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五一路,20时14分,闽AA833Z违法使用远光灯被查 记者在福州五一五四路走访时发现,很多电动车安装强光灯,非常刺眼 东南网3月3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恭璋 陈晓婷 陈丽明 陈盛钟/文 毛朝青/图)汽车远光灯、电动车强光灯,都是城市交通顽疾,危害很大, 海都报也持续关注。目前,针对汽车滥用远光灯违法,交警部门的整治已常态化。比如,福州交警自主研发智能抓拍神器,在市区推广。 不过,针对电动车改装强光灯,监管部门的整治手段却收效甚微。市民呼吁,有关部门应出台有效举措,可制定电动车灯光地方标准或设置电动车准入条件,从源头遏制电动车强光灯乱象。 福州 交警联手海都夜查 20分钟4车被罚 昨晚8点,五一路鳌峰坊路口,鼓楼交警大队夜查远光灯违法,海都记者随警采访。短短20分钟,就有4车被罚,车牌号分别为闽AR032Y、闽A5067C、闽AA833Z、新R2C393,驾驶员均被处以扣1分、罚款100元。 四车中,驾驶闽A5067C的是一位女司机。交警告知她因违法使用远光灯要被处罚时,女司机竟然直接将全部车灯关闭。猜测到这位女司机不懂得远近光灯的操作,交警现场教她如何正确使用车灯。 鼓楼交警大队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整治远光灯违法已纳入常态化工作,与涉酒驾驶违法整治绑定,开展夜查。 泉州 今年已查上千起 违法使用远光灯 去年年底,海都记者调查发现,泉州市区,很多车主滥用远光灯。去年12月28日至今年1月13日,海都报联动泉州交警支队鲤城、丰泽大队,对违法使用远光灯,进行专项查处。专项行动期间,共有300多辆车,因违法使用远光灯被查。其中,38辆典型车辆,车牌遭海都报曝光。 海都记者从泉州交警支队了解到,目前,整治远光灯违法在泉州也实现常态化。今年以来,泉州中心市区,已查处违法使用远光灯1000多起。 莆田 多次滥用远光灯 列入“黑名单”跟踪 莆田交警多次联手海都报,严查远光灯违法。除现场查处外,去年开始,莆田交警启用路面监控,抓拍车辆滥用远光灯,并将多次违法车辆列入“黑名单”,进行重点跟踪查违。目前,交警共查纠滥用远光灯违法行为15770起,其中有2191辆车被纳入“黑名单”系统,被重点监控。 莆田交警人士介绍,被列入“黑名单”的车辆,会有专门的“查找手”监控车辆的行驶路径、查找历史轨迹,对其进行轨迹跟踪,一旦发现有任何交通违法,立即予以抓拍、处罚,使其交通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市民呼吁 电动车强光灯 也应尽快整治 近期,不少市民向海都报反映,目前福州市区电动车装强光灯乱象也十分严重,危害不亚于机动车远光灯,但市区都没有看到针对电动车强光灯的整治行动。市民呼吁,有关部门应出台有效举措,加以整治。 昨晚,海都记者在五一五四路走访时看到,不时有安装强光灯的电动车出现,直面这些电动车,其车灯就像机动车远光灯,非常刺眼。 此前采访中,海都记者了解到,电动车的强光灯有两大源头:一是电动车出厂时就是强光灯,有的还带爆闪、变色效果;二是后期违规改装,市区的电动车配件店、网络均有销售各类电动车强光灯,其中一款瓦数有60瓦,车灯射程超过30米。 记者调查 电动车车灯无国标 是否改装不易辨认 目前,我省电动车数量已突破一千万辆。电动车安装强光灯如此猖獗,为何得不到有效监管? 对此,福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人士介绍,目前电动车车灯没有国家标准,电动车的车灯亮度、瓦数、照射距离等没有规定,电动车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多引用摩托车的车灯标准。 该人士介绍,针对电动车强光灯,市场监督部门的执法重点是处罚违规改装强光灯的行为,每辆罚款5000元;商家营业执照还将被系统警示,无法办理跟营业执照相关的任何业务;经营者被处罚的详细信息还将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作为企业信用信息记录供公众查询。 对此,警方人士介绍,查处电动车强光灯,主要依据是《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禁止“改变(电动车)外形或者已登记的技术数据的”。但实际执法时,从外观上难以判断是否为改装。同时,处罚也仅为罚款50元,车主违法成本低。 建议 制定灯光地方标准 从源头遏制 如何监管电动车装强光灯?有市民建议,电动车强光灯是新乱象,相关标准、法律法规应跟上;目前,电动车灯光尚无国家标准,福建省或福州市可自行制定地方标准;目前,进入福州市电动自行车目录的车型,才可在福州市区行驶,福州市也应将电动车车灯纳入准入条件,作为电动车是否能进入目录的依据。 |
相关阅读:
- [ 03-28]又有9辆车滥用远光灯被曝光 150辆小车违反信号灯
- [ 03-25]福州交警支队曝光10辆滥用远光灯车辆
- [ 03-17]滥用远光灯10辆车被曝光 违规者被罚100元扣1分
- [ 03-14]市交警支队曝光闯红灯和滥用远光灯12人和10辆车
- [ 03-08]交通部门执法力度不减 10辆车滥用远光灯被曝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