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今年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之际
东南网4月1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李珂 王永珍)这是一个生机勃发的季节,八闽大地处处绿意盎然,繁花似锦;这也是一个搏浪奋进的季节,从沿海到山区,一批批省、市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动建。
继去年底我省各地先后有562个项目集中开工后,今年开春伊始,我省又掀起一波“开工潮”。来自省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集中开工重大项目达488个,其中,既有基础民生工程,也有大量的重大产业带动项目。
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需要增强项目接续能力,夯实经济发展后劲。“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增资一批”,滚动接续,项目带动不断蓄积发展新动能。
去年9月省委省政府开展工作检查以来,全省上下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力稳增长、调结构、强动力、惠民生、防风险,保持了比全国更高一点的发展速度——
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2.85万亿元,增长8.4%,GDP总量首次进入全国前十位,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今年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5018.82亿元,增长16.7%,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3023.26亿元、增长20.7%……
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抓住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福建发展交出一份出色答卷。
发展无止境,攀登又一峰。新的一年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今日启程。
项目带动,加快推进产业提升
如何加快推进福建产业迈向中高端? 这是工作检查中各级领导认真调研和思考的一个重大命题。
省委书记尤权多次强调,要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重,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并举,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
省长于伟国指出,要注重龙头项目带动作用,抓落地促开工、抓在建促竣工,持续不断对接项目、储备项目,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积极引进一批新兴产业大项目、好项目,对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至关重要。
今年2月24日,福州京东方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产品下线及客户交付仪式在福清市举行,标志着这一“大块头”项目正式投产。这是迄今为止福州电子信息产业中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
京东方投产之所以令人振奋,不仅在于其填补了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大尺寸面板行业空白,还在于它对我省延伸拓展电子信息产业链具有重大拉动作用。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京东方项目建设过程中,就已吸引东旭光电、东进化学、德国林德气体等上下游十多家企业就近配套,拉动上下游投资数百亿元。
在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湖西产业园数码项目一期主体竣工,总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预计近期可试产。而随着项目建设推进,新能源集团在宁德的投资将继续大幅增加。现在,新能源集团在消费类电池市场占有率超越三星和LG,跃居世界第一;动力电池超过比亚迪,居全国首位、全球第二。凭借巨大的市场支撑,新能源集团的带动力亦不容小觑:宁德正加速打造一个锂电新能源产业集聚核心区,并辐射带动周边县域形成锂电新能源产业集聚带,“千亿产业群”正在崛起。
京东方、新能源,都是大项目、好项目。紧抓这些项目,促其早日落地生根,就是瞄准增量、提升质量,进而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目前,我省先进产能和新兴产业占比不高等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从产品层次上看,省内消费品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也相对较弱。“推进这些项目,其效应不仅是突破产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而且将带动产业链缺失环节的填平补齐,延伸拓展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真正打造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产业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四海认为,这正是福建加快动力转换接续、蓄积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
在做大做优增量的同时,精准实施一批传统产业技改项目,大力改造提升存量。
传统产业尤其是处于中低端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企业技改面临投资回报走低、融资困难等瓶颈。新一轮技改要实现精准发力,需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来解决资金、技术和人才等问题。
去年,我省设立规模80亿元的企业技改专项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债权融资等方式支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截至2016年底,已完成23个省重点技改项目的基金投资,累计投放金额21.85亿元,为技改企业节约费用6600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项目大大促进了我省生物食品、机械制造、纺织、石化等产业的技术提升、产品升级。
补产业短板,促转型升级,带来的都是真金白银。据统计,今年1~2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17.16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利润总额407.80亿元,同比增长34.3%。
同时,我省加快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和发展业态创新。
位于晋江内坑镇的普洛斯晋江物流园区,2.2万平方米的天猫商城货仓已经投入运营。作为天猫商城在福建唯一的货仓,这将让我省买家收货时间缩短到一天。未来,这里将成为集仓储配送、物流总部经济、商务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现代化服务产业基地。
据了解,去年我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41.84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7.2%。物流业与金融业、旅游业正逐步成为我省三大新兴主导产业。今年我省将重点推进15个以上物流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区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我省物流园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全年力争完成投资30亿元。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去年,我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8%,首次超二产,金融业、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6.5%和7.1%,这也预示着我省的产业结构正日趋完善。今年初以来,我省先后出台了《福建省发展服务型制造实施方案(2017-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主辅分离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的若干意见》,积极推动制造业主辅分离,引导它们向“制造服务双轮驱动”转型。在龙马环卫、泉工机械等一批“服务型制造”龙头企业带动下,我省正积极培育100家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并向着示范企业服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25%以上的目标努力。
我省近期推出的2017年度省级重点招商项目中,对服务业的招商力度空前加大,福建省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基金也已设立,可以想见,现代服务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
创新驱动,锻造发展动能新引擎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福建路径”上,我省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加速锻造发展动能新引擎。
随着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福建正式纳入国家全面创新发展战略布局。
我省出台《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自创区建设列出详细创新发展清单;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等系列配套实施细则相继出台;省、市共同设立每年12亿元的自创区建设专项资金。
政策的“黄金成色”越足,创新发展的活力就越大。
当“机器代人”的浪潮兴起,以泉州数控为代表的一批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迎来了全新的市场机遇。
在泉州洛江区智能装备产业园,嘉泰数控自主研发,实现五轴数控机床的高速化与高精度,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售价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3。
“突破‘最后一公里’,让‘数控一代’产品进企业、进车间,让企业真正享受机器换工的红利。”董事长苏亚帅深刻感受到泉州数控一代和智能制造推广应用给企业带来的变化。去年12月,嘉泰数控二期扩建工程项目启动,总投资2.5亿元,用于扩建智能化生产项目及高档数控机床生产。
我省把实施“数控一代”创新应用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优先重点。为支持泉州市打造“数控一代”应用示范样板,省、市累计投入财政科技扶持资金18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吸引泉州1300多家企业参与,带动发展500亿元以上产值。全省范围推广“数控一代”,推动机器换工7423台套,全省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增长约15%。
创新的动力是市场,主体是企业。
