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原创新闻> 社会民生 > 正文

你可能看不懂的《三坊七巷赋》 凭什么刷爆福州人朋友圈?

2017-05-22 19:29:2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赵舒文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5月22日讯(海峡网记者 赖志昌 曾群峰 )“一个横空出世的业余作家/一个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马前卒/一个客居京沪十余年乡人不识的福州人/一个用文言文写作诗词文赋的传统文化的爱好者”。

近日,一篇名为《三坊七巷赋》的文章在福州人的微信朋友圈热转,不少客居外地的福州人看完该赋文后,也纷纷点赞,引发思乡之情。

究竟是怎样的一篇赋文,勾起了福州人的家乡情结。其实,《三坊七巷赋》全文千余字,记述了三坊七巷从古代到近现代历史,所涉及的种种人物、事件,密度之大,典籍之重,令人叹服。

谁写出了这样的文章?一篇看似晦涩难懂的文章为何能引起共鸣?答案或许就藏在这字词之中。

写到“林觉民革命”

他情难自已泪流满面

《三坊七巷赋》作者林庆辉是一名业余诗词爱好者,写作十余年,至今已写三四百首诗。为了写这篇赋,他查阅大量史料,文中用典都有出处、考证,写前后准备了两个多星期准备构思,最终花三天时间写就,两度易稿。 林庆辉说,创作出初稿后,他在自己的公号发出来,没想到一下子引发轰动。在请专家看过之后,又做了修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陈侣白老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三坊七巷赋》作者林庆辉,生于福州长于福州,诗词歌赋爱好者、钻研者
今年50岁的林庆辉,生于福州长于福州,对福州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常年居住在北京、上海等地,近段时间因工作原因回到福州,难掩内心的乡愁写下这篇赋。林先生说,写作过程中,酝酿了大量的感情,写到“少年不忘万户侯兮,林觉民革命”,想到“意映卿卿如晤”,内心不能自已而掉眼泪。
“有些文化必须挺立在那里”
赋是文体 更是态度
《三坊七巷赋》是林庆辉为三坊七巷写下的第三篇文章。与前两篇不同,这是他首次用赋体作文。林庆辉认为用赋作文是一种文化态度,他希望通过这种态度来影响现代人对文化的敬仰。
“文化是具有多样性的,有一些文化必须挺立在那里。赋本身具有音韵美,节奏感非常好,具有语言的形式美。三坊七巷从晋代开始到民国,历经九代千年,从无到有,出过名人颇多,文化繁盛,这么大的题材只有用大文章的形式,才能够承载它,必然赋体是古体文学中最适合的。”
林庆辉(右)向中国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陈侣白老先生请教
事实上,这篇文章的反响也大大超过预期。《三坊七巷赋》于5月15日首发于某自媒体公众平台,至今阅读量近万,点赞数破百,包括海峡网、百花文艺网微信公众号、三坊七巷管委等微信公众号全文转载。此外,该文不仅在网络引发热议,线下也得到收获一些专家学者的反响。
专家学者这么评——
闽台习俗研究专家方宝璋:“你这篇《三坊七巷赋》,把三坊七巷的历史沿革、名人文化做了很好的梳理,特别是将海丝之路的思想交流方面在三坊七巷找到了落脚点。史料详实,文辞浏亮。”
中国作协、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原秘书长,编审陈侣白:“这篇三坊七巷赋,从古代一直写到近现代,写得非常详细、准确,里面涉及的近现代人物都写到了,从内容上来讲非常站得住脚的。另外,从形式上,这篇文章在押韵,采用7字押韵,这一点非常别致,而且里面平仄韵有协调作用,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很了不起,这些内容能被写得非常准确,我非常钦佩。”
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旅游频道民俗系列报道《六十四时空》主笔罗戈锐评:“文秉古赋,语承榕音,戴城史为冠冕,系年岁为锦带,着人文为佩服……约灵巧妙趣之超诣,显一字一句之实诚。”
“相比北方历史的存在感,中国传统文化几经变迁,倒是在古时的南方偏远地区,如福州,保存更加完整。而在古代文学体中,赋更适合表达丰富的内容,福州文化遗迹于山、乌山、三坊七巷等保存完好,用古代文体承载这类文化,比起用现代文体更加有韵味。这篇文章还有各方文人群策群力,作者几易其稿,是很好的文化现象,但个人觉得这篇赋,如果文中对三坊七巷近代文化,有更多的琢磨与经典的总结会更好。目前社会上,开始了又一轮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挖掘,这就更加需要我们通过这样的文化现象与行为,打开一扇窗。”
福州网友这么议——
惊叹派:
“我看得头晕眼花。”
“你竟然还说我写的东西晦涩,我完全看不懂你写的东西啊。”
“文学气息浓郁,好多字不认识,我得花点时间慢慢品读。先转发给比我有文采的朋友拜读,真好。”
“赋成七巷,洛阳纸贵”
“同窗雅文,叹为观止,为国休戚,不背本也!”
“在急功近利的今天,能静下来写字,就是一件值得赞叹的事。识冠文林,肃肃别材其紫殿矣;不争王谢,实实吾郡之乌衣兮。我喜欢文字的力量。”
“古朴之美,景美文更美。”
“确实是一篇乡情好赋,我朋友圈里有好几位回评说都收藏了。”
“为好友点赞,为故乡喝彩。每遇乡音倍思乡啊。”
赞作者:
Slm***41:“认真拜读了,不愧是才子诗人。很多的典故都巧妙地汇集其中。”
Zheng***fj:“洋洋洒洒!实属不易。这是一种热爱家乡的情怀。多了注释,更贴近现实,为你点赞!”
so_***so:“现在福州城突然横空出世了一个大才子啊,大家都在问林庆辉是何方神圣。”
Jie***2012:“看到你的文章,我就感觉自己是文盲。”
Siy***60:“在急功近利的今天,能静下来写字,就是一件值得赞叹的事。识冠文林,肃肃别材其紫殿矣;不争王谢,实实吾郡之乌衣兮。我喜欢文字的力量。”
献言派
“听到网上已经有人用福州话朗诵你这赋了,感觉很好听。我用我们老家的庐江话来朗诵你这个赋,怎么样?”
“转发朋友圈后,有朋友留言对此有疑义:虎节门外西十坊。我个人认为,严格意义上不能说西十坊,应是南西十坊。您可能是为了行文字数写西十坊吧?”
“你好。我看了那个,我觉得,这真的叫难得啊,抒写了我们福州的一些情况,又结合当下的一些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我觉得可以向8月11号福州首届世界遗产文化博览会,推荐一下。应该把你这个给弄到那边去做个展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