、模式探索为重点,在试验区率先建成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一批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

发展绿色金融,三明有先天的优势。三明是全国全省的重点林区、全国唯一的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和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全国首个国家林业生物产业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是三明经济的支柱,也是其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样本。近年来,三明致力于深化林改,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三明经验”。

然而,经验的延续和推广,需要金融活水的持续浇灌,这正是绿色金融的发展空间。三明的绿色产业给足了这样的空间。

农业产业生态化不断完善。三明实施千亿现代农业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和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福建农民创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培育扶持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良好的产业基础让三明发展绿色金融有了底气。今年7月,三明农商银行设立了林业金融事业部,全面受理林业产业链金融业务,大力推动林权抵押贷款、简化林权贷款流程、创新贷款产品,唤醒三明市沉睡的绿色林业资源。目前已推出多款产品,并在梅列、三元两区分别试点成立两个村级林业担保基金,授信720万元。执行利率更是低于同档产品,大大降低了林农融资费用。

在林业大县将乐,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成为多家银行的共同选择。在全市的林权抵押贷款之中,将乐一个县就占到了总量的三分之一。大量有待处置的林权,以往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像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但对大林企而言便是尚未开发的“宝贝”。

有了专业的平台,金融机构的底气更足了,在大量企业贷款难的情形下,林业相关产业获得的金融支持力度却是一再加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总额91.1亿元。

从总体上看,三明的绿色金融仍然处于刚起步阶段,存在着总量小、绿色金融产品较为单一、资金流向领域过窄等问题,相关监管规则和标准也有待完善。有专家指出,我国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已步入“深水区”,但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改革任务却出现“部门化”“碎片化”现象。构建适应地方实际情况的绿色金融体系,既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于三明而言,就应当要从顶层规划开始,明确定位,科学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和规划,以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加快构建以农林、生物医药等产业为基础的绿色金融体系,设立产业引导基金,通过政策激励鼓励银行等信贷机构积极参与,逐步完善多种形式的产品服务体系,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推动绿色产业集聚,努力把三明打造成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