在星网锐捷,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超过40%,公司连续4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位居全省第一;龙净环保,以101项发明专利高居环保除尘行业榜首,成为福建企业在核心技术创新上实现崛起的样本;厦门特宝生物研发投入占总销售额的25%,这样的高占比,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其本质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推动企业创新,我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把创新驱动的落脚点放在构建更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为此,我省将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中小型科技企业作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为引导企业投入研发,我省大力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购买补助、企业技术创新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创新优惠政策,调动企业技术研发创新的积极性。
今年2月,我省又启动实施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办法,为鼓励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除了规模以上高企,规模以下高企也纳入补助范围,加大了对自主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
政策引领,让越来越多的高新企业、创新型企业涌现出来,成为全省科技创新主力军。去年,全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06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535家,同比增长24.6%;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55家,总数达到681家。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同时,我省还大规模布局创新载体,加快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从政策、资金、人才、基地等方面加大扶持,补足源头创新的短板。
近期,我省选择优势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新布局了一批产业重大研发平台,华峰运动鞋面料、海山挖掘装备、网龙VR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应运而生;厦门大学石墨烯、福州大学数字福建等技术研究院和福建医大创新药物产业技术重大研发平台加快建设。去年,全省累计资助1.27亿元建设了17家引进重大研发机构。因技术服务、成果转让而诞生的新型研发机构,也在泉州等地涌现,成为创新奇兵。
据统计,目前,全省已布局建设26个省级产业技术重大研发平台、22个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28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9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2个。
八闽热土上,创新资源正加速集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技支撑引领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显著增强。目前,福建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10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第5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速居第1位,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第7位,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5.2%。
民生优先,人民群众倍增获得感
平和县国强乡乾岭村村民黄三九今年49岁,是2016年省定标准立卡贫困户。去年,通过造福工程,他重建新房;通过“雨露计划”,他掌握了蜜柚种植技术;通过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担保,他获得了信用社5万元贷款。有了技术和生产资金,黄三九甩开膀子“拔穷根”。去年,他种植的2亩蜜柚收入2万多元,一举摆脱贫困。
如何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民生?省第十次党代会强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民生”;年初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紧扣百姓富,加强以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我省从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去年,全省财政民生相关支出3147.6亿元、增长7.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4%。
今年,省委省政府又确定总投资336.3亿元的25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有感度”。
我省还将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养老服务、幼儿园建设、城乡公共停车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污水处理和供水、生活垃圾处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农网改造升级、农村公路建设与改造、城镇公共厕所等薄弱环节纳入补短板投资工程包,加大推进力度;同时,在城市公共停车场、乡镇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养老服务等四大领域鼓励采取PPP模式,充分发挥机制和政策叠加效应,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加快打通社会事业发展的瓶颈。
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我省出台《福建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施方案》,通过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形成政策合力,对符合低保标准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对符合扶贫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实行精准扶贫。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去年全省有超过26万名群众摆脱贫困,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今年3月,福建省乡村旅游扶贫“春季攻势”行动正式启动,对472个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帮扶脱贫。
此外,致力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再次提高城乡居民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去年底将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15元;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日前出炉的《养老服务推进年实施方案》提出,今年内力争新增各类养老床位1万张,达17.5万张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32张以上;今年还将开展“社会救助提标年”行动,农村低保省定最低标准再提高350元,同时将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
生态建设,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中央批准我省建设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改革试验任务实行“一月一检查、一季一督查”,各级各部门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勇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2016年“15+3”重点改革任务全面落实,一项项制度创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继“大气十条”“水十条”后,我省“土十条”又一次在全国率先落地,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立下军令状、定下时间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
领导干部离任要审“生态账”。去年莆田、闽清、仙游、光泽拉开“生态审计”帷幕,今年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全省全面开展;
“河长制”确保“河长治”。今年3月1日起,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纵横突破实现治水体系全面升级;
以市场化机制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去年12月,福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火爆开市,并在全国率先推出在省内碳市场可交易的林业碳汇项目,倒逼企业绿色发展。今年起,全面实施排污权交易,促进污染治理。同时,在全省环境高风险领域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今年初以来,建立绿色金融制度、建立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机制等17项重点改革任务正加快推进……
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全省12条主要河流水质继续保持为优,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6.5%,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9个设区城市PM2.5年均浓度27微克每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2%;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5.95%,连续38年保持全国第一。厦门、福州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分别居第4和第5位,厦门、泉州市和27个县成为国家生态市县,三明成为我省第4个国家森林城市。
行稳能致远,砥砺以奋进。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新征程中,福建干部群众正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谱写新的发展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