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从消杀到生态养护 福建水产养殖业推广微生态技术

2017-04-05 07:43:52 张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从消杀到生态养护

作为微生态制剂领域的领军企业,大北农拥有国内唯一一个饲用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通过10余年的收集,形成强大的水产用菌种资源库,菌种数量达500多种。”易敢峰表示,不同的菌株经筛选、发酵后,被施用到养殖水体中,可起到调水改底、培藻肥水、杀虫驱虫等作用;混合到饲料中,进入鱼虾体内,则能起到营养补钙、保肝护肠等作用。

菌种的筛选与驯化,是这套技术的关键。“不同的菌种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对不同地域的环境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王宁表示,科研人员需针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养殖模式等取样筛选出最合适的菌株,并驯化。

近年来,华南地区罗非鱼养殖深受高热病困扰,养殖成功率不足三成。为此,大北农的技术团队开始菌种开发,“无乳链球菌是其主要病原菌,我们奔赴各地养殖场,从水体与罗非鱼的肠道中取样筛选出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拮抗芽孢菌,前后历时一年多”。经实地试验论证,使用由拮抗芽孢菌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后,罗非鱼养殖的成功率提高到90%以上。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常出现鱼虾摄食量有限,影响产量的状况。传统的模式是采用化学诱导,但其副作用明显。为此,大北农的技术团队筛选培育出一种具有诱食功能的乳酸菌,通过改善鱼虾体内菌群环境,促进对饲料的吸收。去年,这款产品在东山县杏陈镇焦头村村民郑建国的对虾养殖场中实验。结果表明,在拌料使用6天后,对虾的摄食量增加近一倍。

水产微生态技术,重点在于为养殖对象营造一个健康的微生态环境。这就需多种菌种协同发挥作用。“不同的菌种对pH值、气压、通气量等有不同的要求,要保证不同菌群和谐共生,协同发挥作用,需长期的试验与数据积累。”大北农的最新微生态制剂产品,便实现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10种菌种共存,能重塑水体微生态,同时具有改良水质、肥水、培藻、降氮等功效。

眼下,定位于高效健康养殖方案提供商的大北农,针对水产养殖领域容易出现的不同问题,推出综合解决套餐,基本覆盖养殖肥水、保肝健肠、营养补钙、解毒抗应激等情形。

探索生态养殖整体解决方案

事实上,微生态制剂并非新生技术,其在国内被运用到水产养殖领域已近20年。但现实情况是,传统消杀模式依然占据主流,微生态技术的推广范围有限。“国内仅有不到10%的水产养殖户,引入这套技术。”易敢峰说。

如何让“养鱼先养水”的理念真正为养殖户所接受?

易敢峰认为,水产微生态技术推广难,首先源自基层养殖户奉行根深蒂固的经验主义,对现代生态养殖技术体系缺乏了解。大北农的破解之策是探索出一套生态养殖整体解决方案,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如今,大北农旗下的近百家水产养殖服务中心,已在全国落地。“每个线下服务中心,都配备技术服务人员,并与各地水产技术推广站合作,对接各地水产养殖户,为养殖户提供检测、诊断、微生态技术输出等服务。”易敢峰表示,在线上,大北农还搭建线上渔业服务平台鱼联网。该平台不仅是垂直电商平台,还提供渔业金融产品,其重点功能“渔病通”则定位为线上水产医院,“我们配备渔业专家库,养殖户只要通过手机反馈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专家便能远程诊断,并提供解决方案”。

水产微生态技术推广,还需解决市场失范的问题。

“水产微生态制剂似药非药,是被边缘化了的水产养殖投入品之一。”王宁表示,目前微生态制剂的监管部门并不明确,行业监管主要集中在审批环节,即由生产企业自行制定行业标准并备案。监管体系不完善导致的结果是,大量作坊生产的微生态制剂产品充斥市场,公众难以有效甄别。“有的厂家为迎合养殖户的感官要求,通过添加黏稠剂等方式提高产品浓度,或者夸大菌种数量与功效,实际上有益菌含量微乎其微,市场大多在卖概念。”王宁认为,完善监管体系,制定行业标准,是当务之急。同时,政府部门也应与技术企业协同推进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与落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