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宁化革命红土地治理水土流水:山青了 水绿了

2017-05-11 11:21:27 吴登州 吴学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宁化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在保护候鸟行动中放生野生鸳鸯。

东南网5月11日讯 (福建日报 吴登州 吴学生 文/图)“不烧柴火改烧电,清洁环保又方便,美丽乡村农家乐,青山绿水绕家园。” 近日,宁化县石壁镇石壁村名扬海内外的农家乐擂茶馆主张三金如是说。

从荒山秃岭到青山绿水

宁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1个原中央苏区重点县、中央红军长征4个起点县之一,也是福建中央苏区县中参加革命人数最多的县之一。

宁化淮土、石壁两镇,方圆百里都是红壤地质结构,大片农田全是红土,26万亩山地“挖地是石、风化成土”,成为闽江上游水土流失的严重区域。中央、省将之列入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中央特批在这里成立了水土保持站。

2012年以来,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党政领导带领省市县机关干部,来到闽西北水土流失源头淮土镇隘门岭延绵百里的荒山,开展千人植树造林大会战。在这里,每年规划设计和营造水土涵养林、生态林、经济林、防火林、风景林、电力林、民兵林等2万亩以上。省市财政下拨专项经费,对数千亩无土的荒山秃岭实施客土植草,让所有山岭全部披上了绿装。

过去,这里的老百姓有烧柴煮饭的习惯,农村平均每户一年上山砍柴120多担,两镇2100多户农户“一年烧光一座山”。现在,对26万亩山林实行封山育林“八条禁令”,严禁村民上山砍伐一棵树、割掉一根草,营造出保护山林植被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的浓烈氛围。

不烧柴了,煮饭怎么办?用电!当地政府大力推广实施“以电代柴”,每月给各家发放燃料补贴。随着用电量呈直线上升,2012年以来,福建电力公司先后投资一亿多元,新建一座淮阳35千伏变电站,对淮土、石壁两乡镇43村增容扩量改线,为“以电代柴”政策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封山育林、以电代柴,让森林植被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五年过去了,据石壁、淮土两镇水土保持站刘站长介绍,两镇森林覆盖率由34%上升到65%,到2020年将实现76%以上的目标。

从靠天吃饭到农家乐园

石壁、淮土两镇人口多、土地少,人均仅有半亩地,土地尤显金贵。以前,多年的乱砍滥伐造成荒山秃岭,水土没了植被涵养,水源逐渐枯竭,两镇6.2万多亩耕地普遍缺水干裂,其中3.7万多亩耕地靠天吃饭,每遇农时,只能用电力排灌。

如今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消灭了荒山,山林植被得到有效的保护,水土涵养逐渐充沛了,90%的农田已不缺水灌溉,两镇村民重新唤起了广袤田野里的希望。

山青了,水绿了,光秃秃的荒山,又变成茂密的森林,各类珍稀野生动物纷纷返回家园。据宁化县野生动物保护站胡站长介绍,近年来,在宁化西部的大山里,苏门羚、黑熊、大羚猫、小羚猫、老鹰、猫头鹰、猴面鹰、穿山甲、眼镜王蛇、虎纹蛙、山羊、野猪、野兔等野生动物,经常出没在山林田野之中,近期还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金钱豹、银豹、白颈长尾雁的身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海内外悄然兴起客家、红色旅游热,给当地带来巨大商机。石壁镇石壁村400多名青年利用在外务工赚来的第一桶金,纷纷返乡创业。新建起400多幢琉璃瓦、马头墙、古色古香的客家风情院落,先后创办起100多家具有客家风情、“红军故里”特色的农家乐,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0万多人,全村实现年收入3000多万元,户均收入突破5万元。该村美丽村姑张三金开的农家乐擂茶馆,烹制的“客家擂茶”系列远近闻名,年均接待海外游客21600多人,年收入20多万元。

“自从中央、省里将我们石壁、淮土两镇列为闽西治理水土流水的重点区域,我们农家乐也实现了电气化,告别了袅袅炊烟。如今,这里处处都是美景,家家都成为农家乐园。”张三金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