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老人病倒牵动大家的心 26年来募集助学款3800多万元
2016-12-05 08:38:3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
爱心传递,汇聚正能量 曾德梅的爱心助学活动,经本报及当地媒体多次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向老曾致敬,向老曾学习!”在老曾的爱心感染下,助学队伍越来越庞大。在这支爱心涌动的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是103岁的林吓道老人,她捐出积攒的2000元钱,请老曾联系贫困学生。年龄最小的是5岁的陈豆豆,在母亲的引导下,拿出压岁钱资助一名贫困学生。采访老曾的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百姓故事”栏目和新华社的记者,也通过他资助了多名学生。获得雅典奥运会射箭银牌的运动员林桑,回乡探亲时听到老曾助学的故事,也通过他资助了两名学生。北京、上海等地的观众、读者,也纷纷寄钱给老曾,要求结对资助贫困学生。 在曾德梅的感召下,爱心助学成为仙游县的一大慈善品牌。仙游县4名大学生以老曾的名义设立了爱心网站,还收到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外网友的捐款;香港仙游同乡会也设立了奖学基金,资助贫困学生。老曾所在的木兰社区,设立了慈善机构,专门致力于扶贫助学,有1000多人参与行动,先后筹措善款18.3万多元。 来自浙江、在当地开眼镜店的老板包连选义卖一天,将一天营业额3221元全部用于助学;一位台商一次性拿出6万元资助10名贫困儿童;驻莆部队和武警某部官兵也加入助学行列。 “哪怕为助学奉献过瞬间的关爱,也足以让自己骄傲一生。”曾德梅的爱心得到不断传递。在仙游,涌现了海绵团、古道公益仙游站、仙游爱心帮帮团、仙游义工服务队四大民间公益组织。其中,有一支由“80后”“90后”年轻人组成的团队,他们自称“海绵团”,希望如海绵一样凝聚爱心,在社会需要时释放爱意。这群年轻人经常参与曾德梅的助学活动,在温暖别人的同时,也感受着奉献爱心的快乐。 爱心回报,社会充满爱 “明天就是新学期开学日了,还有几个贫困生需要资助。”今年8月31日,曾德梅在家忙着打电话,落实资助款项。“由于太疲劳,他上楼时不慎摔倒,人事不省,当天就被送到县医院。”老曾的儿子说。 “老人在县医院住了三个月零一天。”在曾德梅家,仙游县医院心外科主任陈金寿告诉记者,老曾住院期间,县领导前往探望,要求医院尽全力抢救。县医院成立专家治疗小组,由副院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张金锋任组长,神经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血液科、呼吸内科等科室专家参与诊疗,并多次邀请省、市专家前来会诊。会诊结果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脑多发性挫裂伤并出血,硬脑膜下出血,左大脑大面积梗塞,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心房纤颤,心功能III级,肾功能异常。经组织专家抢救治疗3个月,老人病情逐渐好转,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相对稳定,但仍处于昏迷状态。12月1日,应家属要求,曾德梅老人被送回家继续休养康复治疗。 “祝好人一生平安!”得知老曾回到家里,前来看望的各界人士为他送上祝福。 县领导及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来了。县委书记郑亚木、代县长吴国顺要求医院派专人来护理,要求教育部门配好人员,继续做好助学活动。 受资助的十几名学生来了。“曾爷爷,我是林镇,我已经上大二了。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不仅获得了学校三等奖学金,还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曾爷爷,我是黄丹丹,我上大一了。昨天下午我才知道您生病了,我买了晚上7点多的动车票从泉州赶回来看您。”“曾爷爷,我是陈欢,我工作还顺利,也能帮助别人了。” 助学慈善团体的志愿者们来了。“老曾,我们是海绵团、古道公益的志愿者。”听到熟悉的这些助学团体的名字,3个多月全身无法动弹、无法开口讲话的曾德梅微微睁开了眼睛,“助学”成了唤醒他的关键词。看到这样的情景,许多志愿者不禁落泪。 “2003年,海绵团就是在老人的带领下成立的,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真心希望他可以早日康复!”海绵团一位姓卢的志愿者道出大家的心声。 |
相关阅读:
- [ 11-20]福清市助学助残志愿者协会闽清献爱心再行
- [ 11-19]春蕾助学义卖专场活动筹集善款7.5万元 青年茶人集体献爱心
- [ 11-19]春蕾助学义卖专场活动筹集善款7.5万元 青年茶人集体献爱心
- [ 11-18]《圆梦助学传爱心》蔡胜 摄
- [ 11-18]《圆梦助学传爱心》蔡胜 摄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