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农在下党村的野茶基地采摘。(资料照片)
东南网3日20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王国萍 吴旭涛)
多方相助,定制茶园诞生
3月,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山清水秀,云雾缭绕。连接城关与村庄的,是43公里弯弯曲曲的盘山路,村道旁,有大片的茶园,郁郁葱葱。
“现在路况好多啦。以前,从城关到村里,一路上有1.3万多个窟窿,茶叶卖不出去,物资运不进来。”村支书王明祖说。
下党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由于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2013年,全村309户1341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600元,当时村集体负债7万多元。下党的贫困,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
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先后3次去下党乡调研、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当地的建设发展难题,为当地脱贫攻坚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4年5月8日,省委书记尤权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专程驱车到下党乡,与乡村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听大家谈打算、摆差距、提建议、说要求。两个月不到,7月1日,省委组织部下派干部曾守福到下党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有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下党村与经济条件较好的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结对子。当年,下党进乡公路改造工作启动,新建的二级公路,被村民们称为“小高速”。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社会各界的关心,让下党人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下党穷,但不是没有资源,也有独特的优势:村里生态保持较好,600多亩茶园分布在海拔500到900米之间,且土壤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具备良好的高山茶生长环境。村民尽管识字不多,但祖祖辈辈口传手教,很多人懂得怎么种出好茶。”曾守福说,到任第一天,他感受到了这里的贫穷落后,但三个月的调研过后,也看到了优势。
“要摆脱贫困还得因地制宜,既然下党村有茶产业的基础,那我们就决定做大做强茶产业,再以茶产业为依托做好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曾守福说,但当时,茶叶市场大环境并不好。而且,由于交通、销路等因素制约,下党村优质的茶青只能贱卖给外来茶叶小贩子,茶农没有议价权,严重制约村民们的种茶积极性和收入。
原来的茶叶经营销售方式肯定不行,需要一种新模式,怎么创新?
下党村两委先后邀请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江苏万顺集团董事长周善红、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副会长王家华等关心下党村发展的人士,到村多次调研,出谋划策。既然茶叶不好卖,那就转变思路,卖茶园不卖茶叶!最终,定制茶园方案确定。
所谓定制茶园,即下党村向全国招募茶园主,茶园主以一年一亩2万元的价格租下茶园,茶园主每年春秋两季,不仅可以获得50公斤干茶,还可以到茶园采摘,参与农事活动,住下党古民居。
很快,下党村成立了蓉党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建设16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在茶厂加工要害部位安装8个探头,在茶山上架设26个探头,开发24小时直播的可视化系统和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茶园主通过APP客户端可随时点击查看茶园种植管理和茶叶生产加工状态,让产品实现可追溯,让消费者喝上放心茶。
就这样,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让下党村的茶叶走出大山。但茶产业要发展,就得把茶叶卖好。茶园主到哪里找?
“刚开始,我们寻找有扶贫情怀的爱心人士。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我们的扶贫定制茶园在北京进行首发销售,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肯定。刘永富主任两会期间自掏腰包订购一亩下党茶园,还有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全国各地的企业家、爱心人士前来认购。”曾守福说,很快,订的茶园规模达150多亩,产值300多万元。
紧接着,合作社引入南开大学“农梦成真”销售团队,以及广州、南京等地专业互联网营销团队加盟,并在2015年8月7日启动第一期微信营销,短短两天销售茶叶5000份。
2015年,下党定制茶园实现销售额380多万元,2016年增加到500多万元,茶农每亩收入6000多元。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00元,村集体收入22.3万元,村里还出资十多万元,为全村1341人买了医疗保险。
共建共享,“下乡的味道”释放扶贫动能
定制茶园的成功,让下党村的群众尝到了“可视化扶贫生态农产品预订系统”的甜头。如何快速复制成功经验,让更多老百姓从中获益?
