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社会 > 正文

吴志恩回乡扶贫记:向全镇贫困户推广食用菌种植

2017-03-09 09:40:32 魏剑生 黄善旺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3月9日讯 (福建日报通讯员 魏剑生 黄善旺)“菌袋翻堆,手要抓两头,轻拿轻放,以免影响‘走菌’。”初春的一个早晨,吴志恩正在家乡建瓯市小桥镇际上村满义食用菌农场指导工人菌袋翻堆,他对食用菌种植的每道工序要求都非常严格。

这里的6位工人都是农场特招的扶贫对象,他们或年迈,或身体有恙,有些还是一辈子都没走出际上村的贫困户。农场按每人每天支付工资80元,并且手把手传授黑木耳种植技术,帮助他们建立起生活的信心。

吴志恩是地道的际上村人,1984年开始从事段木食用菌、袋菌种植,到过江西、湖南、贵州等地发展,2005年选定厦门长期发展食用菌种植,在翔安区新区镇建立起25亩的厦门市鹭菌园食用菌生产基地,注册“鹭菌园”食用菌商标,现有菌袋厂房3000多平方米,生产品种有平菇、木耳、香菇、金针菇、竹荪等,仅平菇年种植就达20万至30万袋,一天出菇量达两三千公斤。

“刚来厦门时,身上只有东拼西凑的1.6万元,开始手工种植平菇、木耳等,每天踩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着实艰辛。凭借长期积累的食用菌种植经验,农场规模慢慢壮大。”吴志恩回忆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发思念家乡,除了技术方面,农场的业务大部分都交给其子打理,他每年回家乡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每每看到家乡发展滞后,总想为乡亲们做些事。

“后来,村里的老支书杜铭顺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我,邀请我回家乡发展,以食用菌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实现家乡的改变,我们的想法一拍即合。”吴志恩说。

“去年7月初,我回到家乡着手办证件、找厂房、租田地等筹备工作,在镇扶贫办的帮助下,注册了建瓯市满义食用菌家庭农场。村里协助我租好农田,亲友们主动提供场地,这些都让我非常感动,对帮扶乡亲,我充满信心。”吴志恩深情地说。

万事俱备,农场及时从厦门调入12万袋杀菌后的木耳菌袋,招收村里的贫困户陈玉兰、徐爱兰等6人在农场当工人,从事接种、翻堆、下田管理等工作,并设定扶贫方案,实施对口扶贫。

贫困户陈玉兰说:“我一家三口没有劳动力,全靠农田微薄收入,一年收入不到5000元,生活困难。现在好了,农场不嫌弃我做得慢,安排我工作,并按常人工资按时发放给我们,一个月就能拿到2000多元,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在农场做工挺踏实的。”

下一步,吴志恩将在今年扶贫的基础上,向全镇贫困户推广食用菌种植,各贫困户均可按现有扶贫条件认购菌袋自行管理,带动他们脱贫致富;引进竹林下种植竹荪的新项目,充分利用当地12万亩的丰富竹林资源,发展广阔的林下经济,深度开发竹林产业;借鉴泉州1500亩的现代农业发展经验,结合小桥镇十里景观带发展项目,开发食用菌现代观光农业,实现游、玩一体化,线上、线下及活体食用菌体验式的销售等。

有了回乡扶贫的经验和进一步发展的构思,吴志恩还希望带动更多的在外乡贤回乡发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