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郑雨桐 文/图) 背景 畲族语言是全国畲族人民通用的民族语言,这是畲族最主要的民族特征之一。畲族歌言是宁德市蕉城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歌种类之一,体现了畲族古代社会农耕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文化价值巨大。虽然闽东是全国迄今为止畲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好的地区,但受畲汉通婚、人口流动等因素影响,许多畲族后代已不会说畲语,更谈不上唱畲歌。宁德各地的“三月三”歌会基本是中老年人的歌声在荡漾。 畲族语言专家雷良裕呼吁,闽东作为全国畲族最主要聚居地,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畲语的抢救和保护力度,只要畬语得以传承,作为畲族文化传承载体的畲歌就能得以延续,畲族灿烂的文化就不会湮灭。 由于离开民族聚居区生活,青少年一代缺乏民族传统文化氛围,目前,闽东汉、畲双语文化现象已成为一种普遍,畲族母语文化正日益弱化。只有搭建畲语学习平台,才能让畲文化在吸收汉文化的过程中得到更好传承。去年12月20日,宁德师范学院开设全国高校首个畲族歌言传承班,为畲族歌言的传承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 雷仙梅正在传授学生畲族歌言的唱法和技巧。 畲族歌言进课堂 “水是井中出出来,红曲炊酒水来兑……”宁德师范学院畲族歌言传承班里,不时传来悠扬的山歌声。 走进课堂,老师雷仙梅正在传授学生畲族歌言的唱法和技巧。她每唱一句,学生便跟一句。不多时,一首完整的《祝酒歌》便连成曲调。 雷仙梅自幼爱唱畲歌,17岁开始参与畲族对歌歌赛,2000年以后投入到畲族文化(畲歌)的演出及传授畲族文化中,自编畲歌40多首,内容包括叙事、传说、小说、杂歌等。随着全省高校首个畲族歌言传承班在宁德师院正式开班,雷仙梅应邀担任指导老师,为42名畲族学子授课。 “今天学的《祝酒歌》,我们畲家办喜事时常会用到,里面也包含了我们的习俗……”看到学生们能有模有样地歌唱,雷仙梅又为学生讲解《祝酒歌》的意义、用途和每句话的含义。说到兴奋,她还为学生播放了近日自己在乡里演唱的视频。 “因为说得少,我只会一些简单的畲语,更别提唱畲歌了。”传承班的学生钟幼芳说道。她是师院民族预科班的学生,也是畲族人。她经常听长辈们唱畲歌,自己却没有学过,也从未开口唱过。传承班招收学员时,她立即报了名,希望能将这种畲族文化传承保护下去。 班里同她一样来学习的畲族学生,还有41名。每周六下午,他们都会齐聚在一起,共同学习畲族歌言。 雷仙梅告诉记者,唱山歌是畲族人民的习惯。在闽东畲族中,人们称畲歌为歌言。因为闽东畲族群众凡是能用语言表达的,都能唱成歌。当语言不足以表达心意的时候,便以歌代言。 “畲族歌言音调相对比较固定,入门还是比较容易的。”雷仙梅说,歌言多以七言四句为一条(即一首),歌词有严格的韵脚。其演唱形式多样,有独唱、对唱、合唱、轮唱等。 歌言题材十分广泛,涵括历史传说、时令节气、男女情爱等,内容丰富。每逢节日或婚丧喜庆,畲村处处都可以听到这种歌言。 “简单的畲歌,学起来还比较容易,但要掌握到畲族歌言的韵味和随机应变,就没有那么容易了。”雷仙梅说,相比技巧,歌言更重要的是唱出畲族儿女的风情。现在学生还放不开,所以她也通过小团体、单独唱的方式,让学生更加“豪放”。 |
相关阅读:
- [ 03-22]青水畲族乡开展免费发放卫生计生宣传袋活动
- [ 03-16]传承与发展中的畲族手工布鞋
- [ 03-14]青水畲族乡举办卫生计生知识培训班
- [ 02-22]湖里区钟宅畲族社区邀中医进社区 分享养生小常识
- [ 02-22]罗源县第十届“畲族·风”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