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稻田绘“福”。 林雄 摄 优质稻,绿色高效为第一目标 我省水稻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原所长郑家团研究员告诉记者,为了让科研工作者培育出更多优质新品种,水稻所内部已经举办了6届品种评选,评选标准中将“优质”提升到重要地位。 在2016年最新的福建省水稻新品种评选中,他们选送的20多个新品种,1/3达到国家三级米以上标准。其中中稻“荃优212”达到了国家水稻一级米标准,晚稻“泰丰优2165”“内6优7075”达到国家二级米标准。 “市场倒逼,现在的水稻育种已经不再简单地追求高产,优质、抗病、高产、广适应性,已经成为更贴近市场的需求。”郑家团认可,“福建农业生态条件的特殊性多样性,对于水稻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精准需求。” 福建的农田多为山垄田,加上温度高、湿度大,导致稻瘟病易发,同样的优质米品种,在福建高温季节种植,品质很难达标。 郑家团分析说,由于耕作条件限制,稻米品质价值不高,因此福建的农民多依靠种植经济作物增收,种粮积极性不高。这引发了另一个矛盾,本省的粮食加工企业也不愿意在福建收购稻谷。“出于多方面需求,加上种业公司的竞争性推广,我省种植的稻米品种多,常常出现一个乡镇的出产稻米多达十几个品种,企业无从收购。”郑家团表示,近年来, “企业+大户”订单式的生产模式正在不断推进。 这造成我省的本土稻米品种难以产生品牌效应,目前市场上福建的米业品牌较少,整体规模不大。 我省耕地有不少是山垄田、中低产田,得拿出优质又能高产的品种,做到广适应性、抗病性强、米质还得好。如今农村劳动力匮乏,“现在的水稻种植正在走向全程机械化,抗倒伏是基本要求。生产问题超前化已经成为我省育种的重大选题。以往水稻生产有育秧、插秧的程序,现在直播稻已经渐成趋势,我们正在筛选优质、高产、抗倒伏的直播稻品种。”郑家团说。 “近年来,我省农民自给米的品质提升有目共睹,但是我省的稻米供给侧改革仍面临着巨大挑战。”郑家团表示,“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要拿出什么,贴近农民的多样化需求,成为团队的首要目标。” 粮种更新换代加快,3—5年一换,品种多样化趋势明显。我省各地普遍有种植经济作物,“百万亩的烟稻轮作、千万亩的蔬(菜)稻轮作、(甘)薯稻轮作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加上海拔、耕作制度、生态和种植条件各有差异,个性化服务都在考验我们的科研储备。”郑家团说。 有了好稻种,如何让它们变成香喷喷的大米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优质稻品种、栽培、推广、产业开发四大瓶颈要同时突破,缺了哪一环,都是无用功。”谢华安院士说。 在我省沙县的示范区,水稻育种团队已经不局限于育种,多学科协同,联合栽培、土壤、肥料、植保等学科,共同制定优质高效绿色的稻米生产技术模式,提供更为精准优质的服务,已经成为我省水稻研究工作者的主要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