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时政 > 正文

福建日报两会特刊:发展成果惠民生(养老篇)

2017-01-22 08:10:4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赵舒文  
分享到:

感言

东南网1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庄严 魏桂莲 吴恩儿 通讯员 庄国辉 郑鑫 周云中 整理)

南靖县金山镇镇长 王海鹏: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老人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度过晚年生活,这是我们职责所在。我们镇多数老人仍然是在家养老,虽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由于子女在外或工作忙碌等原因,老人精神文化生活还是比较匮乏,孤独感随之增加,心情抑郁也易引发身体疾病。为此,我们积极依托各个村的老人协会,为老人提供学习型、交往型、娱乐型等各类文化活动,今后还要继续加大投入,为他们营造舒心的活动场所,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泉港区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负责人 林志云:

泉港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推行“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针对70周岁以上老人、特困失能老人、农村五保老人等,提供建立档案、关爱定位和助困助急等基础信息服务,还提供助洁、助餐、助浴、助行等实体援助服务。到去年底,泉港新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6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5个,“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惠及群众5万人次。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

浦城县濠村乡敬老院院长 吴顺成:

我是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从1978年开始,我就受村两委的委托,照顾入住濠村乡敬老院的老人。我们乡敬老院入住的大多是乡里的五保户、孤寡老人。我认为,服务老人,就是对村民负责,就是对社会尽责。

这么多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老人们的养老条件越来越好,特别是近些年,党和政府对养老事业愈加重视,敬老院里的老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从最早的村民集资到乡里垫付养老金,到现在每个孤寡老人、五保户都能有月平均600元左右的补贴,老人们的养老开支基本无忧。我们敬老院也几经翻修、扩建,居住条件也是越来越好。现在我已经70多岁,家里人多次叫我“休息”了,要我安享晚年。但是看着敬老院里的老人们,我又放心不下。我想一直坚持干下去,到我干不动的那天为止。

“中国好人”、福清市乡村厨师 薛建波:

我过去到村子里做事,经常能看到一些孤寡或残疾老人的生活无人照顾,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比如,在龙田镇东庭村有一名80多岁的老人叫张水仙,无儿无女一个人生活,因为他先天聋哑又体弱多病,晚年生活更加困难。后来,政府工作人员了解他的情况后,立即为他办理了低保,又通过购买服务,向他发放了居家养老服务券,老人享受到随叫随到的贴心服务。前些天,我们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上门给老人送年货,结果看到在政府帮助下,老人过年穿的新衣服都备好了,连家里卫生也有人帮做了。老人比画着跟我们“说话”,脸上都是笑容。

柘荣县城郊乡熊透村村民 陆昌棋:

我今年81岁了,我们孤寡老人晚年生活有两个担忧,一怕没人照顾,二怕孤独寂寞。去年10月,我住进了村里的幸福园,生活有政府补助,起居有专人照顾,园内有娱乐室、图书室、卫生室、餐厅,还有室外活动场所。平日我和其他老人玩牌下棋、说说笑笑,有了伴这日子好过多了。这岁数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我知足了。感谢党、感谢政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