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宁德:旅游+扶贫加出百姓致富路

2017-01-21 07:37:24 叶伏国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宁德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子

旅游+扶贫加出百姓致富路

  嵛山湖海相依

  九鲤溪峡谷运动乐园

  九鲤溪大峡谷缅甸桥

  嵛山芒垱沙洲

  犀溪峡谷风光

  嵛山天湖采茶

东南网1月21日讯(福建日报 叶伏国)“家门口搞起了旅游业,在家吃旅游饭比出门打工挣得多。”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村民杜春蓉从没发现自己有经商的潜力,更没想到分享农家生活也能带来经济收益。以前她在广州打工,不仅无法照顾家人,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对于一家的生计只是杯水车薪。

近年来,赤溪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因九鲤溪秀美的山水风光和奇特的生态景观兴起“旅游热”。杜春蓉瞄准了这一商机,将老房子装修后,一楼做餐馆,二楼开民宿。“现在一年下来营业额可以达到20多万元。”杜春蓉笑着说,现在这个季节属于淡季了,可他们还是忙得不可开交。在赤溪村,像杜春蓉一样回乡创业的青年比比皆是。他们看好家乡的原因都一样——旅游。

九鲤溪景区位于太姥山西南麓,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太姥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山、海、川、岛”四大景区之“川”,距离太姥山岳景区仅18公里;与国际滩涂摄影基地霞浦相邻;景区距牙城高速路口仅20分钟车程。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就坐落于景区内。

赤溪村这个曾经人人都想逃离的贫穷山村,靠着旅游这条路子有了人气,也让老百姓的腰包切切实实鼓了起来。

四面环山,层峦叠翠,白墙黛瓦,溪水潺潺……初冬时节,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一派畲家风情。当日,笔者来到赤溪村,虽然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仍能感受到处处充满蓬勃发展的活力。

目之所及,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楼,做起了小生意,门口还停着私家车。说起近些年来村中的变化,村民们都说这多亏了老庄!

老庄名叫庄庆彬,2015年曾获得国家旅游局授予的“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他在闽东医院工作过10多年,后“下海”经商回到了闽南老家知名的民营企业庄氏集团从事房地产开发。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庄来到九鲤溪,就为这里的秀丽山水深深着迷,一心视闽东为第二故乡的老庄毅然下决心把“第一桶金”投入到赤溪的产业“造血”中。2005年5月1日,老庄的万博华旅游开发公司第一个旅游项目——九鲤溪竹筏漂流正式开业。

“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啦!”一时间,村民们兴高采烈。村里许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从外地返乡当起了撑筏工。虽然是力气活,但只要有游客,他们就能赚到钱。

然而,老庄心里的算盘不仅仅打到这。老庄又请来武夷山景区的专家,现场指点,狠下心花了几百万元,由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的经理率队在九鲤溪景区搞了个户外拓展旅游项目,成了全国首个户外运动与观光旅游巧妙融合的旅游项目。其中,峡谷运动乐园项目将旅游观光与户外运动完美结合,开创国内先例,被称为“海西最强动感地带”,更成为“体育旅游”标签之一。

随后,老庄又在赤溪村布局“生态蝴蝶园”“九品莲花塘”等一串配套项目。一时间,九鲤溪名声大噪,游客猛增。

一业兴,百家旺。赤溪风生水起的旅游开发,让当地群众的增收路子越来越宽。在旅游公司谋职,月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为园区打零工,日工资130元;开饭馆、建民宿,年增收数万至数十万元不等;种果树、整瓜田,作为配套旅游项目……村民各谋生路,家门口创业、就业,脱贫致富路走得更加顺畅。

近些年来,九鲤溪景区共带动了270个当地劳动力就业;2/3的农户加入旅游服务行业,极大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创业、就业难问题;促进农民大增收,2016年村人均收入达到15620元。

