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农业遇上科技 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发展路
2017-02-24 09:33:5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
闽江源头的建宁虽地处偏远,是山区小县,却也是农业大县,生态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这个县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发展路—— 当农业遇上科技…… 东南网2月24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陈晓星)建宁黄桃、黄花梨的采摘季已结束,但建宁县绿源果业基地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工人们忙着搭建棚架,然后将滴灌设施通过棚架,铺设到每棵果树下。 “黄花梨、黄桃最怕遇上大风天气,棚架栽培使枝条有了支撑点,抗风效果明显。”绿源果业总经理付兴安说,棚架栽培还有两个好处,一是增加了枝条的负载率,挂果量增加了10%;二是通过拉线控制枝条方向,优质果比率提高到95%。 早在2011年,绿源果业就进行棚架栽培试验,100亩棚架栽培黄花梨比普通方法种植的增收好几万元。如今,绿源果业又投资130多万元,将棚架栽培面积扩大到456亩,并配套相应面积的滴灌设施。 目前在建宁,不仅是黄桃、黄花梨种植借助科技力量,就连黄花梨修剪下的枝条和莲子壳等,都因科技而变废为宝。 作为“中国黄花梨之乡”,建宁全县10多万亩黄花梨树,每年仅修剪下的梨枝条就有两三万吨。县农业部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成功研发珍稀食用菌代用料栽培技术,全县修剪下来的梨枝,可满足5000万袋食用菌生产需求。建宁县信龙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正是以梨枝条为原材料,其生产的无公害银耳全部销往台湾,农药残留量等426项指标全部通过当地检测。 “企业要想越走越远,离不开科技创新支撑。”2月12日,建宁县文鑫莲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包装一批销往上海的婴儿莲子米粉,公司老总帅金高说,文鑫莲业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 作为莲产品深加工企业,文鑫莲业是省级创新型企业。其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制的莲叶速溶茶和婴儿莲子米粉填补了国内空白,分别被中国发明协会评为国家金奖、银奖。其与福建工程学院合作研发莲子剥壳、去膜、烘干一体机,已成功试产。 |
相关阅读:
- [ 02-24]福建出台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
- [ 02-22]科技·前沿|漳州正兴肝病医师亮相第26届亚太肝脏研究学会
- [ 02-21]福建: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