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16年以来,漳州市紧紧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三抓三比、十项竞赛”,持续深化“追问题、解难题、促发展”,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
雷天温斯顿电池芯片生产线一片繁忙。本报通讯员 林少波 摄 政策帮在“实体”上 漳州市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追问题、解难题、促发展”和“政策不睡觉、落地见成效”活动,促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在去年出台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等措施的基础上,今年又出台促进工业企业增产增效,继续实施促进全市工业企业稳定增长等政策,有效帮扶和激励企业发展。2016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1396.3亿元,同比增长8.1%,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0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究中心5个,累计发放企业应急周转金64亿元。 与此同时,去年,漳州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当年,漳州市服务业增加值达1248.6亿元,同比增长13.1%,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67.8亿元,同比增长81%,连续3年入选中国“电子商务百佳城市”。 此外,漳州市抓住国家政策的有利时机,着力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抓好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增设施农业2.2万亩、“三品一标”87个,整市域列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 |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