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3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刘静云 乐小丽 文/图) 幸福庄园老人们正在上文化娱乐课。 阅读提示:据统计,目前沙县人口26.54万人,60岁以上老人4.284万人,约2万户家庭6万多青壮年出外经营小吃。因小吃而红遍大江南北的闽中小城,也因小吃劳动力外输,留守老人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沙县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以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养老、居家养老为主,邻里互助式养老、“候鸟式”养老、寺庙养老为辅的社会养老新格局,补齐家庭养老的“短板”,全方位满足老年人群体的情感、医疗、文化需求,给沙县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探索了一条路子。 公建民营 夕阳产业办出朝阳前景 今年初,位于沙县际口的三明幸福庄园养老服务中心迎来一批新住户,旧福利院23名老人和孩子集体搬入“新家”。 沙县旧福利院原来是借用一所小学旧址,条件简陋且缺乏专业护理人员。85岁的吴发仔是那里的老人,无生活自理能力,个人卫生无从谈起,他的房间时常散发异味,无人敢进。 搬家后,幸福庄园的护理员对他特别留心,随时做卫生,并对他进行生活习惯重塑训练。现在,他和几个老人一起住,不仅床单干净整洁,身上也没了异味。 以往,社会福利院由政府“包干”,仅依靠民政补助难以满足高龄、失能、“三无”等特殊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需求,服务效率、意识水平较低的弊端在所难免;民营养老院多以租赁为主,而养老院经营是个微利、回报周期长的行业,若刚到盈利点,业主不租,等于徒劳。 怎么办?沙县试水养老院公建民营,县政府投资2600万元,打造新的沙县社会福利中心,集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和救助管理站等功能于一体,由三明市幸福庄园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经营,于去年10月份试营业。一方面,容纳旧福利院的老人、儿童,改善其生活条件;另一方面,面向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养老服务。 中心采取“适老化”装修,“星级”护理。同时,增设台球、插花、茶艺、书画等娱乐课程,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目前,已入住60多位老人,平均年龄83岁,最高年龄97岁。 “公建民营,让机构养老走得更远。”三明幸福庄园养老服务中心院长庄金莲说,“租赁合同一签就是20年,且前5年免租,为养老院发展提供了动力,对外经营的同时反哺社会,向福利院特殊老年人群体无偿提供专业化养老服务。” 下阶段,幸福庄园养老服务中心计划整合盘活乡镇敬老院资源,提供专业护理员,实现集中供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