“以前进进出出很不方便,村民们一直过着靠山吃饭的生活,主要依靠上山砍毛竹维持生计。”地处九鲤溪上游的乌杯村村民杜正灶说,如果没有老庄,他们村不会发生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时村里没有产业,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冷冷清清,更别提有游客了。”杜正灶说,如今,旅游业的发展,让当地村民自主、自觉地参与到旅游经营、接待中,现在大家都不出去打工了,生活形式和生活质量都发生了大改变。

旅游扶贫是赤溪村脱贫致富的最大亮点,不仅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而且改变了农民思想观念,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以前,赤溪村民提起万博华旅游公司,会说“你们公司……”但现在已经变为“我们公司……”这让庄庆彬非常感动。

“2008年之前,我每年都要亏损两百多万元。但是旅游投入要耐心、要忍得住,我坚持下来了。”万博华旅游公司董事长庄庆彬感慨地说。作为最早进入赤溪进行旅游开发的企业,庄庆彬一直不曾放弃精雕细琢九鲤溪这块“璞玉”。

谈起当初开发景区,老庄也是一把辛酸。2004年,准备在九鲤溪开发旅游的庄庆彬面对的局面是:九鲤溪两岸乱石堆砌、杂草丛生;村庄传统、垃圾随处扔;村民意识保守、常有“刁难”……种种难题并未让庄庆彬退缩。他选择踏实推进、一步步走得稳妥,虽有些慢,但全村旅游格局一年比一年好起来。

作为第一家投资赤溪村的旅游公司,现在许多人见到老庄时,都称赞他“很有远见”。对此,老庄的表述是“做旅游要像养孩子一样有耐心”。

十多年后的今天,万博华旅游公司基本做到收支平衡。在谈及一直没有放弃的原因时,老庄的回答是做生意也要长短结合、细水长流,要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相结合,而旅游就是一个与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社会发展大趋势相结合的产业。他看好闽东旅游的发展前景。随着多条高铁线、高速路的开通,他认为,闽东一定会成为长三角的后花园。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8月18日,在第二届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推进大会上,九鲤溪景区获得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颁发的“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称号。

谈起十多年来投资赤溪旅游业的感受,老庄认为最深的体会来自当地百姓。最初不理解、冷眼旁观的是村民,现在万博华与赤溪村沟通的桥梁也是在公司就业的村民。“老百姓真正融入旅游开发后,就会真心支持企业的发展,公司运作和与当地村民的共处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老庄说。

庄庆彬说:“未来还将开发越野车、摩托车、自行车赛道、热气球、皮划艇漂流、水上运动项目,以及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项目……我们要把它打造成国家级的体育旅游相结合的项目。”

在庄庆彬看来,赤溪旅游扶贫路走得顺,正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加上独特的经营理念融合反应而成。

“旅游开发,就像根雕,要因材施技,巧刻精雕,挖掘潜在亮点,才有市场竞争力!”十余年坚守,对于旅游开发,庄庆彬有着独到的见解。

不仅仅是九鲤溪这块“守在深闺”的“璞玉”,2006年,他介入嵛山岛旅游开发,从基础设施到旅游产品开发、包装、推广,“中国十大最美海岛”品牌大振。

嵛山岛位于福鼎市,古称福瑶列岛,意即“福地、美玉”。大嵛山岛直径5公里,面积21.22平方公里,最高处洪纪洞山海拔541.3米,为闽东第一大岛。在海拔200米处,有大小两个湖泊。湖四周山坡平缓,有“南国天山”之誉的万亩草场。

“2005年前出岛仅来回一次的班船,一趟要一个小时才能到岸。遇到风浪大的天气,基本无法开船,给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嵛山岛芦竹村村民朱乃长说,“以前要是家里老人生病或者女人难产,遇到了糟糕的天气,就只能听天由命。现在坐景区的游艇只要20分钟就能到岸,一天班次又多。”嵛山岛景区开发后,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问题,还为村里带来了大量的游客。

由于地处海岛,交通不便,这里曾是闽东最贫穷的海岛之一。10多年前,芦竹村的百姓住的大多是破败的土砖房。朱乃长回忆,那时渔民去趟县城,都是清晨一早迎着海风出发,晚上顶着月亮回,而且还要担心天气骤变。渔民仅靠着出海打鱼、种海带等维持家用,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