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是下党发展的动力,也成就了品牌优势。“我们要有共建共享的理念,不管是老百姓、村委会,还是销售公司、顾客,都能从中得到想要的东西。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积极性,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曾守福说。
2014年9月,下党村注册了“下乡的味道”商标。两年多来,随着诚信、质朴、原生态的核心内涵被逐渐接受和品牌的广泛传播,下党乡卖茶难问题逐渐解决。
“有的茶园主,认识到我们的茶叶不错。会问,你们还有没有其他产品?有一次,我给一茶园主寄一些地瓜扣,对方觉得很好,买了50公斤。”曾守福说,这给合作社带来了启发:下党乡生态优势明显,除了茶叶,蔬菜和禽畜产品都不错。“下乡的味道”可以作为公共品牌,延续定制茶园融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经验,把产品向生猪、土鸡、果园、蔬菜等拓展。
于是,从2016年开始,山茶油、脐橙、笋干、地瓜扣、地瓜粉也加入到“下乡的味道”产品队伍中来。“我们对加入公共品牌的产品有严格要求:第一,要原生态,散种散养;第二,产品要满足生产卫生条件,经检疫检验、农残检测后才能销售。”
这几天,下党村已与一家江苏企业签订可视化土猪养殖订购合同。“我们发动25户贫困户,通过散种散养的方式养殖50头土猪,每家安装摄像头,客户可随时观看土猪喂食、活动的状态。”曾守福说,8个月以后,村委将以每头3000元的价格回购,销往江苏。村里还将启动定制可视化蔬菜园,目前正与超大集团洽谈。
除了品牌共享,还有收益的共享。曾守福介绍,一方面,下党村以股份制形式成立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村集体占股25%(其中5%的股权由村集体代建档立卡贫困户出资代持),管理人员占股60%,村民占股15%。
另一方面,蓉党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了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50多户茶农入股合作社,并引进专业销售团队,下党村委会通过品牌授权监督合作社的运行,并收取每公斤6元的管理费用作为村集体收入。这27户已全部脱贫,其中26户盖了新房子。合作社通过客户的反馈,指导和监督村里茶园的管理和茶叶生产,形成一种利益均沾、彼此制约、共建共享的机制,确保村民和村集体在产业发展中持续受益。
鼓励引导,激起发展欲望
为激发村民发展内生动力,从2014年起,下党村相继成立茶叶生产技术党小组、农家乐和民宿服务党小组等,采取专家授课、农村远程教育、创业带头人培训、外出参观考察等方式加强培训,提高带创能力。
随着下党村知名度的提高,“下乡的味道”农产品的丰富,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成熟,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下党村提升发展的新路径。但这需要村民的主动参与。
“村两委以引导和激励为主,并搭建平台,提高村民自我发展意愿。”曾守福说,下党村在2014年成立梦之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于去年成立下党民宿管理合作社,鼓励村民主动报名。报名将自家住宅改造成民宿的村民,可获2000到5000元不等的补助,合作社统一调配客源、统一登记入住系统、统一配送酒店用品。
52岁的王明进,原来以杀猪和卖猪肉为生,每次,他从村外进三头猪,养在村口路边,隔几天杀一头。
由于养猪对村中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曾守福几次上门与他商量拆除猪圈,都被他拒绝:“拆了猪圈,猪养哪儿?”
2015年,随着下党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许多旅游项目开始实施,游客也多了。5月,曾守福再次找上门,鼓励王明进加入农家乐:“很多人来旅游,反映没地方吃饭。卖肉还不如炒肉卖,你老婆炒菜不错,开个农家乐吧。”看到村里游客增多,王明进心动了。不久,他家的餐馆在村口开业了。
“自己杀猪一个月能赚两三千,老婆开农家乐有两三千,家庭月收入有五六千。”尝到了乡村旅游带来的甜头,王明进拆了猪圈,把猪放养在对面的山上。现在家里还搞起民宿,去年下半年开始,台湾一个策划运营团队长租在他家,半年的租金就有6000元。
去年,下党村迎来6万多名游客,首批加入民宿合作社的4户家庭都赚了钱。去年底,又有5户申请加入。“这几天,又有3户农户来报名。大家的发展热情被激发了。”曾守福说,村里正谋划着怎样把这些民宿管理好,并引入星级评比机制。
看到发展的机会,其他村民也动了起来。在外地经营餐饮业的小伙子王培根,陆续叫回6名外出的年轻人,成立下党星农禽畜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22户贫困户在下党水库周边租了一块山地,投资100多万元办起养殖场。村里的妇女也成立了巾帼家园清洁义务服务队,经常为村里公共场所和孤寡老人家里收拾卫生,维持村容整洁。
目前,下党村旅游一条街初步成形,村里办起5家农家乐餐厅、9家民宿、1家生态观光农场,带动20多名年轻人返乡创业。
□记者手记
精准施策 创新不止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近年来,下党村受到从中央到省市,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这个贫困村的脱贫致富,牵动着许多人的心。但新时期扶贫,需要新理念和新路子,贵在精准。
地处偏远、贫穷落后,下党村走什么样的路子才能脱贫致富?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这里的人们勇于创新、敢于探索,他们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定制生产等新技术新手段,共享共建、多元融合的新理念新思维,走上了自力更生发展之路。
围绕创新发展和共建共享,下党村创造出许多“独家”——率先实施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项目:茶叶不好卖,那就转变思路卖茶园;策划实施了消费扶贫品牌:“下乡的味道”;摸索出“企业进村、老板入户、结对帮扶、贫富互助”的扶贫方式:面向全国招募爱心茶园主,聚合爱心,定制茶园,实现茶园与茶杯的直接对接,让城里人以公道价喝上生态好茶,也让下党村民直接受益。
下党村探索出的扶贫新理念新方法,带动了村民发展,改变了村庄面貌。随着扶贫攻坚进一步深入,这些新理念和新方法,亟须年轻人继续创新和实践。但和许多偏远山村一样,下党村本土年轻人流失严重,人才成为村庄发展的最大瓶颈。下党村期待有更多返乡创业青年,或外来团队,加入扶贫开发工作中,进一步激活内生动力,让贫困村脱贫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