与贫困生活形成反差的,是这里的美景:“岛国天山”“南国北疆”,洋洋洒洒的万亩草场,山、湖、草、海尽在此浓缩。

为让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老庄的旅游公司又投入2000万元用于景区开发建设。嵛山岛景区于2007年“五一”正式对外开放,2008-2009年因各种原因,嵛山封岛两年。历经10年不平凡的发展,接待游客量从2006年的不上2万人次到2016年的13万多人次,翻了四番,累计接待游客量已达90万人次,成为太姥山旅游的一大特色,是闽东北亲水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的嵛山岛旅游几乎无人问津,全年就几千人,都是以本地人为主。2006年之后开始以每年35%增长,如今已达到每年13万人次。民宿床位最能体现嵛山旅游业的发展,2013年的时候全镇仅有35个床位,如今已有700多个床位,而且一到周末就是爆满状态。

旅游业逐步成为嵛山岛的新产业,成为岛上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广大群众纷纷参与旅游服务经营,群众累计投入资金4500多万元建设渔家宾馆、民宿和酒店,渔家宾馆和民宿从2006年的2家20个床位,增加到2016年的80多家700多个床位,并覆盖全岛6个村落,参与岛民达到100多户300多人。渔家乐、餐馆、酒家从2006年的3家25张餐桌发展到2016年32家315张餐桌。

此外,当地还有部分渔民发展休闲渔业,让游客体验出海捕鱼当一回渔民的耕渔乐趣。目前全岛有20%的劳力约500多人参与旅游服务业,许多群众从事旅游服务致富,平均每户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老庄告诉笔者,未来他们将依托嵛山岛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海域风貌、海岛文化,结合体育产业发展体育旅游业,将“中国十大最美丽海岛之一”的嵛山岛打造成全国海岛体育旅游基地,打造一个健康、时尚、阳光海岛小镇。

绿水青山成美业,旅游扶贫惠民生。

2010年,受寿宁县委、县政府邀请,老庄又将目光投向犀溪,投入2000万元用于景区建设,独具慧眼开发出被誉为“海西第一漂”的犀溪漂流项目,填补了闽东亲水游线路中唯独寿宁无景点的空白,并辐射带动周边西浦村“廊桥水乡、状元故里”美丽乡村的建设,福泽一方。

据寿宁县犀溪生态漂流景区负责人叶其平介绍,仅去年景区就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而这期间景区营业时间不足4个月。犀溪漂流的旅游开发、建设、发展不仅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还带动了近200个当地劳动力就业,1/2的当地村民加入旅游服务行业,开展农家乐旅游接待业务,促进村民增收。

随着游客的增加,吃“旅游饭”的村民也有了更高追求。许多群众自发学习“农家乐”管理模式,将家里的房子装修成民宿,昔日的“农工”变成真正的“老板”。

此外,犀溪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西浦状元村的旅游发展。2015年,西浦村被评为海西十大魅力乡村之一,2016年,状元故里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旅游是藏富于民的项目,带动的不单是一个景区的崛起,更将辐射周边区域,甚至推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但旅游也是一个开发、回报周期长的项目,单靠个体的投入力量有限。”作为闽东民间资本投入旅游开发及旅游扶贫的“先行者”,回首来路,庄庆彬感慨良多。

“打破区域限制,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庄庆彬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如果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将进一步激发旅游市场的活力。

老庄说,目前他正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整合九鲤溪、嵛山岛、杨梅洲犀溪三大景区资源,与体育、农业、教育、文化等产业相融合,立足闽东,发展全域旅游。在他看来,这三个景区就是一个整体,而他也一直将它们当作一个景区来经营。

他坦言,未来公司将加大投资力度,完善景区设施并丰富旅游项目内容;继续加大与体育产业的合作,将“旅游体育”“体育旅游”结合得更为紧密,成立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体育及体育旅游人才培养;升级景区品牌,深度打造“乐活之旅”,即九鲤溪快乐之旅、嵛山岛唯美之旅、杨梅洲浪漫之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